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勘察报告、八、-、前言一)工程概况宁波神乐电工合金有限公司厂房工程位于奉化市冒头, 场地南侧为奉化市隆峰针纺织厂,东北侧为奉化莼湖袁冒小学。
受业主的委托, 我公司承担该项目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本项目拟建建筑物主要包括厂房三幢:1#厂房,4F; 2#厂房,1〜2F; 3#厂房, 3F。
均为框架结构。
总用地面积13220m,总建筑面积13599 m2。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性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3.1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根据相应的规范, 本次勘察应根据建筑物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对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为基础类型、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和结论。
本次勘察具体技术要求为:1 、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点做出评价。
2、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有无暗浜、暗塘、墓穴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建筑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和变化幅度和规律,以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场地地震安全性作出评价。
5、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
6、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勘察依据本次勘察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有: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0123-1999)5、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行标《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8、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9、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2001 甬DBJ02-12)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2、宁波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四)勘察方法及质量评述本工程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了综合性勘察。
具体方法说明如下:1、测量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建筑物总平面图直接采集勘探点坐标,使用LEICAGPS1200进行勘探点实际放样,并用小木桩加以标识。
平面位置精度控制在0.25m 以内,高程精度在0.05m 以内,满足勘察有关规范中勘探点放样的要求。
如施工中孔位有所挪移,则在终孔时复测其坐标及高程。
坐标系统为宁波市独立坐标系,孔位由场地南侧已有建筑物东北墙角引测;高程系统为假设高程系,假设场地南侧水泥路面一点BM%± 0.000米)。
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钻探采用 XY-1 型液压钻机, 根据地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钻探工具, 全断面取芯钻进, 同时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或套管跟进, 每回次进尺控制在 2米以内。
地下水位以上 采用干钻钻进,待观察到初见水位后再采用给水钻进,终孔 24小时后测稳定水 位。
每台钻机配 1 名专业技术员进行岩芯编录。
经检查, 本次勘察所有钻孔的孔 深均达到要求,粘性土地层岩芯采取率》90%砂类土地层》65%基岩地层》65%3、取土、水样在取土孔中取土, 为保证取土质量, 对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取样设备, 一般硬土 层采用固定活塞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样;软土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 对于粉土,采用取砂器取样;对于砂土和碎石土,则采取钻具内的扰动样。
土样 采取完毕后做到了及时进行蜡封, 室,保证土样质量。
在各类地层中, 取样间隔一般每 时,应立即起钻取样。
水样采取,保持取水深度在水面 射,使用了干燥、清洁、带磨石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盛取, 本次勘察在 5#孔中取水样 1 件。
如土样未能在技术孔中取得, 均在邻近鉴别孔中补充取样, 确保同一岩土层取样 一般不少于6〜 8 组。
4、原位测试 a. 标准贯入试验 执行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采用锤重63.5kg 的穿心锤, 自由落距为76cm 并配备自动脱钩装置进行试验。
试验前先清孔,试验时至试 验土层先打入15cm 不计锤击数,继续贯入30cm 记录每10cm 锤击数及总锤击 数,当试验地基土为砂土时,部分采取了标贯器内砂样。
b.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采用直径74mm 锥角为60°的探头,63.5kg 自由落锤,落距为76cm试验前先清孔,保证孔壁完整,孔底无沉渣,钻杆不允许出现明显弯曲,动探头不允许出 现扭曲、锥尖严重磨损、变形膨胀等情况,动探头到达预定深度;试验时,记录 孔深和杆长,以每分钟 15〜30击的速度连续锤击贯入,记录每 10cm 的锤击数5、室内土工试验原状土样分析项目以常规测试为主,其测试内容包括土的天然含水量( W 、重 度(g )、比重(G )、孔隙比(e )、液限(W )、塑限(W )、塑性指数(I P )、 液性指数(I L )、压缩系数(a i-2 )、压缩模量(E SI -2 )和固结快剪等。
并粘贴土样标签, 采用隔震搬运方式运回试验2.5〜3.0m 取样一件,钻进时遇有土层变化感觉0.5m 以下,并无外界物质渗入,为避免阳光直 并及时贴好水样标签。
固结试验采用三联或五联固结仪, 100、200、400 kpa o 米用快速法,一般土样加荷等级顺序为50、直剪试验采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300、400kpa,软土为50、100、提供的抗剪强度指标均为峰值。
进行固结快剪试验,垂直压力一般为100、200、150、200kpa,提供粘性土的C ©值。
