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误差分析论文

误差分析论文

论文题目:气象用降水仪器的测量误差分析
编号:143
作者姓名:余世同项目单位:(宁夏气象技术装备中心750002)
学科:农科发布日期:2004-03-22
摘要:本文结合检定工作实际,具体分析气象用降水仪器的误差项目。

对气象用降水仪器正确的安装调试、使用、误差分析,新产品设计,以供借鉴。

关键词:降水仪器误差分析
一、引言
降水仪器的测量结果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结构、性能、安装、调整及筒壁的沾水程度所引起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由于读数、使用不当和自然条件等所引起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在随机误差中,风的影响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风的作用使得测量值偏低,其影响量在3%~30%之间(固体降水更大),所以,一些专业单位在使用降水资料前,应对降水数据进行修正,以使在不同的地区用同一类仪器所测得的降水数据具有可比性。

本文结合检定工作实际,具体分析检定降水仪器时的误差项目,以供借鉴。

二、降水仪器误差来源及分析
1、承水口的公差在加工承水口时,由于工艺原因,使承水口不圆或变形引起截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进水量的变化。

Zbyl58-83《雨量器技术条件》规定,雨量器承水口的直径为200+06mm,当承水口直径为200.6mm时,则承水口的截面积要比内径200mm时增大1.89cm2,相应受水量增大0.6%。

2、使用中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雨量筒在运输和使用中,承水口变形影响承水口的截面积,使实际截面积减小,进而使收集到的降水也会减少,下面以椭圆口为例计算受水量的变化。

(如图1所示)
设正常的承水口截面积为S=πR2,周长L=2πR,当承水口变形为椭圆(但周长不变),长袖半径a=R+C2,短轴半径b=R-C1,椭圆面积:
S1=π·[(R+C2)·(R -C1)]
=π·[(R2+R(C2 -C1)-(C2 oC1))
∵R(C2 -C1)<C2·oC1
∴S1<S
3、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指仪器本身固有的误差。

例如雨量量筒的公差、雨量计的公差等。

由于仪器在加工时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一般限制的比较小,如雨量量筒公差在2mm以下时为土0.03mm,在2-10mm时为士0.05mm;虹吸式雨量计为土0.05mm等,此误差属于已定系统误差。

4、调整误差零点、虹吸点调整不当所引起的误差。

零点、虹吸点调整的过高或过低,翻斗调整不合适等,都可能造成示值误差,一旦调整完后,这个误差就固定下来,下次调整后,误差大小又可能发生变化。

5、沾水误差雨量器(计)的漏斗及储水容器,由于沾水而使的测得值偏小,不同的仪器材质沾水量也不一样,一般承水器及漏斗沾水量可达2-3ml,储水筒沾水约3ml,储水瓶沾水约1.5~2.5ml,因为仪器沾水使测值偏小,当然与倒出的时间长短、器壁的光滑程度有关。

6、安装误差不同的降水仪器安装高度是不一样的,但都高于地面,在降水时由于受风的影响,会使承水口的有效面积减小,从而使收集到的降水及测得的降水量也就减小。

如果雨量器承水口不水平,则将与水平面成一倾角α(如图2所示)这时承水口的实际截面Sˊ只相当于雨量器承水口截面积S的水平投影。

即:Sˊ=S·cosα当α>0°时,cosα<l
则:Sˊ<S
由此可见,当仪器倾斜时,承水口实际的截面积比仪器在水平状态时要小。

7、操作误差是由于在使用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它包括使用误差和读数误差两个方面。

(l)沾水误差在使用中仪器沾水是不可避免的,这与仪器表面粗糙与否及倒出时间有关,表面越光滑,倒出时间越长,沾水量就越少,反之则大,所以,应规定适当的倒出时间。

此外,量器使用方法不当,(如量入式量器用于量出时)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虹吸管漏气、自记钟停摆、电压过高产生连跳、电压过低产生漏跳等都可能使记录失真。

(2)读数误差是指示值估读是否准确,如估读到0.05mm(降水量)或记录与数码显示产生偏差及雨量筒的读数误差等。

对于玻璃量器来讲,内径越粗,读数准确度就越低,反之则高,其读数误差极限通常是通过(iso)384-78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的。

P=H·D/(2d+D)
式中:P:读数误差(mm)
d:操作者的眼睛离刻度标尺的距离(mm)
H:操作者的眼睛高于或低于弯月面表面的距离(mm)
D:标有刻度的管子直径(mm)
雨量量筒读数误差的计算:
设:d=200mm H=5mm D=40mm
则:P=H·D/(2d+D)=200/(400+40)=0.45mm
相应体积:V=πR2P
=3.14×400×0.45
=565(μl)
=0.56(ml)
又因为0.lmm(降水)相当于3.14ml,所以极限读数误差为0.56/3·14≈0.03(mm)降水量。

由此可见对于内径40mm的量筒,读数误差最小也有0.56ml(0.02mm的降水量)。

同样当管子内径小时,读数误差就相应减小,为此,在许多高精度测量中通常把标线处的管子加工的很细,以便准确读数。

此外自记纸的读数误差一般为0.01~0.02mm,降水量在1/10~2/10格左右。

8、蒸发误差液体在自然状态下不断地蒸发,其蒸发速度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液面暴露的面积有很大关系,通常温度越高,气压越低相对湿度越小,暴露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所以我们规定在炎热干燥的日子里,降水停止后要进行补测,而在检定时,由于在室内进行,故一般不考虑蒸发的影响。

9.其它误差
(1)虹吸误差在虹吸过程中如果仍有降水,则这段时间的降水将被虹吸走,造成记录比实际降水量小,这种误差随降水强度不同而不同,降水强度大误差就大,反之则小。

根据计算,当降水强度为4mm/min,虹吸时间为14秒,这样可以产生0.93mm降水强度为lmm/min 时,可产生0.23mm的误差。

但是根据实测结果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大的误差,主要原因是:首先是虹吸时间短,一般虹吸时间只有10秒左右,这样被虹吸走的量就少;其次是在虹吸时进入虹吸口的降水只有一部分被吸走,仍有一部分尚留在浮子室内,这样,使得实测误差比计算误差要小。

因此,要确定虹吸误差的大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此外在降水强度很小时,也往往出现水顺着虹吸管壁外流(称滴流),而不发生虹吸作用,使仪器失灵,产生误差,这也是虹吸式雨量计在结构、设计上的缺陷。

(2)翻斗误差即便是按要求将上翻斗和计量斗的水量按7:10的比例调好,使翻转的同步次数减少,提高测量准确度,但是由于降水强度不同,也会产生测量误差。

当降水强度小时,翻斗翻的慢,示值(计数)偏大;当降水强度大时,翻斗翻的快,示值(计数)偏小,两者会产生2%左右的误差。

因此,在检定时应选择适当的降水强度,以保证测量准确度。

三、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基本上较全面的介绍了降水仪器误差来源和分析方法,但是由于仪器构造、特性、误差因素大小各不相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降水仪器不断出现,所以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