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名词术语解释

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名词术语解释

全国火电机组对标名词术语解释1.运行小时运行小时(SH )——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

2.备用小时备用小时(RH )——设备处于备用状态的小时数。

3.可用小时可用小时(AH )——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

可用小时等于运行小时与备用小时之和,用公式表示为AH =SH +RH4.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降低出力小时(UNDH )——机组处于降低出力状态下的可用小时数。

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EUNDH )——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数折合成按铭牌容量计算的小时数。

5.统计期间小时:设备处于在使用状态的日历小时数。

6.停用小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长期封存的停用机组和经主管电力公司批准,上级备案,进行长时间重大技术改造的机组,如烧油(气)改烧煤、凝汽式改供热式、非静电除尘器改电除尘器、增设脱硫、脱氮装置,填写停用事件(记为IACT );停用时间不计入统计期间小时。

若结合机组大修进行的设备重大技术改造,其停用小时为机组停运总时间扣除机组计划大修标准工期。

7.可用系数(AF)100%PHAH 100%=统计期间小时可用小时AF ⨯⨯= 8.等效可用系数(EAF)%100PHEUNDH -AH %100EAF ⨯⨯-==统计期间小时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可用小时 9.运行暴露率%100⨯可用小时运行小时运行暴露率=10.非计划停运非计划停运(UO )——设备处于不可用(U )而又不是计划停运(PO )的状态。

对于机组,根据停运的紧迫程度分为以下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UO 1)——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行的状态(如启动失败)。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 2)机组虽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h 以内停运的状态。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 3)机组可延迟至6h 以后,但需在72h 以内停运的状态。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 4)机组可延迟至72h 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前停运的状态。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 5)计划停运的机组因故超过计划停运期限的延长停运状态。

上述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FO )。

11.非计划停运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设备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a) 非计划停运小时按状态定义可分为下列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1)——机组处于第1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第2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2)——机组处于第2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第3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3)——机组处于第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第4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4)——机组处于第4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第5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5)——机组处于第5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b)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机组在统计期内发生的所有各类非计划停运小时之和,即UOH=UOH 1+UOH 2+UOH 3+UOH 4+UOH 5 12.强迫停运小时强迫停运小时(FOH )——机组处于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之和。

FOH =UOH 1+UOH 2+UOH 3 13.强迫停运率(FOR)%100SHFOH FOH %100强迫停运小时⨯⨯=+=时强迫停运小时+运行小FOR 14.等效强迫停运率(EFOR)%100321321EFOR ⨯+++等效停运小时之和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第强迫停运小时运行小时停运小时之和类非计划降低出力等效、、第强迫停运小时 =%100)()(321321⨯+++++++=ERUDH ERUDH ERUDH FOH SH EUDH EUDH EUDH FOH 15.计划停运计划停运(PO )——机组处于计划检修期内的状态(包括进行检查、试验、技术改造,或进行检修等而处于不可用状态)。

计划停运应是事先安排好进度,并有既定期限。

对于机组,计划停运可分为A 、B 、C 、D 检修四类。

16.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单位为kWh 。

计算公式如下: 日发电量某发电机组= ⎝⎛点读数能表当日该机组发电机端电24-⎪⎪⎭⎫点读数日该电能表上24×该电能表倍率 月发电量某发电机组= ⎝⎛点读数当月末最后一日该机组发电机端电能表24-⎪⎪⎭⎫点读数最后一日该电能表上月末24×该电能表倍率 年发电量某发电机组= ∑该发电机组月发电量 17.利用小时机组发电量折合成铭牌容量时的运行小时数。

18.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表明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单位为MW 。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运行小时数报告期发电量平均负荷报告期发电= 19.负荷率 机组平均负荷与铭牌容量的比值(即机组利用小时与机组运行小时的比值)。

20.供热量火力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对外供出蒸汽或热水的热量,称为供热量。

计量单位为“[(106kJ)百万千焦]”。

供热量包括由背压式机组、抽汽式机组及锅炉供出厂外的蒸汽或热水的含热量之和,减去返回冷凝水和补给软化水的含热量后计算求得。

21. %100)3600(kWh)(kJ)(热电比⨯⨯=发电量供热量22.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1kWh 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它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

