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案例-MR覆盖率提升优化经验总结

精品案例-MR覆盖率提升优化经验总结

河北电信MR覆盖率提升优化经验总结
目录
背景 (3)
MR采集原理 (3)
1.MR定义 (3)
2.MR测量机制 (4)
3.MR上报流程 (4)
MR覆盖优化方法 (5)
1.新建站开通 (5)
2.基站故障排查 (5)
3.RF优化及天馈改造 (5)
4.多网协同优化 (6)
5.功率优化 (9)
整体优化效果 (11)
总结 (12)
背景
目前4G业务发展较快,移动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对LTE深度覆盖在面向高速数据速率、VoLTE高清语音、更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的深度覆盖成为首要任务,河北分公司开展MR覆盖率优化提升专项,包括五高一地场景和农村场景MR覆盖率提升。

MR 覆盖率的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感知,MR覆盖也直观反应网络覆盖的情况。

现网中的MR覆盖率目标值95%,MR覆盖率提升是优化工作重中之重。

MR采集原理
1.MR定义
MR是指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信道在业务信道上以一定时间间隔向基站周期上报所在小区的下行信号强度、质量等物理信息,基站将终端上报的下行物理信息和自身收集的上行物理信息上传给基站控制器,并由其收集与统计。

2.MR测量机制
MR由周期或特定事件触发测量,以某项测量内容为单位,记录呼叫过程中的某时间某点处的网络环境特征。

MR数据由基站控制器生成,并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存储在OMU单板上,SAU单板会到OMU单板上下载并保存。

MR测量报告内容包括: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异系统测量/业务量测量/质量测量/UE内部测量/UE位置测量。

MR是通过eNodeB的打点输出移动要求的北向格式(XML文件),原始打点是由eNodeB 输出,目前这些打点是承载在eNodeB的外部CHR中。

MR北向文件包括MRO、MRE和MRS三种文件:
MRE(Event)代表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
MRO(Originality)代表周期性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文件,MRO只包括周期性的样本数据,不包括事件触发的样本数据;
MRS(Statistics)代表测量报告统计数据文件,目前包括一维统计数据和二维统计数据,MRS只是针对MRO文件中样本数据的统计,不包括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样本数据。

3.MR上报流程
MR上报流程主要是网络侧下发相关订阅/测量任务后,终端进行RSRP测量并周期性上报测量报告,平台对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大于某门限的采样点所占的比例。

MR覆盖率提升也就是无线测RSRP优化提升。

MR覆盖优化方法
1.新建站开通
新建基站是解决弱覆盖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案,对于室外满足建站条件的优先考虑新建室外宏站;对于室内优先考虑平层分布,其次考虑室分射灯。

2.基站故障排查
基站故障和告警是影响MR覆盖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基站出现断链或小区退服时,周边会出现大面积弱覆盖区域,及时处理基站故障和告警,有助于保障MR覆盖率。

基站断站或断RRU告警:
名称产生原因
网元连接中断U2000每隔1分钟会向被管网元发送握手请求,当被管网元三次无应答时判定通信状态为断连,则上报网元连接中断告警
射频单元维护链路异常告警小基站和射频单元之间通过电缆或者光纤进行连接。

当小基站与射频单元间的维护链路出现异常时,产生此告警
影响基站发射功率告警:
名称产生原因
射频单元驻波告警VSWR用来衡量无线信号通过功率源、传输线、最终进入负载的有效传输功率。

当射频单元发射通道的天馈接口驻波超过了设置的驻波告警门限时,产生此告警
小区服务能力下降当基站射频资源或基带资源不能满足当前小区的配置规格时,产生此告警。

BBU光模块收发异常告警当小基站与下级射频单元之间的光纤链路(物理层)的光信号接收异常时,产生此告警
射频单元光接口性能恶化告警当射频单元光模块的接收或发送性能恶化时,产生此告警3.RF优化及天馈改造
农村场景站间距过大,用户分布比较分散,天馈方向需要主覆盖村庄和公路,下倾角不能过大,尽量控制在4-6度,天馈选取尽量为窄波瓣的高增益天线;城区场景人口密度大,基站分布密集,覆盖环境较复杂,下倾角不能过大,尽量控制在10-15度,覆盖距离控制在
500米,天馈选取尽量为宽波瓣天馈。

