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行为目的类税法

第十一章 行为目的类税法

第十一章行为目的类税法行为目的税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的和意图而设计征收的税种。

我国现行的行为目的税主要包括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1624年,荷兰政府发生经济危机,财政困难。

于是,荷兰的统治阶级就采用公开招标办法,以重赏来寻求新税设计方案,谋求敛财之妙策。

印花税,就是从千万个应征者设计的方案中精选出来的“杰作”。

印花税的设计者可谓独具匠心,他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契约、借贷凭证之类的单据很多,连绵不断。

所以,一旦征税,税源将很大;而且,人们还有一个心理,认为凭证单据上由政府盖个印,就成为合法凭证,在诉讼时有法律保障,因而对交纳印花税也乐于接受。

正是这样,印花税被经济学家誉为税负轻微、税源畅旺、手续简便、成本低廉的“良税”。

第一节行为目的税概述一、行为目的税的性质行为目的税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的和意图而设计征收的税种。

1.出于特定社会目的并有指定用途的税收。

社会保险税2.出于特定经济目的而课征的税收。

资金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3.出于特别的财政目的而课征的税收。

印花税。

二、行为目的税的特点1.政策性强,具有特定的目的。

2.税种多,税源分散,征管难度较大。

3.税负难以转嫁。

4.税种稳定性差。

三、行为目的税的发展沿革第二节印花税我国的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主要法律依据:1988年10月1日实施的《印花税暂行条例》。

一、印花税的基本法律规定(一)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及税目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和使用的凭证,也包括在境外书立、领受但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凭证。

征税范围由《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而定。

1、购销合同2、加工承揽合同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5、财产租赁合同6、货物运输合同7、仓储保管合同8、借款合同9、财产保险合同10、技术合同11、产权转移书据12、营业帐簿13、权利、许可证(二)纳税人1.立合同人:指合同的当事人。

不包括合同的担保人、证人、鉴定人。

2.立据人:产权转移书据的纳税人是立据人。

3.立帐薄人:营业帐薄的纳税人是立帐薄人。

4.领受人:权利、许可证照的纳税人是领受人。

5.使用人:在国外书立、领受,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纳税人是使用人。

6.各类电子应税凭证的签订人(三)税率1.比例税率1)0.05‰—借款合同2)0.5 ‰—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记载资金的账簿3)0.3‰—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4)1‰—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2008年9月19日起,股票交易由出让方按1‰的税率缴纳,受让方不再征收。

2.定额税率—5元/件—权利、许可证照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印花税的计税依据通常为应税凭证上所记载的金额和应税凭证的件数。

1.按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2.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凭证数量×单位税额例11-1甲公司分别与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签订了三份合同:一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以货换货合同,甲公司的货物价值400万元,乙公司的货物价值250万元;二是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仓储保管合同,合同上注明货物的金额500万元,保管费用20万元,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

三是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记载支付租赁费80万元,计算甲、乙、丙、丁公司各应缴纳印花税多少元?【答案】(1)甲公司、乙公司各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4000000+2500000)×0.3‰=1950(元)(2)甲公司、丙公司各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200 000×1‰=200(元)(3)甲公司、丁公司各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800 000×1‰=800(元)甲公司应缴纳的印花税额合计为2950(元);乙公司应缴纳的印花税为1950元;丙公司应缴纳的印花税为200元;丁公司应缴纳的印花税为800元。

三、税收优惠(一)、法定免税项目(二)、其他免税项目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四、征收管理(一)纳税方法1.自行贴花纳税办法2.汇贴或汇缴纳税办法3.委托代征纳税办法注:纳税人不论采用哪一种纳税办法,均应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

印花税应税凭证的法定保管年限为10年。

(二)纳税环节和纳税申报印花税应当在书立或领受应税凭证时贴花,具体是指在合同签订时、书据立据时、账簿启用时和证照领受时贴花。

如果合同是在国外签订,并且不便在国外贴花的,应在将合同带入境时办理贴花纳税手续。

(三)纳税地点——一般实行就地纳税(四)违规处罚第三节车辆购置购置税我国的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的应税车辆为课税对象、在特定环节向车辆购置者一次征收的一种特种财产税。

由原来交通部门收取的车辆购置附加费,通过“费改税”演变过来。

2001年1月1日,实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一、车辆购置税的基本法律规定(一)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应税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5大类征税对象征税范围汽车各类汽车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电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挂车全挂车、半挂车农用运输车三轮农用运输车、四轮农用运输车(二)纳税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

注:这里的“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三)税率税率:10%二、车辆购置税法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它的计税依据是车辆的计税价格。

1.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2.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本条例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例11-2张某2009年3月8日,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购买一辆厂牌型号为桑塔纳轿车供自己使用,支付含增值税车价款189 000元,另支付代收临时牌照费150元,代收保险费2 850元,车辆装饰费2 650元。

支付的各项价费均由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有关票据。

计算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

【答案】(1)计税价格=(189000+150+2850+2650)÷(1+17%)=166367.52(元)(2)应纳税额=166367.52×10%=16636.75(元)三、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在国外留学生回国服务,购买1辆国产小汽车免税。

来华定居专家进口自用的1辆小汽车免税。

2009年及2010年,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分别减按5%和7.5征收。

四、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第四节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它是一种附加税,同时也属于特定目的税,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并于同年1月1日实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法律规定(一)征税范围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全国范围内征收,不仅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而且包括了广大农村。

只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的地方,都属于其征税的范围。

(二)纳税人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注意:对外资企业2010年12月1日(含)之后发生纳税义务的“三税”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之前,不征收。

(三)税率城建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设置了三档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1. 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2. 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3. 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税率为l%。

(四)税收优惠城市维护建设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其减免规定与“三税”的减免息息相关。

具体规定如下:1) 城建税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计征,即随“三税”的减免而减免。

2) 对于因减免税而需进行“三税”退库的,城建税也可同时退库。

3) 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

4) 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工程建设基金,自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l2月31日期间,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5) 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不予退(返)还。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

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但纳税人在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应同时对其偷漏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比照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有关规定执行,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征收。

例11-3某市区一企业2008年12月份缴纳增值税300000元,缴纳消费税400000元,被查补消费税10000元、增值税6800元,处以罚款8000元,加收滞纳金500元。

本月还缴纳了城镇土地使用税126000元,房产税108000元,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城建税税额。

【答案】应纳城建税税额=(300000+400000+10000+6800)×7%=716800×7%=50176(元)第五节教育费附加一、教育费附加的基本法律规定(一)计征范围教育费附加对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但目前,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二)征收率:3%(三) 减免规定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和计算方法(一)计征依据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

(二)计税方法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实际缴纳的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率三、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比照“三税”有关规定执行,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