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讲_领导用人艺术

第7讲_领导用人艺术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3.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过
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作出评价, 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 种做法。近因效应的弊处是容易被别有 用心、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以一时的 表现取得领导的好感,谋求个人的晋升 和其他的实际利益。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不
同,它是在未见到对象时就形成一种不 易改变的印象。其要害是先入为主,观 念为主。如有的领导者头脑中一直有一 种看法,认为年轻人没经验,不可能挑 大梁,也有的领导者在选人的时候,明 确规定女性不予考虑等,这些根深蒂固 的偏见,都是刻板印象造成的。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5.马太效应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四、中国传统社会的用人之术
原理一: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 如何在实践中考察一个人的才能? ➢远使之而观其忠 ➢近用之而观其敬 ➢繁使之而观其能 ➢急期之而观其信 ➢猝问之而观其智 ➢急期之而观其信
四、中国传统社会的用人之术
原理二: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 原理三: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
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6.投射效应 这是指人们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当他们
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时,就常常认为别人具有他们 自己的特性。或者说,当人们需要判断别人时, 就往往将自己的特性“投射”给别人,想象其他 人的特性也和自己一样。这种投射效应是人们用 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
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提出用这个术语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 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 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 成绩。”
现在,“马太效应” 通常用来指好的愈好, 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社会现象。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2.首因效应
是指第一印象往往左右和影响了人们 对该事物的看法。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先 人为主的现象经常会影响对人的判断。无 论什么人,只要与他人首次相会,都会形 成这样或那样的第一印象,人们通常会根 据第一印象对他进行评价,而对以后的表 现、变化、发展往往视而不见。这样往往 造成以貌取人和凭印象用人的错误。
着当其时 职能相称 用长容短 信任原则 合理授权 创造环境 合理流动
六、领导用人方法
试用法 委任法 聘任法 选举法 考任法 晋升淘汰法
七、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1.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是指日光或月光通过 云层中的冰晶体时,经过折射而形成的环 绕太阳或月亮的光环,故晕轮效应又称光 环效应。在社会活动中,指一个人的突出 特征会像耀眼的光环一样,给周围的人留 下深刻印象,使人们看不到或忽视这个人 的其他行为,从而影响对这个人的整体评 价,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现象。
如何发挥人的创造力成为领导的关键。
三、领导用人的目的
领导用人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用人活 动,采用一切积极的用人手段,激发人的 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中国传统社会的用人之术
原理一: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 瑕。
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 将能而君不御 善用人者不恃人
领导学原理
第7讲 领导用人艺术
Email:
一、领导用人的含义
领导用人是指领导者通过知人、任人、管 人,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以达到预期 目标的活动。
二、领导用人的重要性
领导行为与目标之间的间接性
科学合理地识人、用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途径。
人是一种唯一能够扩大资源的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