本报告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筛分法测定。
水试样做PH值、游离CO、侵蚀性CQ 矿化度、NS+、K+、Ca+、Mg+、Cl-、SQ2-、HCO、NQ、CO2-、OH等项目的含量分析。
本次勘察室内试验执行国际《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123-1999)及其他相关操作规程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应用了电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微机分析整理和打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测试成果准确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五)勘察工作量的布设及实施情况本次勘探点的数量、位置、类型均由我公司布设,并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布孔按建筑物轮廓线布置勘探点的原则,共布置勘探点23只,其中取土孔7只,鉴别孔9只,标贯孔7只。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我公司共投入XY-1型钻机2台套,自2009年9月8日进场施工,至同年9月12日结束外业勘探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1 o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奉化市冒头,场地南侧为奉化市隆峰针纺织厂。
勘察期间场地为原农田,地形较平坦。
勘察期间地面标高为-0.32~-0.22米,地貌上属山前冲湖积平原。
(二)地层的划分及评述根据本次勘察揭露,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定名,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划分为如下地层:①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大量植物根茎及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
其中顶部0.3〜0.4米为耕植土。
该层全址分布。
②层粉质粘土:褐黄、局部夹灰黑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及少量细砂, 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土质不均。
该层全址分布。
③层粉砂:灰白色,稍密,饱和。
级配差,主要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充填大量粘性土,土质不均。
该层局部分布。
④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白色,可塑,含铁锰质结核,混有20%左右中粗砂及基岩风化碎块,切面稍光泽,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摇振反应无, 土质不均。
该层局部分布。
⑤层全风化熔结凝灰岩:灰白色,全风化。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砂砾状或土状。
该层为本次勘察最底层。
各层地基土的分布及埋藏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5)、钻孔柱状图(图号6)及地层分布统计表表2。
地层分布统计表表2本区地下水类型为赋存于上部粘性土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③层的弱承压水两类。
上部浅层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多以蒸发方式排泄,水量较小,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雨季较高,旱季较低,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0m 。
下部承压水水量不大,水位动态变化不明显,上覆土压力大,对工程影响较小。
勘探期间测 得地下水的静止水位埋深为1.15〜1.35m ,相当于标高为-1.39〜-1.62m 。
本次勘察在现场5号孔取得地下水1组,按n 类环境条件考虑,根据《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条及局部修订条文判定,该地下水对混凝 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中具微腐蚀性, 交替时具弱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水质分析成果详见水分析报告10)。
四)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波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相当 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据钻探资料, 结合本地区波速测试经验, 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 又据本 场地覆盖层厚度情况判定场地类别为n 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 0.35s ,属建筑抗 震有利地段。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五)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区域新构造运动以断裂活动控制的差异性断块运动为主要特征, 由南而北地壳活 动有增强的趋势,显示了南隆北拗、西升东降的构造格局。
据资料分析,新构造 运动期内区域上没有产生新的断裂构造。
勘察区距区域深大断裂较远, 勘察区域 内地震强度弱、频度低,属相对稳定区,适宜建筑。
六)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场地无滑坡、岩溶、土洞、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作用。
经钻探结果显示孔深范围内 未发现人工洞穴、地下河流、暗浜。
本拟建场地无特殊性岩土,宜结合具体情况采用浅基础方案。
三、地基土分析与评价一)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本次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 根据野外描述、时代、成因、土工试验成果及原位测试成果,进行工程地质单元 划分,将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按不同的地层单元输入计算机,删除异常值, 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数理统计,求出标准差及变异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