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零件图

第10章 零件图

2.叉架类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的视 图。由于它的某些结构形状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所以常常 采用斜视图、斜剖视和断面来表示。对零件上的一些内部结 构形状可采用局部剖视;对某些较小的结构,也可采用局部 放大图。
(二)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二 )尺寸标注 1.叉架类零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主要基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最基本的构件,称为零件。根据零件在机 器或部件上的作用,一般可将零件分为三种类型:
1. 标准件:紧固件(螺栓、螺母、垫圈、螺钉„„)、滚动 轴承、油杯等。
2. 常用件:齿轮、蜗轮、蜗杆、弹簧等。 3. 一般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四种类型
一、零件图的作用 二、零件图的内容 三、图例
准一般为孔的中心线、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平面。 2.定位尺寸较多,要注意能否保证定位的精度。一般要标
注出孔中心线(或轴线)间的距离,或孔中心线(轴线)到平 面的距离,或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3.定形尺寸一般结构形状要注意保持一致。拔模斜度、 铸造圆角也要标注出来。
2. 尺寸标注
1、轴套类零件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回转轴线, 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端面。
2、主要形体是同轴回转体组成的,因而省略了定位尺寸。 3、功能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出来,其余尺寸多按加工顺序标注。 4、为了清晰和便于测量,在剖视图上,内外结构形状的尺寸 分开标注。 5、零件上的标准结构(倒角、退刀槽、越程槽、键槽)较多, 应按该结构标准的尺寸标注。
2、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要分析该零件在主视图上还有哪些尚未 表达清楚的结构,对这些结构应选用其他视图,并采用各种 方法表达出来,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的重点,几个视图互相 补充而不重复。
在选择视图时,优先选用基本视图,以及在基本视图上 作适当的剖视,在补充表达清楚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 量减少视图数量,力求制图和读图简便。
其余圆角R5
全部圆角R5
(a)不好
(b)好
3. 铸件的拔模斜度 (a)无拔模斜度 (b)有拔模斜度
4. 拔模斜度的表达
(a)不好
(b)好
5. 铸件壁厚要均匀
(a)不正确 (b)正确
6. 铸件各部分形状要简化
(a)不好
(b)好
7. 过渡线的画法(1)理论交点
过渡线
理论交点
过渡线
7. 过渡线的画法(2)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视图选择原则: 一、主视图的选择
1.零件的安放位置——工作位置、加工位置、习惯位置等 2.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形体特征原则
二、其它视图的选择
在完整、清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便 于读图的前 提下,尽量减少视图的数量,各视图表达的重点要明确,简明 易懂。
1、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三 )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没有特殊要求。
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投射方向
示例1:脚踏座视图选择方案
示例1
四、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一般可起支承、容纳、 定位和密封等作用。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四)图例
(一)表达方案
1.箱体类零件的主视图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2.箱体类零件一般都较复杂,常需用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 对内部结构形状都采用剖视表示。 如果外部结构形状简单,内部结构形状复杂,且具有对称 平面时,可采用半剖视; 如果外部结构形状复杂,内部结构形状简单,且具有对称 平面时,可采用局部剖视或用虚线表示; 如果外、内部结构形状都较复杂,且投影并不重叠时,也 可采用局部剖视;重叠时,外部结构形状和内部结构形状应分 别表达;对局部的外、内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 视和断面来表示。
一、零件图的作用
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 为零件图。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的生产部门的重 要技术文件。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 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虑 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是制造和检 验零件的依据。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图样。因此,图样中必须 包括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需要的全部资料。一张完整的零件 图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盘盖类零件可包括端盖、手轮、胶带轮、盘座等。 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以 及密封等作用。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四)图例
(一)表达方案
1、轮盘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 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轴线横放;对有些不以车床加工为主的零 件可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一、轴套类零件 二、盘盖类零件 三、叉架类零件 四、箱体类零件
一、轴套类零件
