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制度2011年7月目录一、东安县中小学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 (2)二、东安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办法 (3)三、东安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办法 (17)四、东安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办法 (26)五、东安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办法 (34)六、东安县中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 (41)七、东安县中小学学科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 (45)八、东安县中小学教职工履行职务职责年度考核评分办法 (48)东安县中小学教职工政治思想表现考评办法 (52)中学教师工作实绩、能力与态度考核评分指导办法 (54)小学教师工作实绩、能力与态度考核评分指导办法 (65)后勤系列、教学辅助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能力与态度考核评分指导办法 (75)非统考科目教学质量评教量化细则 (81)九、东安县中小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 (83)一、东安县中小学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一、要依法治教,立场坚定;不准散布、传授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
二、要关爱学生,关心‚学困生‛,语言文明;不准讽刺、挖苦、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或以各种借口将学生撵出课堂,强迫学生休学、转学、退学,将‚学困生‛排挤出学校。
三、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不准旷课、随意停课、调课、空堂、拖堂、无教案上课和教学上敷衍塞责,对学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而造成安全事故。
四、要自重自爱,自尊自律;不准推销、兜售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盈利性教辅读物、学习资料、教具学具或其他各类商品。
五、要遵守公德、为人师表;不准巧立名目向学生乱收费、乱罚款或向学生及家长索、拿、卡、要。
六、要廉洁从教,无私奉献;不准组织和参与有偿家教、校外兼课或通过介绍、暗示、诱导学生,为社会培训机构、退休教师提供有偿家教生源并从中获利。
七、要诚实正直,以身作则;不准在评优、晋级、晋职、调动、招生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谋取私利或利用职务便利参与有偿招生。
八、要仪表端庄,严以律己;不准浓妆艳抹、衣冠不整、穿奇装异服、穿拖鞋、穿背心、酗酒后进入课堂授课或在课堂上吸烟、使用手机及其他通讯工具。
九、要遵纪守法,表里如一;不准参与黄、赌、毒、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活动。
十、要勤奋进取,潜心研教;不准在上班时间打扑克、搓麻将、下象棋、上网玩游戏、炒股。
二、东安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依据,坚持调整、提高、改革、创新的方针,以创建‚四明星一功臣‛活动为特色,以建设‚七个校园‛为平台,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为重点,以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师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围绕全面建设‚五个东安‛的工作目标,树立‚六大和谐‛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狠抓‚三种教育‛‚三项管理‛和‚三个创新‛,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敬业奉献、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为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各类公办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和幼儿园的领导、教师、职工及在上述学校工作的聘用人员。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第四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全体教职工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在改革中自觉地经受锻炼和考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五条全体教职工必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热爱教师职业,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坚决贯彻执行省教育厅的‚六条禁令‛和†东安县中小学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
禁止下列违反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的行为发生:1.散布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不一致的观点和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教等,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邪教活动。
2.不按规定群体上访(5人以上),在网上乱发帖、乱跟帖。
3.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
4.不按规定乱收费、乱订资料、乱补课、乱向学生推销物品和校外兼课,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
5.用罚款或变相罚款的方式教育学生,惩罚性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6.在学校及上级组织的成绩测试、统考、会考、国考的监考和阅卷中,在招生及其他工作中违纪舞弊、弄虚作假,甚至监守自盗或捏造事实、制造假象、诬陷他人。
7.克扣学生伙食费和强制学生搭餐寄宿。
8.不备课上课,实验课不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不及时批改作业,擅自停课、缺课、调课,酗酒后上课及上课时间接听电话等。
9.校长及班子人员所在的学校负债、借款发放福利,或工作失误造成学校重大经济损失。
10.因工作不力在学校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现学生受到伤害或遇到意外事故不积极采取措施设法营救,袖手旁观或只顾自己安危逃离现场。
11.以权谋私,贪污侵占国家、集体财物和他人利益以及损坏公物。
