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有感2012级研究生班冯丽艳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的纵深发展,翻译研究的方法论也成为翻译界进来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是笔者在学习《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这本专著的一个粗略感想。
笔者认为,要做好翻译研究,首先就得对翻译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其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以便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找到一个闪光点,一个问题。
再次,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来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将要做出的研究进行可行性的思考、构思。
然后就是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进行一个很有层次性,逻辑性的,清楚的表达。
首先,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中们介绍了十二个领域,其中有文本分析翻译的研究,多媒体翻译研究,翻译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对翻译史的研究,对翻译伦理学的研究,对翻译的术语和词汇表的研究,对口译的研究,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以及对译者培养和翻译职业的研究。
在此书中,作者不仅列出了上面十二大类领域,在没一个领域下面都给出了详细的研究步骤或者范围,这一点,对与初入门的翻译研究者非常有用。
例如,在谈到翻译历史研究的时候,作者就提出了几点研究必须的要素,那就是:“who, what, why,how”。
再比如提到不同类型的翻译的时候,作者分析了戏剧翻译,诗歌翻译,散文,小说的翻译以及宗教文本的翻译,同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话题,以便读者参考,找到自己立项的落笔点。
此外,坐着在翻译评估这一节中,还介绍了翻译评估的三种不同方式,分别为source-oriented, target-oriented 和translation effects。
这样,就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翻译评估方式,来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评估。
在了解翻译研究领域之后,在广泛阅读调研的前提下,通常会产生一些熊取点,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一些启发,通常,这些兴趣点,或者是有争议的地方正式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理论与作品的交叉,名家各论之间的交叉,选择在这些交叉点上做文章,通常能够推陈出新。
在确定了打的研究方向以后,就需要提炼自己的思想,思路,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形成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个想法具体化,形成一个可行的,自己能够完成的研究课题。
之后,如同书中所说的,就这个论题,自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问自己很多问题,比如what,how,why,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明确这个课题的可行性和价值,以及研究深度,广度,切记论题范围太广难以论述透彻。
在此基础上,坐着详细叙述了提炼自己研究思想的方法:第一,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自己将要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自己的主题?各个部分和主题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第二,要弄清楚自己的论题属于什么种类,其中色剂到什么概念,理论基础是什么,和自己论文题目相关的研究内容有那些,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
第三,要非常明确自己的研究课题的价值,在进行论述的时候,有哪几个部分需要进行重点论述的,以及自己可能得出的结论,最后就是要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很好的表述,罗列出来,已引起读者或者别的研究者的兴趣。
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以后,就要广泛查阅资料,多和别的学者交流,探讨相关问题,用带有批判的眼光来阅读一些相关文献,在自己有不同意见或者新的问题的时候及时做好记录,笔记,并在阅读完毕之后,对自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
同事要注意一下,自己在手机整理数据的时候要分清楚自己所用的资料是否是原始资料还是二手、三手资料。
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这书当中,作者介绍了三种资料来源:“Primary source are your material, your data, or corpus: these are where you find your empirical evidence. Second sources are books and articles that other researchers have written about your topic, based on their own primary source. Tertiary sources are books and articles that other researchers about secondary sources, such asencyclopedias and popularized works explaining and synthesizing other peoples’ theories.这样,翻译研究入门者就能依据资料来源,来选择最可靠最能支持自己论点的论据了,而且能偶让研究者最大限度的使用第一手资料,避免反复饮用三手资料,从而使自己的研究论点说服力不强。
此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及时记录好自己的参考书目以便查找资料。
在选好课题,查找好资料后,研究者应该制订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这本书又详细的介绍了做研究计划的几个方面:首先要写出文章概要(introduction),内容应该包括研究话题,研究背景,重要性以及研究的意义。
其次要写出研究的目的和范围,和如何控制自己的研究范围。
再次,要列出研究的理论背景,其中包括文献回顾,主要的理论,和定义,以及一些相关资料。
第四,要列出研究资料的类型,来源,以及研究的方法,时间计划表和研究所需要的经费。
然后,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所定下的课题和已经做好的计划,选定自己要做的研究理论模式。
在这本书里面着重叙述了翻译研究的三种理论模式,这对翻译研究者来说非常有用。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介绍了翻译的三种理论模式,即:comparative models, process models 以及casual model,这三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和研究方式。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的模式,避免偏离研究轨道,让自己的研究更规范,更有条理。
《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这本书,虽然和其他书一样,详细地介绍了研究和写作过程,但是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他从读者的角度来总结了撰写研究报告的写作要点:第一要避免长句和复杂句以及生僻词汇;第二,尽量选用主动句式,避免被动句;第三,能选用动词就不要用名词;第四,是作者提出的KISS原则,即“keep it short and simple”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得短小精炼。
在这四个写作原则的指导之下,研究者就更能依照以上原则写出读者易懂的研究报告了。
当然,仅仅有字词句上的浅显易懂还不够,还要有逻辑性。
显然,作者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提出了三个常见的写作逻辑套路。
Structure One.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consideration of what others have said about it, proposed solution and evaluation of it.Structure Two. Description of relevant background, statement of main thesis or claim, evidence in favor of main claim, consideration of competing claim and/ or counter-evidence,conclusion.Structure three.Introduction of theproblem,explanation of its significance,critical survey of previous research, pres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key concepts, present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presentation of empirical date(material),presentation and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conclusion:proposals, implications.那么,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就可以依据以上原则,套用以上套路,撰写出简洁,清楚,逻辑性强的研究报告了。
在这方面,《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这本书描述得非常详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作者在撰写研究报告的开投和结尾的部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且给出了详细的写作步骤,这也为翻译研究入门者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在书中,作者提到,撰写研究报告的简介,应该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call for attention:也就是说在简介的一开始,研究者就应该采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对所作研究的兴趣,比如说用提出一个问题开头,用一个笑话,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来开头。
步骤2,give the context:即提供给读者一个整体框架,告诉作者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组织结构,其中还应该包括一个简要的相关的前人所做的研究。
步骤3,state the problem:这个步骤将你的研究课题定在了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说明了你所作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
步骤4,justify your work:这个步骤需要说明你为什么认为这个课题很有价值,为什么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
步骤5,state your aim:在这个步骤中,尽量用简洁的话语说明你的主要论点和期待的研究结果。
由于研究报告的简介通常都是以一个简短的话语说明你的主要论点和期待的研究结果。
由于研究报告的简介通常是以一个简短的,对研究报告的篇章结构进行回顾的描述结尾,所以这样就能在读者开始研读报告之前对报告有个总体印象,便于更好的理解整个研究报告或者论文。
与此同时,这本书,对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也很有见地,也非常的重视,作者认为,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就如同简介的镜子一样,两者都是互相呼应的,因此书中对结论部分的撰写也提供了如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步骤1,look back:在这个步骤里面要重申研究的主要点,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因为读者在看了标题阅读了简介过后,通常看的就是结论部分,因此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重申要点和结果能让读者全面了解你所作的研究。
步骤2,claim significance:在这个步骤里面,研究者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自己的研究或者是研究的某一个部分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否会对理论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要回顾一下自己在筹备阶段所作的研究计划,看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评价一下自己的研究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步骤3,assess your own work:在这个步骤里面,研究者应该抱着吹毛求疵和实事求是的,谦虚谨慎的态度来对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估,除了重申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优点或者存在的问题或者自己的弱点,或者不足之处,这部分内容在结论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