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事故处理技术

井下事故处理技术


第一节 震荡器
一、上击器 上击器主要由撞击
接头、摩擦心轴、摩擦 卡瓦调解环、外壳等组 成。
调节和检修上击器 时,须使用一种专用工 具。
上击器的工作原理: 借摩擦心轴和摩擦卡瓦间的摩擦力,
使上击器上面的钻具由于上提拉力而伸长。 当上提拉力大于摩擦力的时候,摩擦心轴 由摩擦卡瓦中心滑出。此时,由于拉力突 然降低,原来若干吨拉力造成钻具伸长一 个极大的恢复力,便猛烈地撞击在上击器 的接头上。于是,井下钻具被迫随之而产 生震动。这样连续的进行上提下放产生振 动,就有可能使井下被卡钻具解卡。
第一章 名词与计算
一、井下落物 凡是断落在井内的钻 杆、钻铤、钻头、油 管、抽油杆、打捞工 具、绳类、仪器,以 内掉落的妨碍生产和 施工的物体,统称为 井下落物。现场俗称 为落魚。
二、鱼顶和鱼底
井下落物的顶端称为鱼顶, 现场俗称为鱼头。鱼顶井深 是指鱼顶所在井下位置到转 补心的距离。鱼底是指井下 落物的底端。鱼底井深是指 鱼底井下位置到转盘方补心 之间的距离。当落鱼在井下 处于铅垂状态时,鱼底井深 等于井深加上落鱼长度。
下放铅模时必须匀速下放。当下至距鱼头(或打印点)100米 时,必须以最慢的速度下放。当触及打印点,指重表略有显示(钻 压下降 格)时,即可上起铅模,打印完成。
打印次数只此一次,不能重复进行。
(1 )必须将所打印痕原形不变 的描绘下来不能增减,否则会得出 错误的判断。 (2)必须准确描绘铅模印痕,不 丢掉任何一条细痕,不擅自改变印 痕上任何一个微小处,取得完整正 确的铅模探视资料。 (3)必须周密的考虑,作出定性、 定量的判断。
处理落物卡钻切忌大力上提,以防卡死,造成事故复 杂化。一般处理的方法有两种:如被卡管柱可转动时,轻 提慢转管柱有可能挤碎或者拨去落物,使井下管柱解卡。 如轻提慢转处理不了,须用壁钩拨正鱼顶后再捞落物。
第三节 水泥卡钻的处理
一、造成水泥卡钻的原因 二、解除水泥卡钻的方法 (一)倒扣套铣解卡 (二)喷钻法 (三)磨铣法
二、其它探视法 (一)铅锥探视 (二)泥模探视 (三)通井规检查
第三章 井下落物事故处理
第一节 井下落物事故的类型
一、按落物性质划分 (1 )管类落物 (2)杆类落物 ( 3)小件落物 (4)绳类落物
二、按工程打捞难易 程度划分
按工程处理时的难 易程度来划分有简单 打捞和复杂打捞两种。
第二节 井下落物事故的处理
数值上,方入等于打捞工具 的顶部碰到鱼顶时方钻杆进 入转盘内的长度。从打捞工 具(如公锥、母锥等)开始 造扣到造扣完毕,方钻杆进 入转盘内的长度称为造扣方 入,也称打捞方入。
五、方余
六、卡钻及卡点
方余是与方入 卡钻是指在起下钻具
相对而言的, 过程中,当提升系统
系指打捞工具 的端部碰到鱼
使用与井下钻具重量 相等的拉力不能起下 钻或者起下钻阻力很
使用上击器时,必须在上击 器下面连接一个安全接头。最好 是采用下管柱与落鱼鱼顶进行对 扣。这样,当利用上击器不能解 卡时,可以从安全接头处倒开扣 取出上击器,以便于采取下步处 理措施。
二、下击器 下击器的结构由外套、4
条镶条、V型盘根、压紧螺帽、 防松弹簧及下接头等组成。在 修井作业中常用的有27/8英 寸、 31/2英寸、 41/2 英 寸和59/16英寸等四种下击 器。下击器的外径尺寸与同规 格的钻杆外径一致。例如 英寸 的 击器外径为 厘米、 英寸的下 击器外径为 厘米等。
第五章 处理井下事故辅助工具
第一节 安全接头
