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也会生病》的教学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
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这节作为本节课的主题现在的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初一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学习目标】
采用“ABCD”法:通过本节课以“生病的计算机”为主题展开的研究性学习后,初一的学生在下课前每人都能够举例说出常见计算机病毒的3-5个特征、种类以及发作的危害,并今后能够健康安全的使用计算机,做好预防措施。
具体体现:
1.能说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列举出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及危害;说出五种以上计算机中病毒的症状。
3.让同学们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加强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生活和课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参与讨论时,让同学们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学会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5.形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并养成健康、安全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教学环境】
教师用PPT课件、病毒相关视频、病毒样本等课堂资源、极域电子教室软件。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协作策略主要采用协同(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策略,以分工协作的形式齐力完成活动任务;另外,采用竞争(多个小组针对同一个任务进行竞争性研究性学习)策略,以激励学习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师采用制作电子档案袋法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记录学生表现情况;各组长根据组员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参与程度和表现给出组内评价;在小组汇报成果时,其他师生通过观察结合评价量规予以打分评价。
【反思】:
教学反思: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反思:三天学习的主要收获是学会了“思考”,通过这几天的深入学习,很多在本科期间学过的理论知识不断浮现,不过,现在已有一年教学经验的我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已经能不自觉的联系到具体教学情景,时刻准备作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说明或支撑我遇到的教学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