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单片机晶振与复位常用典型电路
1.内部振荡典型电路。
理论上来说,振荡频率越高表示单片机运行速度越快,但同时对存储器的速度和印刷电路板的要求也就越高。
如同木桶原理。
同
时单片机性能的好坏,不仅与CPU 运算速度有关,而且与存储器的速度、外
设速度等都有很大关系。
因此一般选用6~12MHZ。
并联谐振电路对电容的值
没有严格要求,但会影响振荡器的稳定、振荡器频率高低、起振快速性等。
所
以一般C1、C2 选值20~100pF,在60~70pF 时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陶瓷封装电容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稳定性。
内部振荡典型电路 2.上电复位与按键复位典型电路。
(摘自百度知道的解答)51 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所以先看给
单片机加5V 电源(上电)启动时的情况:这时电容充电相当于短路(电容特性:通交流,隔直流,上电瞬间相当于交流),你可以认为RST 上的电压就是VCC,这是单片机就是复位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电容两端电压升高,即造成RST 上的电压降低,当低至阈值电压时,即完成复位过程。
如果按下SW(按
键复位中的帽子按键),的确就是按钮把C 短路了,这时电容放电,两端电压
都是VCC,即RST 引脚电压为VCC,如果超过规定的复位时间,单片机就复
位了。
当按钮弹起后,RST 引脚的电压为0,单片机处于运行状态。
51 单片机复位要求是:RST 上加高电平时间大于2 个机器周期,你用的12MHz 晶振,
所以一个机器周期就是1us,要复位就加2us 的高电平即可。
图中的RC 常数是51K 乘以1uF=51ms(这是百度的配图计算,能够推算R 和C 的取值,取值仅供参考,以元件常见值为佳),即51 毫秒,这个常数足够大了。
上电复位典型
电路按键复位典型电路(似乎R2 小于R1 即可?)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