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法概述PPT课件
1、概念 ——指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
务的当事人。
2、特征
能够以自己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是权利和义务的担当者; 具有相应的财产,能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P13)
(一)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二)社会组织(最广泛、最普遍) (三)自然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 发生的经济关系;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 *客体 *内容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三、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机关; 经济组织; 事业单位; 自然人;
个人只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 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人(P10)
1、概念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 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
法人(P10)
2、成立条件 * 依法成立 * 有必要财产和经费 * 有自己的名称、场所和组织机构 * 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限制行为能力 —10到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监护人同意
(3)没有行为能力 —未满10周岁;完全不能辨认—监护人代理
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经济权利的概念和含义 三、经济义务的概念和含义
一、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
2、立足点 *要立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即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 的转变; *要立足于现实规范我国经济关系的各种 法律、法规(现行法律法规)。
一、经济法的概念
3、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
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 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公民
3、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微观单位中,
不具备法人资格,而与公民(自然人)处于 同等法律地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个体工商户。 (2) 农村承包经营户。 (3) 个人合伙。 (4) 个人独资企业。 (5) 合伙企业。
三、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权利能力是资格,行为能力是能力。(权利能力 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概念 2、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1、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经过 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 法律主体之间具有权 利和义务性质的社会 关系。
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 道德关系 纪律关系 制度关系
3、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的关系
由于我国的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都产生 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因此各部门法的调整对 象在某些方面会有交叉、重叠。
因此,经济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 不仅仅(也不可能)包含在一个法律文件中。 反之,一个法律文件也可能同时包含经济法、 民商法以及其他法律规范。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社会关系 物质关系
民、行政、 刑法等调整
思想关系 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市场运行关系 宏观调控关系 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我国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实质
上就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P7)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 律吗?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五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六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
止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法人(P10)
3、法人的分类
①企业法人——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核准登记成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 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
②非企业法人——指机关、事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法人。
自然人——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P9)
公民
1、概念——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
2、特征 ——*最广泛的民事主体 *非常见的经济法主体 *不具备法人资格
2、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进行经 济管理和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由 经济法加以确认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的关系。
➢ 它是一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经济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
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 被赔偿关系;
公安局长与公安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的 关系;
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 民-平等主体关系;经-有管理关系。 民-财产和人身关系;经-财产关系。
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的关系
(2)经济法与行政法 行-行政管理关系;经-物质利益关系。 行-命令服从关系;经-互有权利义务。 行-贯彻行政意志;经-追求经济目的。
2、自然人——权利能力从出生到死亡(起于出生, 终于死亡)行为能力由年龄和智力状况决定。
3、组织——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共始终(起于成 立、止于解体);统一在经营范围内。
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行为能力,如未成年人
三、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自然人
(1)完全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神志清醒—独立
一、经济法的概念
1、经济法的历史沿革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法是在生产力进一步社会化、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由国家以自己的意志和力量,直接参与干预经济 生活的产物。 社会主义经济法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 与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经济职能的实施相联而产生 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那种体制下所施行的 经济法规,其性质多属经济行政法规。严格地说, 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只是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转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后才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