12.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因个人利益受损而不服从领导,或者处处干扰领导正常工作,甚至谩骂、威胁伤害领导。
13.浓妆艳抹和着奇装异服进课堂,酗酒滋事。
14.打架斗殴、伤害他人身体或虐待父母子女。
15.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凡有以上行为的教职工,县教育局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东安县中小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及相关法律和党纪、政纪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特别严重,触犯刑法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三章工作职责要求第六条学校工作安排,必须按照‚依编定岗、因事设岗、精简高效、合理导向‛的原则,科学安排各学科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
第七条学校校长及有关责任人,必须及时处理职责范围内的突发事件。
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聘约,服从领导安排,努力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八条教师工作量标准。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单位为标准课时。
小学教师每周满工作量为18~20个标准课时;初中教师每周满工作量为13~15个标准课时。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26节、26节、30节、30节、30节、30节;中学一至三年级的周课时分别为34节、34节、34节。
根据†湖南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基本标准‡†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和东安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及比例,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设臵的规定,结合我县定编实际,各类工作人员的每周基本工作量最低限量为:1.小学教师一至四年级:起点课时量14~15节;五、六年级:体育14~16节,音乐美术16~18节,品德教育14~16节,语文12节,数学12节,英语14节,综合实践18节。
2.中学教师语数英各10节,政史地生体12~14节(体育兼运动队训练、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理化各12节,音乐美术各16节,综合实践活动16~18节。
各校根据上述确定的工作量,将每学科工作量测算成系数,便于考核操作。
各学科参考系数为:小学语文、数学的系数为1.3,小学英语为1.2,其他学科系数为1;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的系数为1.2,其他学科系数为1。
3.任教2个班语文(或数学、英语)的中学教师和任教2个班语文(或数学)的小学教师,2个班学生合计90人(农村中心小学为80人)以上的,计满工作量。
中小学的自习课,必须安排教师坐班负责,每节折半计工作量。
4.行政人员的兼课量: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湖南省中小学教职工定岗分流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结合我县的实际,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校长、副校长、校职能机构主要负责人及职能处室副职必须上课,原则按评聘的专业技术职务上课(第一校长和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可适当放宽),且每周平均兼课时数分别不得少于同学科教师标准授课时数的1/4、1/2、1/2、3/4;2000名学生以上的学校,主要行政领导兼课时数可降低到1/5,校长(特别是又兼了第一校长的)兼支部书记每周兼课不少于2节,校级干部(副校级干部)兼课时数与校长(副校长)相同。
但是,校级干部和副校级干部时效为5年,5年后的兼课量由学校根据需要安排。
5.兼任管理职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量均以理、化课1节量为标准)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含党务、群团)尽可能由教师兼职。
中小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由学校按因事设岗、专兼结合、一人多岗的原则合理确定。
管理人员占学校岗位总量的比例,高中不超过16%、初中不超过15%、小学不超过10%。
承担学生勤工俭学实习任务的校办工厂(农场),按企业管理的规定计算工作量。
党组织书记:县属中学专职党组织书记的兼课量,与该校校长相同;县属中学兼职党组织书记的兼课量,同该校副校长。
24个班以上的乡镇场中小学兼职党组织书记,每周计工作量4节(标准课时,下同);24个班以下的兼职党组织书记,每周计工作量3节。
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县属中学的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同该校中层领导的兼课量;乡镇场中小学的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每周计工作量4节(24个班规模以下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3节)。
教务员、教导员、学籍专干:24个班以上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6节;12~23个班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5节;12个班以下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3节,教导工作、学籍专干由一人兼任,每周计工作量6节。
寄宿学校女生辅导员的工作量视寄宿人数多少和工作量的大小,比较教导员工作量,由学校决定。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县属中学每周计工作量3节,乡镇场中小学每周计工作量1.5节。
会计、报账员、出纳员:县属中学每周计工作量8节,24个班以上的乡镇场中小学每周计工作量6节,12~23个班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5节,12个班以下的学校每周计工作量4节。
6.理、化、生实验员:高中,每人负责8~10个教学班;初中,每人负责14~16个教学班;小学,每人负责16~20个教学班。
没有专职实验员的学校,理化教师和生物教师每周分别另计工作量1.5节、1节。
计算机维护与管理:每管理1个计算机教室,每周计工作量2节。
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员:省、市示范性学校或规模在36个教学班以上,安排管理人员2~4人,每周计工作量8节;县属中学或规模在30~35个教学班,安排管理人员1~2人,每周计工作量6节;乡镇场中小学,安排管理人员1/2人,每周计工作量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