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复习课件

元素周期表复习课件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可以采用下 列方法间接判断: 1、比较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说来,反应越容 易进行,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原子得电 子的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性强弱。一般说来,酸性越强,元素原子得 电子的能力越强。
课堂练习:
F2 Cl2 Br2 I2
Cl Br I)
反应条件
冷暗处爆炸 光照或点燃 高温 高温、持续加热 缓慢进行
方程式
H2+F2====2HF H2+Cl2=====2HCl H2+Br2======2HBr H2+I2======2HI
氢化物稳定性 HF很稳定 HCl稳定 HBr较不稳定 HI很不稳定
2)递变性
第VIII 族: 第8、9、10三个纵列
( 共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18 个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纵 副族及第VIII族元素统称过渡金属或过渡元素 列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 素 周 期 表 结 构 周期:7个 七 横 十 八 纵
三 长 三 短周期:第1、2、3周期,分别有2、8、 短 8种元素 一 长周期:第4、5、6周期,分别有18、 不 18、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有20多种元素, 全
1 、涵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1)最外层电子数排布:从1 → 8(H、He除外) (2)原子半径:大 → 小(除稀有气体外)
(3)元素化合价:最高正价+1 → +7
最低负价-4 → -1 稀有气体为0
讨论: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实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 周 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分子 一核10电子
二核10电子
离子
Ne
HF
N3- O2-、FNa+、Mg2+、Al3+ OHH 3O +
三核10电子
四核10电子
H 2O
NH3
五核10电子
CH4
NH4+
一、元素周期律
什么叫周期?
每隔一定间隔,又会重复出现的现象
1.原子序数: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练:第四周期ⅤB族元素、第五周期ⅢA族元素的 原子序数分别为多少?
30 2)第五周期Ⅵ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多少? 52
3、根据原子序数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如:19号元素在第几周期?第几族?
第四周期ⅠA族
25号元素在第几周期?第几族? 第四周期ⅦB族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可以采用 下列方法间接判断: 1、比较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 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 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碱性强弱。一般说来,碱性越强,元素原 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⑥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⑦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一定不等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概念:能量高低不同和离核远近不同的空间区域
电子层
符号: 电子层数: 能量:
K L M N O P Q 1 2 3 4 5 6 7 低—————————高
离核距离:近—————————远
记忆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 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 8 → 18→ 32→50··· → 2n2 3)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望大家能熟练的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
(1)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外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例题: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
(1)Li、Na 、 K
K>Na>Li
Na>Mg>Al
(2)Na、Mg、Al (4)Cl 、 Cl(5)Na 、 Na+
(3)Ca2+、 Cl-、 S2- Ca2+<Cl-<S2-
3.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1)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 ,得电子 能力逐渐 增强 。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 渐 减弱 ,酸性逐渐 增强 。
排满应为32种元素
七 主 主族:7个(ⅠA~Ⅶ A) 七 副族:7个( Ⅰ B~Ⅶ B) 族:16个 副 第Ⅷ族:1个(第8、9、10三个纵列) 零 (共18个纵列) 零族:1个(稀有气体) 八 族
短周期(第———— 周期) 1.2.3 周期—— 7 个(共—— 7 个横行) 长周期(第———— 周期) 4.5.6
18
L K M L K
III B
IV B
V B
VI B
VII
B
VIII
IB
II B
8 2
过渡 从左到右依次是: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 ⅦB 元素 VIII(3列),ⅠB ,ⅡB ,ⅢA , ⅣA ,ⅤA ,ⅥA ,ⅦA ,
思考回答: 1.周期数= 2.主族序数= 3.每一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有多少?稀有气体元素的原 子序数分别是几? 4.同一周期的IIA与IIIA的原子序数相差几? 5.同一主族的上下相邻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几? 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相差多少? 11Na与19K: , 17Cl与35Br: (3、4周期) 37Rb与55Cs: , 53I与85At: (5、6周期)
思考: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 别与联系?
1.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 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得到的比 值
3.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质量数
原子的表示:
中子数= A - Z
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怎样表示? 3H 18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
a d c+ -b
元 素 周 期 表
族—— 个纵行) 16个(共—— 18
不完全周期(第———— 7 周期)
7 个,用—— 主族———— A字母表示 7 个,用—— 副族———— B字母表示 8、9、10 1 个,包括——纵行 第Ⅷ族————
——族1个(稀有气体)
0
探究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规律:一层、二核、三电子
周 期
长 周 期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A) ⅦA 共七个主族

副族 ⅠB , ⅡB , ⅢB , ⅣB ,ⅤB , ⅥB , (B) ⅦB 共七个副族
如:碳 氯 铀
12C 13C 14C 35Cl 37Cl
234U 235U 238U
判断下列说法: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一种氯原子的质量数 为35
⑤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8
ⅠA ⅡAⅢBⅣBⅤB ⅥB ⅦB
ⅠBⅡBⅢA ⅣAⅤAⅥAⅦA 0
1
2 3 4 5
2 10 18 36 54 La Ac 86
2 8 8 18 18 32
6
7
118 32
小结:非金属元素均在主族和0族里 思考:全部是金属的主族、全部是非金属的主族?
原子结构与化合价
负价-----非金属标志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只有正价 O F价态
常见的10电子的微粒
[书写思维方法和技巧]
首先确定10电子的中性原子Ne,然后找出 附近的阴、阳离子,非金属氢化物
分子:Ne HF H2O NH3 CH4 阳离子:Na+ Mg2+ Al3+ NH4+ H3O+ 阴离子: O2- F- OH- N3-
记住:
1)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2)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 8 最外层电子数-8 = 负价 3) 金属无负价,F无正价,O无最高正 价 4)一般,最高正价存在于氧化物及酸 根中,最低负价通常存在于氢化物中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 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 元素周期律
探究一:元素周期律
Cl<ClNa>Na+
探究三: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等量关系
(1)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负价|=8
( 5. )某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 的差为2,则该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氢 化物为?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 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的
氕(H)
氘(D)
氚(T)
质子 中子 电子
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原子核都是由质 子和中子构成的吗?
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 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 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