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
1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
1、污水水量、水质
(1)设计规模
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学号1-25*8000
学号26-48*3000 m3/d;
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 max=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12-学号*100m3/h (2)进水水质
COD Cr =600mg/L,BOD5 =300mg/L,SS = 300mg/L,NH3-N = 35mg/L 2、污水处理要求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 Cr≤ 100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学号1-10活性污泥法
2
学号26-48生物膜法工艺处理。
4、气象资料
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9~13.2℃,最热月平均气温
21.2~26.5℃,最冷月−5.0~−0.9℃。
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4.9℃。
年日照时数2045 小时。
多年平均降雨量577 毫米,集中于7、8、9 月,占总量的50~60%,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
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8%,年平均风速2.55 米/秒。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 年一遇)为380.0m,常水位为378.0m,枯水位为375.0m。
6、厂址及场地现状
该镇以平原为主,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为平整, 交通便利。
厂址面积为35000m2。
厂区地面标高384.5~383.5 米,原污水将经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底标高为8米(于地面下8米)。
受纳水体最高洪水位6 米,最低水位标高在-4米。
三、课程设计具体安排
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对处理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对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工
3
艺计算(附必要的计算草图);
3、按扩初标准,画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
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
4、按扩初标准,画出高程布置图,表示出原污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处理出水的
出厂方式;
5、按扩初标准,画出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剖面构造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平面和高程布置图、构筑物平剖面。
(共5张2号图纸)
第二章 SBR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
2.1、SBR工艺主要特点及国内外使用情况:
4
5
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 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 技术的核心是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池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能够直接排放。
处理后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后用作肥料。
此工艺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日趋增多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当前,已有一些生产性装置在运行之中。
它主要应用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方面。
2.2、工艺流程图:
提升泵
池
提升泵站
粗格栅
污水
干泥外运
加氯间鼓风机房
集泥井
污泥浓缩池
脱水机房
出水
接触池
S B R
细格栅初沉池
沉砂池污泥
图2.1 SBR 法处理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