主要由螺杆和螺母两部分组成,螺杆上 部为母扣,便于使用时与钻具相连接。其 下部为螺距较大的方公扣,以便与螺母相 连接。螺母上部为螺距较大的方母扣,下 井时与井下管柱或工具相连接。螺杆与螺 母均有止扣台阶,其作用是防止丝扣旋转 过紧难以卸开。安全接头的方扣与钻具相 反,而其上部和下部连接丝扣则与油管 (或钻杆)丝扣相配合。
又远低于井下落物的特点所制成的筒状工具,称之 为铅模。
当将铅模下至井内欲探视位置触及落物或套管 破损位置时,由于铅模的硬度低于井下落物或破损 井段,就会在铅模上留下触及物形状和大小的印痕。 分析这些印痕,就可以判断出井下落物的情况。这 就是铅模探视的原理。
A型铅模 B型铅模 C型铅模
D型铅模
(三)铅模的使用 铅模要依据探视的目的和对象来选定。一般选择小于套管内径
在处理井下复杂事故时如遇下井工具被卡(或 抓住落鱼而解脱不开),利用螺杆与螺母之间方扣 容易卸扣的特点将正扣钻杆正转(或反扣钻杆反 转),便可将井下管柱从安全接头的螺杆与螺母处 卸开,避免再次造成井下事故。
在使用时,安全接头接在打捞工具的上部或者 封隔器的下部。安全接头的螺杆与螺
母卸扣时,一定要注意下钻悬重。汇备退(卸扣之 后)出安全接头时,要按照下钻时的 悬重来倒扣。
第二章 处理前的调查
一、了解井身结构情况
二、了解目前井下情况 三、了解事故井的井史及油田经验
第二节 井下探视调查
一、铅模探视法 (一)铅模的作用 1、探视井下落物准确深度 2、检查套管内径和变化 3、判断井下落物状况及方位 4、判落事故性质,确定处理措施及工具
(二)铅模的类型及结构原理 利用金属铅既有一定硬度(可成型)、但硬度
(二)常用打捞工具
公锥 母锥 捞矛 卡瓦打捞筒 弹簧捞筒和开窗捞筒 水力锚和大头锥
二、打捞杆类落物 (一)油管内打捞
在油管内打捞断脱的抽油杆比较简单。如抽油杆脱扣 时可下抽油杆对扣打捞或下卡瓦打捞筒进行打捞。如果捞 不上来,还可以起油管作业处理。 (二)套管内打捞 1、带拨钩引鞋卡瓦打捞筒 2、活页打捞器 3、捞钩 4、套磨捞组合法
一、打捞管类落物 (一)打捞步骤 ( 1)下铅模进行井下探视,了解落物的位置和形状等。 ( 2)中依据落物情况及落物与套管环形空间大小,选择和制作合 适的打捞工具。 (3)印编写施工设计和安全措施,按呈报手续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按施工设计进行打捞处理。下井工具要画示意图,打捞时操作要平 稳。 (4) 对打捞上来的落物进行分析,写出总结,并画出落物示意图, 标注尺寸大小。
二、解除砂卡的方法 ( 1)活动管柱解卡 ( 2)蹩压反循环解卡 (3)冲管解卡 ( 4)诱喷法解卡 (5)大力上提解卡 (6 )千斤顶解卡 (7 )倒扣套铣解卡
第二节 落物卡钻事故的解除
落物卡钻多数是由于施工中责任心不强,或工具构件 质量低劣造成的。钳牙、卡瓦牙、井口螺丝、撬杠、小件 工具等落井,都可将工具(如封隔器、套铣筒等)卡住, 造成落物卡钻事故。
的铅模;如果用铅模对井下落物或鱼头打印时,可选用略小于所用 通井铅模外径的铅模。一般用比所要测量外径小4-5毫米的铅模进 行打印。铅模外形一般依据需要打印的落物种类 所处位置及状况而
确定。如打底印可选用平底铅模,打侧印可选用锥形铅模;如鱼顶 被砂埋没,应选用带水眼的铅模才能打取印痕。
下井前要量度铅模各部分的尺寸,对照工具出厂合格证进行核 实;检查接头丝扣完好度及铅壳外形的圆度有无损坏,以及铅壳镶 装质量,会否发生脱落等。
