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doc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doc

李顺民
教授,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教学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主持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缺血性中风超早期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7年度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等。发表论文20多篇。
邸振福
副教授,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院长助理、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有20余篇论文分别刊登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其中一篇论文曾参加了国际中医药会议交流,并获优秀论文奖;主持开展“Ⅱ型糖尿病骨密度、性激素与肾虚的关系及滋肾壮骨降糖丸治疗的临床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一项,同时还参与完成了一项市级科研课题。
3、对实习生的调查反馈,对实验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4、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5、设定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设定对照组,即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组和有社区服务实践服务教学组,发放调查表格,比较两组在知识内容掌握及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差异,对实验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可行性分析
1、已经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深圳市中医院已开办五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具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
2、继续选择1998级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继续实验。
3、对前期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
4、形成理论,写出论文2篇。
5、形成系列全科医学实践教学文件。
2003.9—2004.6
1、课题总结。
2、研究结果评价。
3、经验推广。
4、形成成果形式。
5、社会反馈。
实验结果评价指标
1、发表实践教学研究论文2篇。
2、形成正式的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大纲、实习计划、考核指标。
深圳市中医院自1989年以来一直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目前是深圳市最大的中医综合性医院,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1997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医院综合住院楼一栋,两个门诊部,业务用房3.5万平方米,现有高级职称11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8人,有国家“二部一局”认定全国伍百名中医3名,广东省名中医5名,博士22名,硕士25名,日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开设病床300张。医院多年来一直开展中医院校本专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及实习工作,成立了由医院院长为首的医院教学委员会,有主管医院教学及实习、教改的具体负责部门——科教科,下设临床各科及中医教学研究室等20多个教研室,由高年资临床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专门安排临床教学工作,已被批准的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有正规的教室,教学、示教设备齐全,教师素质高,教学组织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有定期的讲课、教学经验交流、示范查房、教学病例讨论等制度,制定了医院教学管理方案、实习生管理制度、教学评估方案等。临床教学效果好,受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及省、市主管部门的好评。
2)培养学生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及卫生改革的发展。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深圳市中医院自1989以来一直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1998年正式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工作,已经具备以下基础:
2)建立社康服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和质量追踪方案;
3)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形成论文、专著,向社会推广;
4)提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基地的综合发展;
5)在整体上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社会反馈证实。
实施范围:
2002年—2004年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接收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实习生实施。
阶段实施:对不同专业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在取得实验成功的经验上逐步推开。
立体构筑:将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加入全科医学教育课题,使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教学与实践结合。
逐步推进:在3—5年内,使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并且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最终通过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反馈,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
2、制定全科医学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2002.3—2003.8
1、选择1997年级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在我院实习学生作为试点。
2、对社康中心教学基地建设和带教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具体要求。
3、制定实践教学操作规范,完善教学大纲、技能考核指标。
2002.9—2003.9
1、对前期工作作出阶段性总结。
实施原则
1、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中。
2、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制定适宜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高标准、严要求,注重教学效率。
实施方法
一、实施对象:中医学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1997、1998、1999三个年级来我院实习学生。每年本科30人(医疗专业25人,针灸推拿专业5人),大专20人(医疗专业15人,针灸推拿专业5人),N=150人。
1)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2)有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基地:到目前为止,我院拥有五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保证;
3)有较强的实践带教教师队伍:我院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带教教师均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曾多次带教实习学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
发展趋势
中医在社区全科医疗中的潜在优势十分突出,全科医学与我国传统医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对病人的整体性照顾,对预防的重视,对心理致病因素的考虑,对医患关系的强调等,均类似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制宜的理论。特别是对老年病、慢性病等的预防与治疗,中医有独到的理论及方法。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全科医师,这就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过程中,把全科医学教育及实践内容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以适应我国卫生改革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计划:
1、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课程设置:转变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思维,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要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培养与服务对象沟通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能力,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尤其是全科医学知识的实践教学训练;掌握重点人群的特殊预防保健问题及诊疗常规;培养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开展科研的基本素质。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为了实现《决定》所确立的战略任务,需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
2、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深圳市中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要工作人员均为素质较高的临床各科医师,具有多年带教实习的经验。
3、有较好规范的管理体系:我院科教科对实习生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条例及规章制度。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预期的成果形式:
1)形成系列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等;
教学经验在2000年召开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推广,在教学研究方面,我院承担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历年来,承担中医院校临床教学任务逾千人次,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及教改工作成绩。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科研项目情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1)教学计划中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2)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4)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5)社区健康服务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
研究目标
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技术人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1)适应卫生改革需要,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全科医师人材。
(2)建立规范、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杨卓欣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深圳市中医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十五年,主持完成《壮筋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二项;主持开展《针灸最佳穴位组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影像观察》,市级科研课题二项;获2000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20多篇。
(4)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与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因此需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确保此项问题的顺利实验。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实施方案:
整体部署:对不同专业采取整体规划,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计划。
深圳市也是全国“区域卫生发展研究协作组” 较早成员之一。从1996年就开展了社区健康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走在全国前面,深圳市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从1996年正式起步,并连续三年做为深圳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截止2000年底,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达到211家。市卫生局将此项工作做为重中之重的要事来抓,作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重点来抓。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终突出了自身的“社区特色”,坚持了六位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服务。从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深圳此项工作已成为全国的典范,多次受到卫生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许多城市也相继到我市参观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