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

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

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试行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目前,尚无防治手足口病的特异性疫苗和药物,开展广泛深入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为规范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公众的健康行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制定本指南。

一、总目标采用各种有效形式,以学龄前儿童家长、病人及其家长为重点对象,以托幼机构、乡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部位,广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预防保健知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防治局面,降低其发病率。

二、具体目标(一学龄前儿童家长。

学龄前儿童家长是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目标人群。

通过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学龄前儿童家长掌握手足口病及其防治知识,形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防病习惯,主动地参与和配合预防控制工作。

(二病人及其家长。

医疗机构担负着对病人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任务。

通过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其家长掌握手足口病病人的病情观察、居家隔离和家庭消毒的知识和要求。

(三托幼机构和学校。

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托幼机构和小学的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部位之一。

通过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教职员工、儿童或学生掌握手足口病及其防治知识,形成良好环境卫生状况和个人卫生防病习惯,提高手足口病病例的早发现和早报告能力,防范疫情的发生或扩散。

(四社会公众。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传播手段,使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使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临床特点和预防知识,做到有病能及时就诊,并自觉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习惯。

三、工作职责(一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

编制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众传媒、托幼机构、学校、社区、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辖区内社会健康教育。

(二医疗机构。

制作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开展来院就诊者、特别是手足口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三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组织指导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学校、群众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

(四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学校、群众,尤其是病人和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

村民小组(居委会有责任组织开展辖区内居民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

大众传媒、托幼机构、学校、社区、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有向社会公众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的义务。

三、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一学龄前儿童家长最好在村民小组(居委会的组织下,在流行季节前(春节前后以会议的形式,开展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材料见附件一。

(二病人及其家长主要通过接诊医务人员对病人及其家长的嘱咐和发放文字健康教育材料,使病人及其家长掌握病情观察、隔离和家庭消毒的具体要求。

病人及其家长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见《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须知》(附件二。

(三托幼机构和学校最好在辖区教育部门的组织下,由村医(片医携带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逐个托幼机构和学校对其教职员工集中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再由班主任对儿童或学生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

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健康教育材料见附件三。

(四社会公众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和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开展社会公众的手足口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大众传媒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最好听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的意见。

社会公众的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见附件四。

附件一学龄前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一、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口腔粘膜散在溃疡或疱疹以及手、足和臀部斑丘疹或疱疹为特征。

得病后,开始症状常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发病1 -2天后,口腔出现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同时手掌和足底皮肤也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也可见于臀部、膝盖皮肤。

皮疹不痒。

二、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预防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儿童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奶瓶、门把、床上用品等,以及流行季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时间过长、接触患病儿童、个人卫生较差等,极易被感染而得病。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三、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可能得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肤斑丘疹或疱疹。

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孩子可能喊痛或不时有手指探口动作,需要提高警惕,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照射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或疱疹并伴有破溃等异常现象,同时仔细查看手掌、足底、屁股等部位,观察有无皮疹。

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告诉村医或社区医生,在他们指导下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家长应如何预防小孩得手足口病?(一当知道本村(家属院有手足口病病人发生时,教育子女不去病人家庭,不与病人接触,也尽量减少与病人家长的接触。

(二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三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婴幼儿的尿布、擦嘴和洗脸毛巾;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四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最好煮沸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五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附件二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须知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多发病、常见病,大多数患儿病情轻微,可遵医嘱居家治疗。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病情变化较快。

当您的孩子患手足口病,经医生诊断认为可居家治疗时,请您和您的家人按照下列要求做好患儿管理,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染别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内容: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皮疹,精神状态(不活泼,精神萎靡,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咳嗽,神经系统症状(烦躁或昏睡,肢体抖动,颈项强直,病理反射。

您们可在村医或片医的指导下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如发现患儿有病情加重的情况,请再次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

二、严格隔离(一隔离时限:自明确患儿诊断回家治疗之日开始,至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退热,斑疹消退或疱疹结痂后7天。

(二隔离方式:在农村独居院落,家庭只有1个患儿的,患儿不能走出院落;院落居住多家或有其他健康儿童的,患儿须独居一室。

在城市独居一套房子,家庭只有1个患儿的,患儿不能走出房门;家庭有其他健康儿童的,患儿须独居一室。

(三隔离要求:患儿不得返校(托儿所或幼儿园,也不得与其他儿童接触;家中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无关人员尽量不与患儿接触。

护理人员在照看患儿后,须使用肥皂洗手后,才能与其他健康人接触和从事其他家务劳动。

(四患儿排泄物和用具、玩具的管理:未经消毒,不能让其他人接触。

(五患儿家长(包括共同生活的成年人亦应该尽量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

三、家庭消毒(一养成洗手习惯。

洗手时间:孩子和成年人均应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1. 湿:在水龙头下将手腕、手掌和手指均充分淋湿。

2. 搓: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 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4.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

5. 擦: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将双手擦干。

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

洗手禁忌:多人共用一个洗脸盆和一条毛巾。

(二保持居室通风。

患儿家庭尤其是患儿居室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物品消毒:必须消毒的物品:患儿的餐具、杯子、生活用品、玩具、衣服、被单、尿布、擦嘴和洗脸毛巾、粪便、盛放排泄物的容器、饮用水等。

消毒方法:对患儿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按说明配制成有效氯含氯消毒液后使用。

1.餐具、杯子:煮沸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2.生活用具、玩具: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3。

患儿衣、被单、尿布、擦嘴和洗脸毛巾:应单独洗涤,在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4.粪便:可用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后浸泡消毒120分钟。

5.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6.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7.患儿居室:通风。

村医或片医按照要求,每天会上门随访一次,观察患儿病情,指导隔离和消毒,请做好配合工作。

附件三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一、园(校卫生(一活动室或教室。

保持通风,尤其是气温低时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桌面、台面、地面清洁。

(二儿童或学生宿舍。

保持通风,尤其是气温低时要定时开窗通风;勤晒被褥,保持被褥整洁和地面清洁。

(三玩具和教具。

定期洗涤或擦拭,必要时予以消毒。

(四饮水与饮具。

供应开水或纯净水;饮具不交互使用,必要时定期消毒。

(五门把手。

活动室、教室、宿舍、餐厅和卫生间的门把手,最好使用消毒剂浸泡毛巾每天擦拭消毒一次。

(六幼儿毛巾。

流行季节或本(园校发现病人后,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七食堂和餐厅。

食堂须有卫生许可证,员工须有健康体检合格证;不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过期加工原料;室内清洁卫生,餐具定时消毒。

(八厕所。

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最好使用水冲式便池。

使用非水冲式便池时,要指定人员经常清理厕所粪便,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九生活垃圾管理。

指定地点和配备密封式垃圾箱(池,集中存放,定时清理。

二、师生个人卫生(一不吃冷食,不喝生水。

(二保持一人一饮具和一餐具,独自使用一条毛巾。

(三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

(四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咳嗽时使用手纸或手帕遮掩口鼻;不当别人面擤鼻、打喷嚏。

(五不随地抛扔手纸等垃圾。

(六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在人群聚集场所逗留;不去手足口病病人家庭走访,不与手足口病病儿玩耍。

三、晨检要求(一流行季节须坚持每日晨检制度。

(二每日晨检首先观察学生或儿童体温;对体温异常的学生或儿童须检查有无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