案例:
问题描述:某超高楼顶站,周边均为高层建筑。

楼高27层,高度81米,因楼面阻挡导致塔下黑问题。

优化方案:进行天馈整改,由原来抱杆天馈整改为射灯,进行道路覆盖。

优化效果:增加射灯天线覆盖道路后,改善378米问题路段覆盖,优化效果非常明显,RSRP调整前均值为-90dBm,调整后均值为-76dBm,RSRP提升14dbm。

4.多网协同优化
无线侧小区选择、重选、接入、异频异系统互操作等参数决定终端在空闲态、连接态驻留网络的策略,对MR覆盖率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双频网L1800M与L800M连续区域进行参数验证,主要涉及到L1800和L800之间空闲态重选参数和连接态切换参数。

小结:
选取农村双频网区域进行参数验证,按照空闲态和连接态实验农村场景参数设置,下图为所选区域。

通过对比L1800M和L800M站点分布情况,进行双频网参数验证,调整后相比调整前MR 覆盖率提升了4.57%,效果提升明显,总结出农村场景双频网优化方案:空闲态重选参数:
连接态切换参数:
优化效果:
5.功率优化
LTE网络中RS功控、PA/PB功率配比参数是调整下行功率的重要参数。

合理配置发射功率和功率配比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网络覆盖质量和用户业务体验。

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城区、农村等不同场景下,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特点,有目的地区分各场景下行功率分配方式。

RS功率含义及设置参考:
覆盖:RS设置过大会造成越区覆盖,对其他小区造成干扰;RS设置过小,会造成覆盖不足,出现盲区;
容量:RS功率越高,覆盖越好,但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越小,会造成系统容量的下降。

PB参数的含义及设置参考:
PB取值越大,RS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抬升越高,能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增强PDSCH 的解调性能,但同时减少了PDSCH(Type B)的发射功率,合适的PB取值可以改善边缘用户速率,提高小区覆盖性能。

参数PA的含义及设置参考:
含义:PDSCH功控算法关闭,且静态ICIC算法关闭时,采用均匀功率分配,小区所有用户的PA值。

界面取值范围:[-6, -4.77, -3, -1.77, 0, 1, 2, 3]
参数调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RS功率一定时,增大该参数,增加了小区所有用户的功率,提高小区所有用户的MCS,但可能造成功率受限,影响吞吐率;反之降低小区所有用户的功率和MCS,降低小区的吞吐率。

农村场景站间距过大,用户分布比较分散,适当提升RS功率,城区场景人口密度大,基站分布密集,覆盖环境较复杂,针对不同场景功率配置如下表,如有特殊区域,RS功率可适当上下调整:
小结:
选取农村5个基站进行PA、PB和RS功率验证,PA由0调整为-3,PB由0调整为1,RS功率由152调整为212,进行对比,小于-110dBm的栅格明显减少。

功率调整前小于-110dBm的栅格如图:
功率调整后小于-110dBm的栅格如图:
整体优化效果
从1月份开启MR覆盖提升专项优化,首先推动规划站点的开通、基站故障整治和天馈整改级调整,从本质上提升MR覆盖率,中期进行参数优化,主要分农村场景和城区场景进行参数验证,选取好的优化方案进行全网推广,截止5月份,MR覆盖率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MR覆盖提升整体效果图:
1月份MR覆盖图:
5月份MR覆盖图:
MR覆盖率走势图:
总结
完善网络覆盖:评估弱覆盖区域,进行新建站规划;及时发现网络异常,故障及时处理; 整改覆盖不合理小区,实施RF 优化,对偏离规划覆盖的扇区应进行调整。

参数优化提升:从多网协同优化到功率优化,在保证基础覆盖的情况下进行深入优化,针对农村和城区不同场景,实施不同的优化方案,整体提升MR 覆盖率。

89.790.491.292.495.2
86
88
90
92
94
96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
MR 覆盖率(RSRSP>-110dBm )
MR 覆盖率(RSRSP>-110dB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