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二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杜甫长江二首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
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译文及注释】
首章,睹长江而慨身世也。
上四借水以感时事,下四触景而动归恩。
众水会集而争赴一门,其迅急可知。
自此东流赴海,水有朝宗之义。
今盗贼据险为乱,尔不尊朝廷而将谁尊耶?石如马,险可畏。
猿垂饮,物可憎。
写景中亦含归意。
江水飞翻,阻人归路,而归心终不可阻,亦何用飞翻为哉。
此八句整对格,亦虚实相问格。
1、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
云安在州西百三十里。
永泰元年,公在云安。
云安与万州为邻,使君一滩占两境。
时崔旰叛蜀,故有“朝宗人共挹”、“万国奉君心”之句。
2、《旧书》:涪州涪陵郡,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
万州南浦郡,武德二年析信州置。
俱属山南东道。
3、《寰宇记》:瞿塘在夔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
连崖千丈,崩流电激。
《方舆胜览》: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焉。
4、《诗》:“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诗》:“挹彼注兹。
”
共捐,犹言共饮其德。
5、以一门应众水,以谁尊应朝宗,皆用斜对法。
《杜臆》云:朝宗者,人所共取,今盗贼不知此义,准是尊尔者,见逆理之必亡也。
二句解作正对。
以下章奉君例之,则谁尊当主君说。
6、李膺《益州记》:滟履堆,夏月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
又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
《水经注》:江中有孤石为淫豫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矣。
乐府,“淫豫大如马,瞿唐不可下。
”《寰宇记》:滟滪堆,周围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峡口。
7、《水经注》:瞿唐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取之放着北山中,初不闻声。
吴均书:“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谢灵运《游名山志》:“观挂猿下饮,百丈相连。
”
次章,申明上章之意。
上四,言朝宗至海,见世当戴君。
下四,言归心阻雨,叹已难出峡。
江涨波阔,似预借潇湘之色。
水奔声急,如欲驱滟滪使沉。
此状水势之壮悍。
一说:潇湘之阔,其色皆借资于此,以潇湘乃江水下流也。
《杜诗博议》:江流之大,不辞雾雨。
雨接江流而上,过人衣襟之间,所谓波浪兼天者如此。
1、东极,指东海。
《史记》:“周览东极。
”
2、《西都赋》:“众流之限。
”《尚书大传》:“小水大水,东流归海。
”
3、古史:执玉帛者万国。
4、《列仙传》:王子晋游伊洛问,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