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合集人美版

《四季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1、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

”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二)新授1、欣赏。

(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反馈 (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1)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2)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3)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你还想了解什么?《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金秋》(中国画)林风眠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

(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

(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四)、拓展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

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生活中的暖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感受暖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会用暖色为主基调画一幅画。

2、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色彩的美,使学生对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教育。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知暖色给人不同的感受以及在画面中表现生活中的暖色景象。

2、难点:在感知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暖色,以及少量的冷色对比关系及同类色的深浅对比的方法进行绘画。

三、教学过程:1、教具准备:范图、色卡、磁钉、油画棒、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作业纸等。

2、学具准备:油画棒、图片资料,作业纸等。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观察两幅图片,主要用了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受?2、总结: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到处可以看到使我们温暖和凉爽的画面。

揭示课题《生活中的暖色》。

(二)讲授新课:1、认识冷色暖色,冷色和暖色是人们情感和联想的结果。

师:我们把偏向红黄一边的颜色称为暖色,把偏向蓝绿一边的颜色称为暖冷色。

冷暖的相对性,冷暖不是绝对的,是相比较得出的结果。

出示图片,看一看大自然中的暖色给我们什么感受。

总结:大自然中的暖色给我们的感受。

师:温暖、明亮、热情、兴奋、温馨,欢快,亮丽。

(出示图片,根据暖色特点,找一找生活中人们在什么场合、环境使用暖色。

)总结:人们在喜庆、热闹,温馨,醒目的场合、环境使用暖色。

观察赏析:感受:出示图片,艺术作品中的暖色。

在暖色作品中出现的冷色起什么作用?分析艺术家怎样使用主色暖色和少量的冷色表现画面。

7、总结:艺术家使用暖色表达情感和审美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布置作业:根据回忆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用你喜欢的形式,画张暖色为主的画。

要求主色突出,构图饱满,注意冷暖面积和搭配。

(三)学生探索创作1、教师辅导,选用不同方法,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内容2、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延伸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总评。

(五)课后拓展:师: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运用暖色的。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运用冷色画一幅风景画。

2、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色卡、冷色图片、绘画用具……四、教学过程:1、初识冷色,收集冷色为主的图片。

师:冷色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凉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师: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出示色卡,找出冷暖色。

)教学意图:初步认识、感受冷色,做好课前准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研究冷色师:生活中哪些场合使用了冷色?冷色调中的部分暖色在画面中起什么作用?教学意图:认识冷色、了解冷色的特点,知道冷色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3、运用冷色欣赏名家名作《水》:了解水的表现方法和冷色的运用……思考:你想表现怎样的一幅冷色调的绘画作品?(教师示范)作业要求:尝试运用冷色画一幅画,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了解冷色表达的情感,运用冷色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训练学生运用冷色的能力。

4、欣赏冷色作品展示:色调、内容、表现方法。

师:谈谈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自己认为画的优点与不足。

教学意图:训练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巩固冷知识的运用方法。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2、认知目标:将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3、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制作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画。

二、学习内容:节日里充满了美好的事物,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堂上感受、交流,体会,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体验节日里的幸福和快乐,自主选择材料,尝试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真实表现自己对节日的体验与美好祝愿。

三、教学重点:了解节日民俗文化,体验节日的热闹、欢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选择创作方法,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用,开拓创造性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节日方面的资料,表现“节日”题材的学生作品,大师作品若干,多种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节日的图片资料或自己在节日里的相片,准备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和材料(彩色卡纸,水彩笔,水粉色,油画棒,宣纸等)。

环境准备:师生共同用灯笼,彩色拉花,气球,春联等布置教室,营造一个节日的氛围,营造快乐的氛围,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师生互相感受。

六、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猜谜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今天老师准备了几个关于食品的谜语,来考一考同学们。

我们来看第一条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打一食物)谜底就是粽子(出示粽子)师:粽子是过什么节才会吃的哪?生:端午节。

师: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吃粽子。

师:那我们再来看第二条谜语,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

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打一食物)(汤圆)师:同学们很聪明,是汤圆,那汤圆又是什么节才会吃的?生:元宵节。

师:对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吃元宵。

师:和老师来看最后一条谜语,前面来了一群鹅,噗通噗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古脑儿赶上坡。

(打一食物)--- (谜底)饺子师:对,是饺子,那饺子是过什么节才会吃的哪?生:过年。

师:我们每年腊月三十儿吃饺子。

(二)课程新授师:同学们发没发现这些都是在节日里才会出现的,那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去感受一下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走进这快乐的节日里。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生:春节。

师:对,是春节。

(音乐)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又叫年夜饭,吃团年饭时,桌上一道菜不能少,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菜吗?对是鱼。

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的意思,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节日里的知识和故事,这都是在为我们一会的创作收集珍贵的资料,下面老师就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方式——刮画。

刮画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

除了用竹笔在刮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以外,我们还可以配合其它工具进行作画来丰富画面效果。

如:牙签、竹筷、针等等。

(三)教师展示师:我们来看一下刮花的制作方法:1、首先找一张素描纸,在画纸上用蜡笔涂上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颜色尽量五彩缤纷。

2、然后用黑色的蜡笔覆盖之前涂的彩色,必须用力且要均匀。

3、最后用没有水的笔或者牙签在上面画上你喜欢的图案。

这样,就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刮画。

(出示刮画图片)刮画老师介绍完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能够运用到这种绘画表现方式,现在同学们请思考,除了老师介绍的这种表现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那些表现方式来创作在快乐的节日里呢?(四)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动手实践,全员参与。

(五)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有趣的字母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观察、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