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出尽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有奠基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常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识字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1、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在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应该有一个非常
明确的教学目标——认识生字。
我们往往在第一课时教学
时,没有落实好生字的识记任务。
常表现为:在教学生字
时,虽然注重了多种形式的认读,但是忽视了分析字形和理
解字义,生字识记时间短,教学不深入,而后便进行阅读教
学,重点放在品词析句上,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2、识字教学重点不突出。
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口语
词汇,会说,会用,就是不认识字形。
而汉字是一个个方块
字,不直接表音,学生看到汉字不知道怎样读,怎样写,因
此,音和形的问题就成为小学生开始识字的主要问题。
但在
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偏重于生字的读音:在识字教学啊、
中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这样教学,生字的读
音不成问题了,但却弱化的了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有的老师
偏重于字义:让学生认读生字——组词——说话。
这样教
学,学生对字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学训练得到看了
很好的落实,但是字形教学突出得不够。
而这正是低年级识
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识
记不深刻,并影响到以后的阅读和运用。
3、书写习惯关注得不够。
由于有的老师平时在书写习惯方面对
学生关注的不够,或要求不严,导致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
具体表现在:一是书写姿势不正确,也就
是“三个一”落实不到位。
二是书写不整洁。
三是书写不规
范。
结构、笔画、占位不科学等。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
作用。
2、应对的策略
斯霞老师曾经说过: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
可见识字教学必须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学习
与运用相结合。
1、明确课时目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合理分配教学任务。
一般课文的教学都安排
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应将重点放在认识生字上。
指导学生
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去识记生字,即要有感性的认识,又
要有理性的认识。
要多分析字形,突出重点。
对重点的生
字、部首还要还要进行写字指导。
同时,让学生初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加强写字指导
和书写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到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课后练习等等。
2、深入细致地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我们在明确课
时目标的基础上,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对每个生字的字音、
字形、字义、字理、结构、识记方法、偏旁部首,哪个字和
哪个字容易混淆,字形复杂的字如何指导书写等等,都要做
到心中有数。
这样,教学时才能胸有成竹,有针对性地进行
识字指导,并适当做好识字的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识字、高
效识字。
3、交给识字方法。
全国著名的教师袁瑢老师总结的“音、
形、义结合识记法”,对于我们的识字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
用。
“音、形、义结合识记法”的基本思路是:读字音——析字
形——解字义。
首先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读准音。
然后让学
生汇报记忆字形的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加
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编儿歌、做游戏、部首识
字、想象识字等,最后说字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来
理解,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生字识记完了再回
归课文,通过读文巩固识字,做到学以致用。
实践证明,运
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识记生字,能发挥孩子们学习的
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因
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
教学生用多种方法去
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上面所说的;加一加、减一
减、换一换、编字谜、编儿歌、做游戏、部首识字、想象识
字等。
加一加可以加偏旁、可以加一笔、或加一部分,减一
减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