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教育学生干部培训内容

大学教育学生干部培训内容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精英和骨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人员,那么多学生干部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发挥团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干部不是官,学生不是民,学生干部的本质是学生,因此,学生干部与学生们之间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但是当学生干部这一特殊名词被冠于某位学生时,则意味着一种责任,意味着他将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使命。

这里的使命就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干部应具备以下的素质和能力:一、学生干部素质,是指学生干部做好学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和基本条件。

学生干部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1、政治素质。

这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包括政治觉悟,政治品德和政治理论水平几个方面。

学生干部首先在思想政治上要比一般同学强,要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

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的社会环境明辨是非,勇于去识别什么是进步与反动,什么是正确与错误,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毫不犹豫得去追求政治觉悟。

有了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在复杂进步,追求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

对于那些反动的、落后的、错误的、颓废腐朽的、丑陋的东西,要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去附和参与。

2、知识素质。

知识是才能的基础。

学生工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干部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干部来说,首先要学好各门课程。

学好各门课程是衡量学生干部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3、心理素质。

是指学生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宽阔的胸怀,冷静、果断、干练的作风等。

4、大局意识。

也称责任意识,所谓"顾大局,识大体",而非只顾自己的索取。

这种观念应当成为每个学生干部的具备观念。

每个学生干部在组织活动,执行任务时,都不能以牺牲大我来换取小我。

在某些情况下,还应舍弃小我来成就大我。

作为学生干部,应随时准备作出"牺牲"(比如时间、休息等),比其他同学多一份责任感。

既然同学们推荐我当了干部,我就有了一份责任,要努力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尽量把工作做好,不要辜负同学和老师的希望,不要仅仅把当干部当成一种荣誉,一种头衔,而更要看成一种责任。

现在社会上公认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责任心强不强。

我们的学生干部为什么不抓住在大学当学生干部的机会培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呢?要有这种姿态,既然干了,就要认认真真的去干,争取把它干好,不能三心二意,敷衍应付。

5、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是学生选举推选出来的,代表广大学生利益来管理这个部门、系、班的,其权力来自于广大学生。

这是选出来的学生干部就必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好的领导者必须是好的服务者,如果没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没有公仆意识,就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

若把做学生干部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阶梯,认为这可以捞些好处,如入党或毕业分配时找到一个好工作等。

这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当自己的某种私欲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马上情绪消沉,对工作应付了事,不再热心为同学服务,这样的干部最终会被同学所抛弃的。

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

古人云:“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必须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新的领导观念。

6、民主意识。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干部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须关心同学,尊重同学,平易近人,尊重和广泛听取同学意见,鼓励同学讨论并决定有关活动的方针,以及制定达到目标的步骤,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样,同学工作主动,工作效率高,不仅能顺利完成学校各项任务,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7、创新竞争意识。

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主动为同学办实事。

作为大学学生干部更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开拓性地开展工作。

因此,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有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意识,积极参与竞争。

深入、全面地掌握同学的思想脉搏,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同学的一些实际问题。

假如只热衷于召集各种会议,建立名目繁多的各种协会,而忽视办实事,这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将一事无成。

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

工作开展推陈出新十分重要,这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得到发展此意识。

竞争时代,竞争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干部同样如此。

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思想上明确四个“一”:第一,把自己担负的社会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从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

第二,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门学问”,从而以严谨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钻研学习,达到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的目的。

第三,把自己担负的社会工作当作“一个天地”,即充分施展自己才能,锻炼自己才干,实现自己理想的天地,从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怕失败,努力争取成功。

第四,把自己担负的社会工作当作“一种生活”,这个仅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大学生活形式,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好生活的人和事,以及各种关系,使自己成为具有现代生活素质和能力的人。

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干部应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的“四会”新人。

8、“参与意识”。

学生干部是全校(系、班)的学生代表,是联系校系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精心协调与学校(系)有关部门的联系,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主动听取广大同学的呼声,了解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广大同学急待解决的问题,要尽量帮助解决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及时了解学校(系)领导和各个部门的要求,围绕校(系)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关心学校(系)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明确自己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服从学校(系)全局,以主人翁精神帮助学校(系)解决问题,完成校(系)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帮助同学全面成才,带领同学共同进步。

二.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1.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是几种能力的根本,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①策划组织能力。

学生干部在其本职工作内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

该活动首先应进行策划,该策划应周密、细致。

在成功策划之后,考验学生干部的便是组织活动的能力,组织者应当具有自己独到的工作作风并为同学所接受和支持,能够迅速处理组织活动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使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

②执行能力。

学生干部扮演的是服务人的角色。

上服务于学校(院),下服务于班级同学,对同学讲组织能力,而对学院则讲执行能力。

学生干部对学院的决定应当不遗余力的执行,并做好反馈工作,不能领导、老师交给的任务石沉大海,不论完成得如何,都应该事后汇报,这样及能与老师及时沟通,又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不论得到的是批评或表扬,对学生干部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益处。

③积极能动性。

学生干部应是一个行为主体,而非"石磨",推一下则动一下。

除了执行任务,什么事也不做,只能事一种工具,而优秀的学生干部应当具有积极能动的品质,积极建言,为各项活动发展献策,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④合作能力。

团队精神(又称组织人格)是现代团体"作战"的保证。

因此,对于一个团体,队员合作的能力对团队的影响深远。

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完成,不能靠单个学生干部的力量,其他学生干部应当鼎力相助,积极合作。

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知道,即使把最优秀的球员组成一支球队,也不一定是最棒的球队。

⑤临时处断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请示时,学生干部对突发事件应当保持高度清醒,明确自己的立场,从大局出发。

之后及时向领导报告说明情况,古语讲“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但不是蛮干和傻干。

⑥善于总结的能力。

我们要养成时候马上总结的习惯,好的总结能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事情李获得更多的经验,可以让同学们少走湾路、错路。

全面的总结可以让同学们的思想快速的成熟、工作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2.学习能力。

包括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组织方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

学生干部不能因为自己时学生干部便蛮横至极,应当及时给自己的头脑充电,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如何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另讲)。

然而,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并不见得明显的界线,学生干部应当从努力提升自我能力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自己。

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与艺术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组织中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主体,担任组织、领导工作,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进行领导活动,完成领导任务,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方法方能得以实现,因为只有采取良好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学生干部人际协调的方法与艺术所谓人际关系协调,即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调节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差别,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使之建立良好、亲密融洽的感情或心理关系。

高校学生干部能否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

那么,学生干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呢,具体原则如下:(一)提高人际协调素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学生干部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首先应提高个性心理品质,需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在交往中,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别人乐于与之交往,也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培养自我健康的个性心理,无疑是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

2、努力提高知识和经验水平高校学生干部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由于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和谐会受知识、经验水平差距的制约和影响,要想与周围的同学或其他干部良好地沟通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

3、端正建立人际关系的态度这要求学生干部待人处事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苛求于人;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对待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差异,以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态度来建立人际关系。

这样,很多障碍因素就容易消除,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更容易成为现实。

4、要对对方抱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信任和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万能,但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与尊重,却是万万不能。

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没有诚意与别人交往,不懂得尊重别人,是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5、真心、真诚、真实不可缺少在对待人际关系问题上,尤其需要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