轴一般是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的。 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等作用。 (一 )表达方案 (二 )尺寸标注 (三 )技术要求 (四 )图例
1.表达方案
1、轴套类零件一般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加 工位置确定主视图,轴线横放,大头在左,小头在右,键槽、 孔等结构可以朝前;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一 般只画一个主要视图。
(3)合理地选择基准
尺寸基准一般选择零件上的一些面和线。 面基准 常选择零件上较大的加工面、与其他零件的结合面、 零件的对称平面、重要端面和轴肩等。 线基准 一般选择轴和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
2.重要的箱体孔和重要的表面应该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的要求。
箱体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投射方向
第三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 铸造圆角
10. 钻两个直径不同的孔
2. 圆角半径尽量相同
11. 钻头要尽量垂直于被钻孔的端面
3. 铸件的拔模斜度
12. 钻孔时要有方便的工作条件
4. 拔模斜度的表达
理论交线为直线
理论交线为曲线
7. 过渡线的画法(3)
大于60 时或等于60 时
60°
小于45 时
45°
两端画成圆角
两端画成直线(不到头)
8. 倒角的画法
Cn
Cn
Cn Cn
C
C
60°
( a) 铸造圆角经 加工变成尖角
C
C
60°
60°
60°
( b)倒角
9. 退刀槽和越程槽
0.4 0.4
0.4
0.4
(二)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一)尺寸标注
1.箱体类零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主要基 准是采用孔的中心线、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平面。
2.它们的定位尺寸较多,各孔中心线(或轴线)间的距离 一定要直接标注出来。
3.定形尺寸仍用形体分析法标注。
(二)技术要求
1.重要的箱体孔和重要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
2、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都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圆周上分 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的典型定位尺寸。
3、内外结构形状仍应分开标注。
(三)技术要求
1、有配合的内、外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起轴向定位 的端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较小。
2、有配合的孔和轴的尺寸公差较小;与其它运动零件相 接触的表面应有不平行度、不垂直度的要求。
第十章 零件图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第三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图的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第六节 极限与配合及形位公差简介 第七节 零件图的阅读 第八节 零件的测绘
基本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及其表达方法; 2.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零件图; 3.掌握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的代号及标注; 4.了解形位公差的代号及标注; 5.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清晰、符合国家标准。
2、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
3、轮盘尖零件的其它结构形状,如轮辐可用移出断面或放 大断面表示。
4、根据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空心的),各个视图具有 对称平面时,可作半剖视;无对称平面时,可作全剖视。
主视图投射方向
(二)尺寸标注
1、轮盘类零件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也是回转轴 线,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经加工的大端面。
13. 平面凸台
5. 铸件壁厚要均匀
14. 螺栓连接用的沉孔
6. 铸件各部分形状要简化 15. 螺钉连接用的沉孔
7. 过渡线的画法
16. 滚花的表达法与尺寸标注
8. 倒角的画法
17. 螺纹的画法
9. 退刀槽和越程槽
18. 键槽的画法
1. 铸造圆角
(a)裂纹
(b)缩孔
(c)好
2. 圆角半径尽量相同
3.技术要求
1、有配合要求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小。无配合 要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较大。
2、有配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高、公差较小。无配 合要求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较低,或不需标注。
3、有配合要求的轮颈和重要的端面应有形位公差的要求。
轴的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投射方向
4.图例
二、盘盖类零件
盘类零件(端盖、法兰、齿轮等) 阀盖的零件图
三、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 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上的操纵机构上,操纵机器、调节速度。 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的作用。
(一)表达方案 (二)尺寸标注 (三)技术要求 (四)图例
(一)表达方案
1.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铸件或锻件毛坯,毛坏形状较为复 杂,需经不同的机械加工,而加工位置难以分出主次。所以, 在选主视图时,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或自然位置) 确定。
1.一组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表达零 件内、外结构的一组图形。
2.全部尺寸 零件图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 件制造、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