二、套管卡钻事故的处理 处理套管卡钻事故的主要步骤和要求是: (1 )起出卡点以上部分。起出的方法可以采取倒扣倒出;下入内 割刀或外割刀,切断管柱后起出;爆炸切断等。 (2)用通井规通井至卡点之上,查明卡点以上套管内径的变化和 状况,以便于测井时仪器能顺利起下,防止出现新的事故。 (3 )进行工程测井,进一步探明套管损坏情况及卡钻的状况与性 质。也可进行套管侧面打印,搞准套管损坏与卡钻的情况。 (4)制定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案,编写处理套管卡钻事故施工设计 书。 ( 5)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按照施工设计进行解除套管卡钻的作 业。 (6)再次进行工程测井,检查套管修复和解卡效果。
顶时打捞钻杆 大,不能正常进行起
(或油管)柱 下钻作业的现象(如
或方钻杆在转 图 )。卡钻发生后,
盘上部剩余的 被卡钻柱的最高点位
置称为卡点
第二节 卡钻计算
一、卡点预测 预测卡点要依据所掌握的卡钻情况和现场经验进行 判断。正确的预测卡点将有利于卡钻事故的排除。
二、卡点计算 卡点计算的理论公式为:
卡点计算的经验公式为:Fra bibliotek三节 中和点计算
处理卡钻事故时, 如果用小于被卡管柱重 量的上提力上提则管柱 的上部受拉力,下部仍 受压力,两种受力状态 的过渡点既不受拉也不 受压。这一特殊点称为 中和点。
中和点由于它的特殊受力状态,在处理 井下卡钻事故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往往在进行倒扣解卡处理时容易从此处 倒开扣而解卡。因此,在进行解卡处理 前都要进行中和点的计算。
三、打捞小件落物 (1 )磁铁打捞器 (2)一把抓 ( 3)反循环打捞篮 (4)老虎嘴 四、打捞绳类落物 (1)内钩 ( 2)外钩 (3)钨钢套铣管 (套磨法) (4)井下割绳器
第三节 套管内落物的预防
套管内落物有二种,一个是井下落物,一个是井口落物。 预防井下落物的方法是严格执行起下管柱和打捞操作规程。使 用钻头及打捞工具时,必须详细检查。不合格或与出厂合格证有出 入者不能下井。对井底的情况未搞清楚之前不要随便使用打捞工具。 自行设计制造和新装的打捞工具,要考虑是否有应力集中以及电焊 对强度的影响,必要时进行强度校核。在打捞时如井底出现不正常 现象,必须起出管柱检查,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可继续打捞。 在井口工作时禁止把小件工具,如钢球、螺栓等放在井口及转 盘上,以防发生落物。井内无管柱时,一定盖好井口。如井内有管 柱而停止工作时,一定放上吊卡或卡瓦,然后用帆布围好井口。交 接班前后,必须详细检查游动系统的各部分。
下击器的原理: 上接头上部为钻杆扣,下部有公粗扣和外套联接;下部还有母
粗扣与内管相连。内管作用一是装置盘根防止液体由下击器中间流 出;二是和外套一起夹带 着滑套,使下击时保持下击平稳。外套的作用也有两个,一是产生 下击作用;二是利用其内的花键槽带动滑套的花键一起转动,以利 于解卡。在外套和滑套下边有 条镶条。上提钻具时,上接头由粗公 扣带着外套上升,而滑套带动镶条上升,镶条和滑套产生滑动。这 时,滑套与被卡钻具全都不动。当镶条的上台肩碰到滑套的下台肩 时,靠台肩带动上升。因滑套和下接头由粗扣相接,故可带动被卡 钻具,上升便能解卡。若不能解卡时,猛放钻具,两台肩首先分开, 下击器以上钻具在其重量作用下下滑一段距离,使外套的下击台肩 猛击下接头的上击台肩。这样,就产生了所需要的下击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