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后台管理及备份与恢复使用说明
后台管理
一、 网站后台管理登录
1.打开计算机学院网站首页,在左上方点击网站管理,进入后台管理页面 2.进入后台登陆界面后,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确定。(用户名:system
密码:123456)
二、个人菜单
1. 发布信息
点击左侧树形菜单【个人菜单】,展开子项,点击【发布信息】即在右侧展开列表。
在右侧编辑页面有【增加学院新闻】等选项,点击后即可新增信息。添加新 闻窗口中,【类别:】选项可下拉选择类别,【标题:】即填写文章标题,【内容:】区域编辑方式与word编辑类似,各功能按钮均有鼠标滑动提示,在【内容】区第三栏最后两个图标(从资料库中插入下载文件)及(从资料库中插入教师信息)为新增功能即插入超链。【来源:】即文章发布单位(如:团委)。【关键词:】即此文在首页搜索时所查找的关键词。具体演示步骤如下:
2.修改密码
点击【修改密码】,右侧弹出修改密码界面,需输入原密码、新密码、重复新密码,点击修改即可。
三、网站管理
1.网站内容管理
点击【网内容管理】即在右侧弹出【网站菜单】及【页面内容】,例:点击【网站菜单】中的【学院简介】即在【页面内容】区可编辑,点击【保存】,网站首页即会显示相关内容:
2.发布信息管理
点击【发布信息】,右侧弹出【内容分类数】及信息列表,选中一条或多条信息可进行【编辑】、【删除】、【审核/失效】、【置顶/取消】等操作,点击【增加】会弹出【新增内容页面】,并编辑具体信息,审核后在首页即会显示。
3.图片超链管理
点击【图片超链管理】,在【链接分类】可选择类别,右侧可对超链信息进行【增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4.上传图片管理
点击【上传图片管理】,在【文件目录】中可【新增】、【删除】文件夹,选中文件夹即在右侧【图片文件】显示相应图片以及对图片的【排序】、【删除】、【上传】等操作。
5.上传资料管理
点击【上传资料管理】,在【文件目录】中可【增加】、【删除】文件夹,选中文件即在【资料文件】中列出文件列表,包含【文件名】、【修改日期】、【大小】等属性,可进行【删除】、【上传】等操作。
6.教师信息管理
点击【教师信息管理】,右侧即列出教师信息,包含【编号】、【类别】、【姓名】、【发布人】、【发布时间】等属性。选中教师信息可进行【编辑】、【删除】等操作,点击【增加】,在【新增】界面可编辑教师信息。
四、系统管理
1.代码管理
点击【代码管理】,右侧【代码树】中列出各级代码,右侧列出具体信息包含【代码】、【名称】、【备注】等属性,可进行【增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2.用户管理
点击【用户管理】,在右侧列出用户具体信息,点击(添加用户),可编辑【用户名】、【电子邮件】、选择【角色】并勾选【允许登录】,点击【保存】即新用户创建成功。
3.网站设置
点击【网站设置】,在【链接分类】包含【引用图片】、【站内链接】两个文件夹。展开【引用图片】,点击子项,右侧显示图片链接具体信息,包含【编号】、【提示信息】、【链接地址】、【图片地址】等属性。点击,弹出【新增链接】页面,【衔接地址】可选择相关链接、【相关图片】可选择链接的图片。
备份与恢复 一、目的说明
数据库备份是维护数据正确,防止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备份点恢复策略可以让数据还原到备份点,通过触发备份的方法,可以提高备份的有效性;采用即时点备份策略,可将数据恢复到任意点,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性能警报监视事务日志使用情况,及时优化日志文件,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二、备份数据库步骤
1、第一步:在开始—>程序(P)—>MicrosoftSQLserver2005—>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如下图)
2、第二步:登录数据库服务器,在打开企业管理器后,逐一展开,找到并展开“数据库”这一项,然后会看到需要备份的数据库“CESDB”(如下图)
3、第三步:选择要备份的数据库单击右键(如下图) 4、第四步:点击上图的“备份”,进入下图(一般情况用默认设置就可以了)(如下图)
5、第五步:单击上图的“添加”,进入“选择备份目标”对话框(如下图)
6、第六步:点击上图“选择备份目标”右边的三点框打开备份文件的路径,见下图,在“定位数据库文件”窗口指定目录并填写备份的文件名,然后点确定,返回“备份目录”窗口。
7、第七步:点击确实返回“备份目录”后再点击“确定”后,即开始备份(如下图)
8、第八步:打开步骤五中确定的那个盘符就可以看到备份的数据库(如下图)
三、还原数据库步骤
