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沈修祥涡阳县农机监理站指导老师赵兵(安师大)摘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关系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
一个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国家周边安全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也就是说一国的周边国家或集团对其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社会发展与进步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破坏、设置障碍等。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及条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国际格局大环境下国家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它对该国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了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明确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防御,防患于未然,对于维护中国的安全和利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1、矛盾多而复杂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1个,其中陆上接攘14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7国,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除俄罗斯外,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大都摆脱不了西方大国的左右和影响。
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颇多,尽管近年来已解决了部分争端如中俄关于划分黑瞎子岛的协议,但仍存在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如中印边界问题、中日东海划界和钓鱼岛问题、中菲黄岩岛问题、南海周边国家力图扩大海洋权益等。
中国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老大哥,难以避免地成为东西矛盾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和文明冲突的焦点。
中国周边诸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意识形态各异,历史积怨深重,宗教信仰不同,各种矛盾与斗争此起彼伏。
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都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战略主体和多极化的重要主体,其中互有矛盾,掣肘因素较多。
2、核威胁四面埋伏俄罗斯位于中国北部,冷战时期,苏联拥有总量排行世界第二的核武器。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取代了前苏联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义务。
俄罗斯仍在发展核力量,以图恢复和维护大国地位。
巴基斯坦位于中国西部,印度位于中国南部,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相继成功进行了核试验并拥有了核武器,引发了南亚国家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印、巴拥有核武器使之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以至于任何第三方的斡旋都无济于事。
朝鲜位于中国东北部,2002年,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半岛局势突变。
朝鲜虽然没有大规模核武器,但毫无疑问,它掌握了一定的核技术,使之成为它在六方会谈中的一张王牌。
日本位于中国东部,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无权发展核武器和常规进攻部队。
但是,日本的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有资料显示,日本拥有49座核电站,年发电量约4万兆瓦。
日本自由党前党魁小泽一郎甚至扬言,日本在一夜之间就能制造出核武器。
说这种话虽是狂妄,但也不是没有一点依据。
美国在韩日菲以及阿富汗设立的军事基地,肯定也会装备核弹头,不然,美国就难以瞰制亚洲诸国。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被核威胁包围。
3、资本主义大国联手压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印度是南亚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这四个国家均是资本主义大国。
近年来,美日加强军事同盟,向共同参战迈出新步伐。
美印在原子能开发与合作上关系密切,在西藏问题上也是相当默契。
日印也在进一步加强合作,意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战略牵制中国。
俄罗斯一方面与中国睦邻友好互助,另一方面又大规模的出售高新武器给印度。
西方国家大多加入了北约组织,而北约组织的领导者是美国。
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大有“合纵”之势,令中国甚是头疼。
4、“南吵北静东急西重”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
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只存在一条传统习惯线。
至今双方谈判了二十多个回合了,虽有初步意向,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因此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南部就中印关系来说,双方在领土纠纷上会一直争吵不休。
俄罗斯经济萧条,政局震荡,元气尚未恢复,加上西方大国的挤压,招架之势力不从心。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互助条约》的有效期限为二十五年,中俄关系非常友好。
可以预见,近二十年来,中国北部会相当安宁,至少不会发生大的军事冲突。
2007年,民进党的“入联公投”以及美台军售关系的跃升,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增加了台海局势和祖国统一的变数。
南海周边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意在蚕食中国南沙群岛及其海洋国土,中国东部情势危急。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美国指责本·拉丹和塔利班是幕后操纵者,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在北约的支持下,很快占领了阿富汗。
北约屯兵阿富汗并设立军事基地,在中国西部埋下了贴身隐患,严重威胁中国的西大门。
二、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1、美国欲包围遏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建立了军事基地。
9·11后,美国又必然会在阿富汗建立军事基地。
近年来,美国与印度在西藏问题和原子能开发上合作默契,不时给中国制造麻烦;为培植亲美势力,改变政权,美国极力干涉缅甸内政;美国频繁施惠于蒙古,意在从北门“军事观察”中国;2008年,美国将继续租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
地理位置上,美军对中国已构成包围之势。
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升为世界的主要危险,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中国力图实现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会挑战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势必引起美国的不安。
美国虽然不与中国接壤,但却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一直致力于遏制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2、日本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便着手为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创造条件。
在经济上,日本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金融大国。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进行“第三次远航”,要成为政治大国。
为此,日本政府积极调整内政外交,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从各个方面不断努力:⑴立足于亚太,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经济圈,推行全方位的国际化。
⑵转变防务思想,急剧增加军费开支,武器装备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⑶以金钱为外交手段,重视加强与美欧联系,改善与中俄的关系,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实质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权益的重新划分,这必然会触动有关方面的既得利益进而导致严重的斗争。
反思日本对华侵略史,联系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和当前中日领土和海洋纠纷,中国对日本的图谋绝不能掉以轻心。
3、印度欲称霸南亚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工业体系比较齐全。
由于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印度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在军事上,印度是南亚唯一装备航空母舰的国家,此举加强了对印度洋的控制力度。
1998年印度核试验成功后,又大力研制并试射中远程核导弹,对周边国家施核威慑。
印度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取得了不少好处,不时以大国自居,甚至扬言要赶在中国之前登上月球,近乎于有恃无恐。
印度的目标是称霸南亚,做军事强国。
因边界问题,印度始终将中国视为战略上的潜在对手,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一直占据优势,但印度不敢轻易进攻中国。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冷暖无常,1959年中印冲突、2007年印国防部长散布的中国威胁论、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的中印边界问题,就是较好的例证。
4、俄罗斯是竞争中的合作伙伴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工业相当发达,尤其是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除美国外的又一军事强国,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些薄弱。
近年来,俄美关系恶化,欧盟和北约强力挤压俄战略空间,俄日益孤立,被迫寻求与中国友好,以谋合作而实现战略掣肘。
2001年7月16日,江泽民和普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发展平等互信的建设性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在多方面加强了密切协作。
然而,俄罗斯力图恢复大国地位的同时,民族主义势力狂热发展。
历史上,中苏友好同盟如经济援助和中苏关系恶化如珍宝岛事件,说明了中俄关系有反复的可能。
中国与俄罗斯能否结交知心朋友,尚未有确切答案。
5、朝鲜核问题与印巴核竞争因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以及较为频繁的导弹试射,致使半岛形势风雨飘摇。
目前,美日不断加强对朝鲜的军事威慑,朝鲜也在采取措施进行反制,毫不相让。
半岛形势一旦恶化,将对中国东北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印巴关系核心问题的原因是克什米尔争议。
由于印巴之间仇隙太大,各自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战略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克什米尔问题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是不现实的。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两国之间有着传统友谊,印度对中国一直耿耿于怀。
克什米尔被印巴一分为二地实际控制且均与中国接壤,印巴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相继发展核武器,“低烈度战争”的阴云将长期笼罩在克什米尔地区,这对中国西南部的安全构成重要威胁。
6、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是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关键所在。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绝不允许他国干涉。
然而,美国在台有着深度影响力和战略利益,美国政府对“一个中国”的模糊解释、美对台军售以及美日安全协定甚至把台湾纳入保护范围,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以中国目前的实力,二十年内中国还未有足够力量与美国决战。
美国为实现其政治目的,仍会插手台湾问题。
7、三股势力三股势力是指活跃在中亚各国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
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
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另一方面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
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制造混乱,并在乱中推翻现今世俗政权。
三股势力已经渗透到中国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
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等暴力事件和2008年8月4日发生在新疆喀什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严重危害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8、能源危机我国工业发展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国内能源供应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