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二、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1.穿:挖掘、开凿。
2.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3.及:待,等到。
4.道:讲述。
5.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6.对:应答,回答。
7.若:如,像。
《杞人忧天》
1.亡:无,没有。
2.晓:告知,开导。
3.积气:聚积的气体。
4.若:你。
5.行止:行动,活动。
6.奈何:为何,为什么。
7.只使:纵使,即使。
8.中伤:伤害。
9.积块:聚积的土块。
10.四虚:四方。
11.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10.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三、句子翻译
(1)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听了又传播(这件事)的人说:“姓丁的人开凿井得到了一个人”。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听到传闻,不如没有听到。
(5)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担忧他的担忧的人,于是前往告知他。
(6)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整天在天空中活动,为何担忧(天)裂开掉下来呢?
(7)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整天踩踏,整天在地上走和停,为何担心它裂开来呢?
三、内容理解
1.《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在故事中丁氏是传言的源头,宋君对于传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认真思考、质疑的态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谣言止于智者,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自身素质。
2.《杞人忧天》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
“杞人”担心天崩地裂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
给人们的启示是不要为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而生活在胡思乱想中,要学会豁达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