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5篇篇一: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2021年12月4日,在肇庆学院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的带领下,我与部分同学参观了位于广东肇庆北岭山麓的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
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们主要参观了啤酒厂的生产车间,听取了关于企业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经验介绍。
我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并且,通过参观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的的确确开阔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他们的许多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很值得我认真学习和借鉴。
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此次参观学习感受非常深刻,受益匪浅。
一是企业管理理念令人信服。
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作为私人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高、工人服务意识强,生产效率高。
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作为肇庆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思路开阔,具有远见卓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素质高,注重技术实力,注重企业发展潜力,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我必须学会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企业的的管理制度建设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我相信,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精英(教师)团队带领下,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习,我一定可以很好的掌握如何去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团队学习氛围。
二是企业精神极具优越。
“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让蓝带公司员工感觉到团队的力量总比个人的力量强大,以及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以至于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技术创新中。
在蓝带公司,每个员工都讲究求真务实,追求敬业奉献。
在做出每次重大决策的之前,蓝带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会先咨询员工的意见,再综合一线员工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得决策。
这一点正好体现了蓝带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就是满足员工尊重的需要,只有较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加高的需求,才会更加努力去追求,去满足求自己的需要。
所以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应该向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学习,学习其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同时应该学习精英团队的建设以及激励员工的技巧与方法,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以最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投身到企业的建设中。
这些先进的理念与方法都是值得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我自己去学习的。
三是企业优越的地理环境令人向往。
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位于国家一级旅游城市肇庆端州,坐落于北岭山麓下。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气候宜人,特别适合职业发展与生活。
而且肇庆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国道321线、324线,三茂铁路(广州至湛江)贯穿全境;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初步形成了陆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
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眼光。
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选择此地,既能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又能将企业的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而且蓝带公司毗邻肇庆学院、肇庆工商学院等肇庆高等学府,所以它能够以较低的资本储存自己公司的人力资源库。
这些都是蓝带啤酒(肇庆)有限公司发展的战略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所以蓝带公司才会落户于此。
从中我领悟到一点: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与企业的资本、人才、技术有关,地理位置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提醒我,在学习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优势的时候,也应该把企业的地理位置考虑进去。
虽然三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时间很短,行程也安排的比较紧凑,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在我专业领域方面。
这次的行程不但为我的专业学习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是完全不可能管理好一家公司的。
因此,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能更好的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问题中。
我也相信,通过两年的学习,我会把专业知识学的更好!篇二:外出考察心得体会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21年5月20日至27日,我有幸随办公厅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第二期研修班赴杭州、义乌、宁波和上海进行了培训考察。
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守纪,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利用课余时间与授课老师交流,带着问题去考察,和同事们沟通探讨,相互学习。
通过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非浅。
现将主要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总体感受此次培训考察分为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两个阶段,时间紧、任务重。
但我感觉整个培训考察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臵丰富、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较强,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收获颇丰。
杭州、义乌、宁波和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自信文明的市民形象、活力无限的民营经济,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谐杭州”的目标,2002年提出塑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2004年确立“和谐创业”的城市发展模式,2021年锁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发展目标。
这三大理念一脉相承、相互支撑,共同筑成了构建“和谐杭州”的总体框架。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为杭州的发展注入了人文的因素和人文的动力,继而催生出了“和谐创业”的杭州发展模式,而“和谐创业”又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化,生活品质是城市价值的核心,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是塑造、弘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和实践“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的根本导向和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发展模式为现实途径,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为根本导向,积极推进城市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的和谐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杭州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独特模式。
纵观上海、宁波和义乌的发展理念,也都体现了在立足实际、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创新的特点。
一句话,既要迈开步子,又要脚踏实地。
(二)极富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城市很温馨,十分人性化。
”这是不少同志对杭州、宁波、上海等几个地方的城市环境所发出的感叹。
虽然几个城市规模不同,地理位臵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很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
城市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走不了几步,就会出现三三两两的座椅。
整个杭州,好似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绿色是最显著的标志色,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除却自然环境,这些城市的人文环境更让我耳目一新。
在杭州,不少路灯的立柱上都悬挂着两盆小花,景致十分雅观;很多垃圾箱上,也都摆放着不同的花草;大部分城市的墙面上,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可谓处处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另外,杭州还在61个服务点投入2800辆自行车,推出了自行车租用服务,在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设有“主辅红绿灯”、“移动式临时红绿灯”、“可变车道牌”等,让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在上海,很多公交站牌都是优雅古典的仿古长廊,连小小的地图上都附有放大镜,大型超市中央都摆着附有纸杯的饮水机,火车站的站台里也都有升降电梯,为老弱病残等乘客提供了便利。
生活在这样富有人性化、整洁优美的宜居城市中,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情大部分时候都会是愉悦的,而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默默地得到了提升。
(三)自信文明的市民形象。
在聆听浙大老师的授课以及同这几个城市一些市民的聊天中,我突出地感到,不论是作为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抑或在这里打工的外地人。
对他们所生活的城市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上海自不必说了,作为中国内地少有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一个上海人,理所应当是自豪的。
在杭州,给我们讲课的六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拿杭州的城市环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杭州的发展模式等做例子,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着作为杭州人、作为浙大教师的自豪。
(四)活力无限的民营经济。
据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gdp增量的70%和工业增加值增量的75%都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
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区,近几年城市建设资金的80%以上都来自于民间。
活跃而充裕的民间资本,已渗透到浙江的各行各业,并逐步形成了民众投资、民间营运、全民分享的自我循环发展体系,给浙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的集团发展较快,已占全国民企500强的近半壁江山,同时也出现了吉利汽车、阿里巴巴等新型民营企业。
在上海,民营经济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上海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三、一点感想浙江虽然沿海,但并不是经济特区,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1年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浙江能成长起来诸如雅戈尔、罗蒙、培罗成、老板电器、方太电器、阿里巴巴、吉利等这些全国著名的民营企业,而我们这里没有?我想,这里应该有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地理条件等多种原因。
但我没有能力明确地分析说明具体是那些原因,而这也正是我所思索的问题。
篇三:公司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公司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xx年5月18日至19日,郭总带队组织公司各车间班长和明星员工赴青岛港进行参观学习。
此次一行虽两日时间,节奏安排的非常紧凑,但受益颇深。
18日,我们到达青岛港后,对青岛港进行了参观,主要针对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学习。
此次参观我们看到了自己班组管理与青岛港班组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解放了思想,提升了境界。
在此次参观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一、精细化管理要细到每一个点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工作可谓是精细化管理的模范标杆,我们在日常的基层管理工作中许多的细微地方得过且过,虽然在公司精细管理的条框里按章操作,但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方法来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神。
青岛港的班组管理有许多亮点,如员工的更衣橱贴上照片及个人的座右铭,让每个员工上班换衣服时,就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
还有工作场地上每个细角点都有清晰醒目的标识,让员工能够有章可循。
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认真的程度值得我们学习青岛港每天参观的人数很多,但在我们参观的时候,青岛港的员工都在聚精会神的工作,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态。
这种认真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就如同张总常说的“部队正步走理论”,这一点在我们班组的建设活动中,在团队建设中,很受启发。
青岛港的记录填写也非常的清晰明了,都是用电子打印版,我们公司现在还在用手写记录,虽有形不同,但意境相同,都需要认真的贯彻落实。
三、学习培训的环境青岛港的培训学习工作落实的很到位,他们班组有专门的培训室,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培训室里进行学习充电。
他们的设备管理培训非常新颖,利用设备的横切面模型,让员工们可以直接的看到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让职工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帮助其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