因此,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计算公式为:)()()()/((kWh kWh gce kWh gce 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发电标准煤量供电标准煤耗-= 23.点火用油 点火用油是指锅炉点火时用的油量,单位t/台年。

24.助燃用油助燃用油是指锅炉为稳定燃烧时用的油量,单位t/台年。

25.厂用电率A .纯凝汽电厂生产厂用电率100100⨯-=⨯=fkc h f cycy W W W W W L 式中:L cy ―生产厂用电率,%;W f ―统计期内的发电量,kWh ;W cy ―统计期内的厂用电量,kWh ;W h ―统计期内的总耗用电量,kWh ;W kc ―统计期内按规定应扣除的电量,kWh 。

下列用电量不能计入厂用电的计算:① 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力的消耗量。

② 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

③ 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量。

④ 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电量。

⑤ 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登耗用的电量。

⑥ 输配电用的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电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量。

⑦ 修配车间、车库、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电量。

B .供热电厂生产厂用电率(1)供热厂用电率%1003600⨯=∑grr rcy Q W L cr cr cf cy r W W W W a W +--=)(100以上二式中:L rcy ―供热厂用电率,%;W r ―供热耗用的厂用电量,kWh ;W cf ―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 ;W cr ―纯热网用的厂用电量,如热网泵等只与供热有关的设备用电量,kWh 。

(2)发电厂用电率%100W W L f d fcy ⨯=以上二式中:L fcy ―发电厂用电率,%;W d ―发电用的厂用电量,kWh 。

C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即%100⨯+-=f wggk f zh W W W W L式中:W wg ―全厂的外购电量,kWh ;W gk ―全厂的关口电量,kWh 。

注:能效对标及机组竞赛的厂用电率以单元机组发电厂用电率进行统计(包括脱硫外委的厂用电率)。

26.高加投入率r kc cy d W W W W --=%机组投运小时数高压加热器总台数行小时数单台高压加热器投入运高压加热器的投入率=100⨯⨯∑ 27.最终给水温度最终给水温度指汽轮机高压给水加热系统大旁路后的给水温度值(℃)。

28.凝汽器真空度凝汽器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大气压的百分数,即100%98.1(kPa)kPa 1%⨯-=))(汽轮机排汽压力绝对值()凝汽器真空度( 29.凝汽器真空严密性凝汽器真空严密性试验中真空下降速度V ,单位Pa/min 。

30.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31.飞灰含碳量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对统计期内的每班飞灰含碳量数值取算术平均值。

32.空预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之(%)。

根据GB/T10184中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测定及计算,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公式为: A L 90''''⨯-=ααα 式中:A L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α-空气预热器入口的过量空气系数;''α-空气预热器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过量空气系数=21/(21-该处的氧量)。

33.发电补给水率火电厂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即%100⨯=∑Lfdfd D D L式中:D fd -发电补水量,t 。

34.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率是指统计期内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由于泄漏引起的汽、水损失水量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百分比,即%100⨯=∑L qsqs D D LD qs =D fd -(D wq +D zy +D ws +D ch +D pw )+D hs以上二式中:L qs -汽水损失率,%;D wq -对外供气量,t ;D zy -热力设备及其系统自用汽(水)量;D ws -对外供水量,t ;D ch -锅炉吹灰用汽量,t ;D pw -锅炉排污水量,t ;D hs -外部回到热力系统的水量,t 。

35.发电综合耗水率发电综合耗水率是电厂单位发电量所耗用的水量,其统一单位为kg/kWh 。

年发电综合耗水率是年发电总耗水量与发电量之比值,即%发电量年发电总耗水量年发电综合耗水率=100⨯ 36.凝汽器端差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37.凝结水过冷度排汽压力下的蒸汽温度与同压力下凝结水温度之差。

38.脱硫系统投入率脱硫系统投入时间与该机组运行时间之比。

39.烟气脱硝设备投入率烟气脱硝设备投入时间与该机组运行时间之比,此处专指SCR 脱硝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