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六)总包单位技术管理失控
1、总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未对旁通道施工单位编制 的《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进行审批。 2、总包单位无冻结施工专业技术人员。 3、项目经理在旁通道施工期间,仅下井检查两次, 质量员1次都未下井检查。
案例三:冻结孔施工不当导致流砂
2008年9月,某施工单位在施工冻结孔时,在移机过 程中发现冻结管与密封盒之间的缝隙有水砂渗出,施工 方即在密封盒里加压盘根止水,因隧道管片环缝处有积 水,施工方怀疑是旁侧的混凝土管片与钢管片交接环缝 渗水漏砂。钻孔施工人员用快干水泥对环缝进行封堵, 并设管进行导流,但效果不明显。中午12:00,施工单 位项目经理决定按常规在冻结孔的旁通阀进行单液注浆, 但注浆后发现冻结孔底部大量出现向隧道内渗水、漏砂。 现场渗水漏砂情况严重,隧道内管片出现沉降变形险情。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联合检修库高支模不按专项施工 方案搭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3)钢管扣件质量检测不合格。 (4)扣件扭力距经检验1/3不符合要
求。
二、事故原因分析
2、由于现场塔吊倒塌,砸向平台, 导致排架大面积整体坍塌;
二、事故原因分析
3、塔吊倒塌原因: (1)出现意外飓风; (2)塔吊自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四)旁通道施工单位在险情出现情况下指挥 不当
旁通道施工单位在旁通道冻土结构存在严重隐患、 工程已停工情况下,擅自指挥拆除掘进面部分封板, 用风镐凿出直径200mm的孔洞,从而水砂涌入,酿 成事故。
(五)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1、旁通道施工期间,日常监理人员仅为3人,且无冻 结施工专业技术监督人员。 2、总监代表在旁通道施工期间,仅下井检查两次。 3、旁通道晚上加班施工期间,无监理人员值班。 4、监理日记未反应出旁通道施工出现异常情况。
一、 基本情况
(二)事故造成5人死亡,18人受伤
(三)工程特点
1、高大模板体系 2、大体量混凝土 3、元旦节前最后一天
事故录像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分析思路
1. 高支模搭设专项施工方案有无问 题
2、管理问题 方案有无审批、专家 评审。
3、现场高支模是否按专项施工方案 搭设,
冻结孔与孔口管施工
1、在混凝土管片上施工冻结孔前,必须先安装带法兰和旁通的孔口管,具体 做法为:先用取芯钻机钻进深250~290mm(管片厚度为350mm)、直径 大于孔口管管径约2~4mm的钻孔(一次开孔),然后插入缠上油麻丝的 孔口管(缠麻丝长度应不小于孔口管上鱼鳞扣的长度),并用不少于3个膨 胀螺栓与隧道管片固定。孔口管插入钻孔深度不得小于200mm,与钻孔配 合要紧密,不渗漏,必要时可用压浆法在孔口管与钻孔之间充填水泥—水 玻璃浆液。固定孔口管用膨胀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膨胀螺栓与孔口 管之间用等直径钢筋焊接。
1、车站深基础(某市地铁1号线某车站塌陷)
案例二:旁通道事故
某市地铁工程区间隧道工程全长1967米,该工程 CK11+968.50处设有风井及旁通道。旁通道由与上、 下行线隧道正交的水平联络通道及集水井组成。其中 联络通道为直墙圆弧拱结构,集水井为矩形结构,通 道的开挖轮廓高4.23米,宽3.2米,局部(喇叭口处) 高4.83米,宽4.4米。垂直通风道、联络通道及泵房 集水井采用冻结法施工。在旁通道开挖期间,发生流 砂事件,造成隧道被淹,地面房屋倒塌。
(二)施工单位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开挖
1、开挖时,冻结时间仅43天(原方案大于50天); 2、下行线冻结不足,未满足开挖条件(盐水回路温差为2.8度, 大于1度的要求);
(三)施工单位对险情征兆没有及时采取有效制止措 施
1、旁通道施工单位对温度测量的孔测得温度急剧上升和水压升 高的情况,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2、旁通道施工单位未将险情及时报告总包、监督、建设单位。
4、材料有无质量问题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联合检修库高支模不按专项施工 方案搭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梁下立杆间距方案为400mm, 现场实际施工为800mm.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联合检修库高支模不按专项施工 方案搭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水平和垂直 剪刀撑布置不符合要求。
1.总监兼职不到岗 2.重大危险源施工未旁站 3.不按照方案检查验收 4.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强
案例一:深基坑坍塌
一、事故类型:地下连续墙踢脚破坏并折断; 二、事故性质:造成一次死亡21人特大事故; 三、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1、原设计坑底加固被取消 ; 2、50多米长基坑底板砼未及时浇筑; 3、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存在明显问题; 4、第一道水平支撑未采用钢筋砼支撑; 5、工程土质复杂,风险较大
3、塔吊倒塌原因: (5)现场实际施工时现浇楼板双向
钢筋在塔吊塔身处未断开。
三、事故教训反思
1、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缺失。 2、监理单位监管体系失效。 3、对重大危险源的验收是否强调制定方案技术人员 参加。
4、专家评审如何发挥作用。 5、重大风险源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如何到岗履职
监理单位责任
二、事故原因分析
3、塔吊倒塌原因: (3)泵车泵管碰撞塔吊大臂;
二、事故原因分析
3、塔吊倒塌原因: (4)模架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在混
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致使 大梁支撑承载力不足,产生局部失 稳,导致模架结构垂直和水平方向 变形从而挤压塔式起重机使其倾覆
二、事故原因分析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1、车站深基础
2、旁通道冻结法
3、冻结孔渗漏
4、风井施工
5、盾构推进
6、盾构进出洞
7、立体交叉施工 8、承压水控制
9、周边环境保护 10、机械设备事故
事故一 轨道交通工程停车场排架
坍塌事故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12号线金桥停车场场址位于浦东金 桥地区,总建筑面积10.7万㎡。其中检修 联合库为单层厂房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19510㎡,长240m,宽70m,共分5个区域 进行施工,其中4个区域已完成结构施工, 发生事故的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1号区。
事故原因分析
(一)施工单位《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 存在明显缺陷
1、降低冷冻温度限制要求,从原方案-100C减少到调整方 案的-80C。 2、下行线选用的小型制冷机,计算时未考虑夏季施工冷 量损失系数1.25,制冷余量不足; 3、旁通道处垂直冷冻管数量减少(由24根减少到22根), 长度减短(由25米减少到14.35米); 4、下行线仅设单排6个冻结斜孔,孔距1.0米,冻结效果 不足于抵御水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