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探讨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探讨
科教文化 l l l
李 娟
科
高职 计算机专业 课 程设置 的几点探讨
(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应 用工程 系, 黑龙江 大庆 13 5 ) 625
摘 要: 高职计算机 专业课程设置。高职教育应 以市场为导向 , 从人才需求 出 。要达到真正的培养 目标, 课程设 置、 学方法、 发 应从 教 实践能力
等方面进行 改革 , 以培 养 出 社会真正 需要的计算机人 才。 关键词 : 高职 ; 计算机 ; 课程设置 ;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235合理分配课程时间 .. 1明确培养 目标 , 确定课程设置 学生实 验和动手能力 的培养 , 此举并不是狭隘 合理 设置 高 职计算 机专业 学生 的课 程时 高职教育 的培养 目标是 以理论为基 础 , 以 的局 限对程序设计语 言的掌握 、编程能力的提 技能为 内涵 , 社会需求为价值取 向。 高职计算机 高以及会应用 当前 流行 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工具 问 , 是保证学生在三年的学 习中, 掌握更多就业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 自主学习新技术 、 动 本领的前题条件 。 目 就 前高职教育来说 , 基本上 主要是培养计算机应用与管理 、 维护 、 程序编写 上。 三年制高职生 , 有二年半是在校学习 , 半年时问 等应用型人才为 目标 。 学生 的文化知识 、 理 手研究新产 品的勇气 和能力 。 专业 论和实践能力都应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 和一 23改 革 教 学 方 法 - 是社会实践。见于实际情况首先考虑的是文化 课和专业课的时问安排 ,根据本人从事二十多 定 的社会适应性。 根据培养 目标 , 可将高职计算 231 .. 综合化 机课程分为 : 文化基础课 、 计算机基础课和计算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 的需要 ,对传统的基础 年计算 机实践教学的经验 ,个人认为第 一学年 机专业课三大块。 中公共文化基础课包括: 其 大 课 与专 业基础课 的教学 内容进行 必要的选择 、 应 以文化基础课 和计算机基础课为主。例如第 学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体育 、 计算 机操作基础等 ; 组合与综合 。如计算机组成与维护就是打破传 学 年除开文 化课 外需加计 算机操 作和 c语 计算机基础课包括 : 计算机操作课、 常用工具软 统课程之间 的界限 , 根据专业特点 , 针对 培养 目 言常用 常用工具 软件等 , 第二 、 三学年以计 算机 对计算机 原理 、 口技术 、 接 计算机组装 专业课 为主。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 对一些应 用 件 的使 用、 多媒体技术 基础 、 图形 图像设计 、 标要求 , 电 子线 路基础 、数据 库应 用及 c语言程 序设计 与维护等课程 的内容进行适 当的选择、 提炼 、 整 软件课 程同时加 大上机 时间,培养学生 实际动 等; 计算 机专业课包 括 : 计算机组 成原理 、 操作 合后形成的一 门综合基础理论课。 改革后 , 课程 手 能力 。 充分体现高职学生 的特点。 高职教育中 系统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 的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 ,最新 的科技动态及成 的“ 基础理论教 学要 以应用 为 目的 , 以必需 、 够 用、 计算 机硬件维 护、 软件工程 、 据结构等课 果彳 以随时补充进来 ,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 的 用 为度 , 数 导 以讲 概念 、 强化应用 为教 学重点 , 专 程。 同时还要根据所学专业的侧重面的不 同, 如 学习 目的明确 , 效率较高 。 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做 到理论 。 网络专业 、 应用专 业 、 广告专 业、 产品造型 、 软件 232 课方式以边讲 边练 为主 ..授 与实践 、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 能力培养 专业的专业不同 , 设置不同的专业课 和基础课 , 凡是能 到现场 以边讲 边练组织教 学的 , 决 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此 , 在选取课程 内容 时, 使课程设置能充分突击专业 特点 。 同时, 在课程 不在教室的黑板和挂图上讲解。如可多利用多 应 以基础理论 “ 必需和够用 ” 为前提 。 