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描述翠鸟的模样。(板书)
四、学习课文
(一)、初步感知
1、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2、检查,出示:
外形美丽(1)动作敏捷(2、3)住处安全(4)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一)听到消息后,人们——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要求:1、读通句子。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2、略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品读《燕子专列》,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及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4、略读《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
点及突破
措施
1、有效的识字写字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及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及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知道了它的住处,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略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品读《燕子专列》,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及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4、略读《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导 学 流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第五、六课时研读训练课
教学内容:
《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五课时 品读《燕子专列》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由旧知识引出“燕子”,补充题目“燕子专列”。
2、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成千上万 饥寒交迫 又尖又长 郁郁葱葱 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
三、练习巩固
结合课本词语表认读,对难字多读几遍。
四、积累运用
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口头造句。
四、听写检测
结合“词语表”听写所学词语。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以文代文课
学习内容《翠鸟》《美丽的丹顶鹤》《白鹅》
一、激趣引入
二、课件出示,瞧,这些翠鸟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看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第七课时 品读《路旁的橡树》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及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3、有感情朗读。
(二)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读通句子。
2、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在乎是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知
内
容
学生自读课文,总结课文内容。
教师检查
提
问
题
从哪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
第二模块 学习课文及丛书的阅读
课题: 名人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品读《翠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教学内容
课内4篇课文
教学目标
1.以单元导言为线索,整体感知教材,阅读4篇课文,读通读顺。
2.小组自学单元生字词。
一、导语导学:
自读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保护环境
二、自主阅读四篇课文,练习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一课一课地逐一完成以下任务。
1、小组内讨论、概括课文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及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及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课
标
链
接
(一)识字及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第六课时 品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
二、品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
三、讲述故事
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
(1)《翠鸟》描述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翠鸟的外形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
(2)复述《燕子专列》的内容,并且总结出为什么要开通“燕子专列”?(3)讲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一说小村庄有什么变化?
(4)复述《路旁的橡树》。
2、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读了这四篇课文你有什么初步感想?
四、全班交流:抽查个人,评价小组。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3).看录象《翠鸟捕食》。
4).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3、探究住处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或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故事来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指导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到在生活中爱护环境。
课
时
分
配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第三课时:以文带文科
第四、五课时:研读训练课
第六课时:整体预习课
第七课时:群文阅读课
第八、九课时:自读训练课
第十、十一课时:读写结合课
第十二课时:综合复习课
语文主题学习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
第二单元预习卡
项目
预习内容
预习要求
小组评价
认
字
词
5课(每课生字词语)
6课
7课
8课
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熟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及同伴交流。
读
课
文
读本单元四篇课文:《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边的橡树》
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