1、第一步:在开始—>程序集(P)—>MicrosoftSQLserver2005—>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
2、第二步:登录需要备份的数据库服务器,打开企业管理器后,逐一展开,看到有数据库项后,选中数据库节点单击右键(如下图)
3、第三步:选择“还原”后进入“还原数据库”窗口,目标数据库默认已经选择需要还原的数据,接着在“还原的源”中的选择“源设备(D)”,单击“源设备((D)”右边的“…”按钮.见下图
4、进入“指定备份对话框”,点击“添加”,进入指定数据库文件窗口。
5、第四步:浏览并找到需要还原的数据库备份文件,点击“确定”
6、第六步:点击“确定”后回到指“定备份”对话框,此时需要还原的文件已经列出来了,接着点击“确定”,返回“还原数据库”。
注:有些备份文件有多个备份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备份集还原数据库。
8、在左边的功能导航框中选择“选项”并选择“在现有数据库上强制还原(F)”点击“确定”。
9、系统自动还原数据库,成功后系统提示还原数据库成功,点击确定或OK即可。
四、数据库数据恢复步骤
1、通过日志恢复SQLSERVER2005数据(也可通过LogExplorer工具查找进行恢复数据)
(A)......通过日志和时间点来恢复数据的前提条件:数据库的故障恢复改为非简单模式,去掉自动关闭和自动收缩两个选项,如果是简单模式:类似下面的语句操作数据就不会记录到日志中:select*intotfrom[表名].【采用LogExplorer工具可以在线操作,通过恢复日志(指定时间点恢复)来恢复数据,必须停止数据库或者再另一个数据库恢复(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完全备份和日志备份)】
这时为保证数据的完整要将数据库的恢复模式改成“完整.
1.1、这时对数据库事务日志做备份(注意,如果没做个数据库完整备份,是不能做事务日志备份的)
这时新建一个数据库zp(将以前的数据库改名),恢复数据库 这时我们看到,有两个还原的数据库备份,因为我对zp数据库备份了两次,两次的备份的数据文件都一样。这里我们选择最近时间的备份默认在数据库的设置如下:是追加到备份集里,所以会有两个备份,如下图:
同时,在”选项“里设置”不回滚“事务,
注意:通过事务日志还原数据库,必须选择"不回滚"事务
确定后:出现下面情况:
这时发现,数据库一直是”正在还原“,这时还原数据库事务日志,
1.2、“常规”里选择时间,(刚删除的时间)
1.3、“选项”里将恢复状态设置为”回滚未提交“事务 确定后,查询数据库,发现数据回来了.
2、无日志的数据恢复
2.1.新建一个同名的数据库
2.2再停掉sqlserver(注意不要分离数据库)
2.3用原数据库的数据文件覆盖掉这个新建的数据库
2.4再重启sqlserver
2.5此时打开企业管理器时会出现置疑,先不管,执行下面的语句(注意修改其中的数据库名)
2.6完成后一般就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了,这时,数据库本身一般还要问题,解决办法是,利用
数据库的脚本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将数据导进去就行了.
USEMASTER
SP_CONFIGURE'ALLOWUPDATES',1RECONFIGUREWITHOVERRIDE
UPDATESYSDATABASESSETSTATUS=32768WHERENAME='数据库名'
sp_dboption'数据库名','singleuser','true'
DBCCCHECKDB('数据库名')
updatesysdatabasessetstatus=28wherename='数据库名'
sp_configure'allowupdates',0reconfigurewithoverride
sp_dboption'数据库名','singleuser','false'
五、数据库压缩
1、执行M_CompressDataBase_T存储过程对非活动的服务器的所有数据库进行压缩.
六、常见异常处理
1、磁盘空间不够
解决方法:扩充磁盘空间或选择空间足够的磁盘
2、如果还原后,遇到SQL问题:错误21002:[sql-dmo]用户“***”已经存在错误。
解决方法:1.打开SQLSERVER2005Management→数据库→展开出问题的数据库如"mydb"→"用户"→在右侧窗口中选择出问题的用户名如:"***"→右击鼠标→删除
3、在还原数据库时遇到"在数据还原时候出现"试图扩大物理文件时,MODIFYFILE遇到操作系统错误112(磁盘空间不足)。未能调整文件xxx_log'的空间分配。RESTOREDATABASE操作异常终止."的问题.
解决方法:运行cmd输入:convert盘符:/FS:NTFS如:convertC:/FS:NT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