加强实践 学时的设 置上要充分考 虑到理论 与实践的 比例 媒体教室或计 算机实 验室的多媒体教学 软件 , 教学环节 , 增加实训 、 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 关系 , 在保证学生 有较强 的理论基 础的同时 , 还 进行实际讲解和练习 ,通 过上机练 习加深对所 3根据专业课 程设置 ,进行 实践能力 的培 要使学生有较强 的动手 能力 , 充分体现职业教 学课程理解。 如计算机操作课、 B v P c语言 养 V 、F、 育的特点。 等, 同时对动手能力要 求较强 的课 , 一定到实验 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实践能力 的培养是学 2 置课程体 系的基本思路 设 室上 ,如硬件维修课 ,只有 到专业实验室去上 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 ,也是检查学生对课程 21注重 基 础 教 学 . 课, 使学生通 过亲 自动 手拆 装 , 才对其结 构、 功 内容掌握情况所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如何对 尽管近年来新的计算机技术不 断出现 , 学 能有了彻底 了解和真正认识 。采用这种授课方 学生所学的 内容进行检测 ,采用什么样的检测 生希望多学些实用技术 的愿望很强烈 ,但我们 式 , 在减少 教学 时数的情况下 , 较大程度地提高 方式? 这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 内容 。 希望通过课程设置 以及课程 内容的改革对学 生 了教学效率 。 特别是 对计 算机 这一类 岗位 针对性 较强 的学 加以适 当引导 ,使他们能在基础理论和专业核 2 - 以讲授实用理论为主 .3 3 科, 更应努力去探索和改革, 要在学生身上体现 心课程上花费足够 的时 间。 要让学生明 白, 学到 根 据高职职业性 、 实践性 明显 , 而对理论的 真正的职业技能特色 , 我们的考试要面向市场 , 门实用新技术只能管几年 ,还有更新 的技术 学科性 、 系统性要求不高 的特点 , 确定以讲 授专 面向职业岗位。 用具体的岗位 能力来检测学生 , 会产生 。 打好 了专业 理论基础 , 新技术一出现就 业性较 强的理论为 主。舍弃那些不是职业能力 缩小社会需 求和学校培养 目 之间的差距 , 标 增 能知道它是否代表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 并且 培养必然要求 的推导 、 明方面的内容 , 学生 强学生的社会适应 能力 。根据现实岗位所需和 证 使 能更快地领会和掌握 。第一学年应 以文化基础 在部分教学 内容上只 “ 知其然” 而不必 “ , 知其所 教学大纲中的实际要求 ,将能力测试分 两个部 课和计算机基础课为主 。例如第一学年除开文 以然 ” 。 份: 基本技能和专业技 能。 计算机 的基本技能测 化课外需加计 算机操 作 、 c语言 、数 据库应用 23 -4调 整传 统“ 三段 ” 程体 系的教 学 试主要 包括计 算机的一些常规操作 , . 老 课 就是 我们 等, 第二 、 三学年 以计算机专业课为主。在学 习 顺 序 说的计算机基础课 、 c语言 、 F v P等 ,题 型类似 理论的基础上 ,对一些应用软件课程 同时加大 在 能力训练方面 ,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 于省二、 国二考试 。另一类是应用软件考试 , 再 上机时间 ,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 充分体现高 思路是先学基础理论 , 再进行实际练习。 我们认 就是 网络和硬 件维修方面 的考试 ( 设置几 种实 职学生 的特点 。例如 :基础课数据库应用及 c 为 ,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理论—— 实践—— 再 际发生 情况 ,让学生动手解决 ) 通过 上机考 。 语 言程序设计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 理论 ”的教学顺 序 ,高 等职业 教育应 走 “ 实 试使学生 真正掌 握本 门课程所要 求的标准 , 使 定学会读懂。 践——理论——再实践” 之路 , 在教学安排上使 学生实 践能力 不断提高 。 22加 强实 践 环节 . 实践课与专业基础课齐头并 进。以计算机 网络 在新的课程体 系中 , 实践课 占据着突出位 专业为例 , 不仅在第一 年就开设 网络安装课 , 置, 形成以专业课 为主线 , 其他 相关课程横 向衔 进行网络的安装 、 调试 , 而且 将其作为学生三年 接交叉 ,学生的专业学 习贯穿学习过程的网络 在校学习的基础课程。 这样 , 学生在学习专业理 结构 。这种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入学后很快 论课时 ,由于往往是带着在实 际操作 中发现 的 接触专业 , 并根据 职业 能力 培养 的需要 , 使每一 问题去听课 , 学习积极性很 高。实践证 明, 对于 学年的课程相对独立 , 便于学生 由低而高逐级 高职教育来说 ,打破传 统教育 中基础理论课与 接触 、 掌握专业知 识和技 能。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 专业 ( 实践 ) 课之 间的关系 , 把初级能力训 练作 量, 在教学计划中制订单独 的实训计划。 加强对 为基础 , 既是可行 的 , 也是必要 的。
一
一
一
一
21 — 1Bibliot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