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中文系陈晓明,2003-3-23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三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卷。
3,《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
4,《卢卡契文学论文选》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7,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1989。
8,麦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
*9,麦克斯.霍克海默、T.W.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89。
10,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1,杰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12,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4,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5,所罗门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16,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7,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二、专业基础理论:1,《柏拉图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
2,亚里士多德:《诗学》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4,康德:《判断力批判》,5,黑格尔:《美学》三卷。
6, 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8,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9,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流》(六卷)*10,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
*11,沃尔夫冈.伊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13,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4,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局,1999。
*15,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8,茵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19,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
20,尼采:《论道德谱系》,2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2,福科《性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3,福科《癫狂与文明》,孙淑强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24,福科:《知识考古学》。
*25,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6,德里达:《写作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
27,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8,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9,列奥塔:《后现代状况》,多个版本。
*30,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1,J.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2,罗朗.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
33,雷蒙.威廉姆斯:《先锋派的政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
34,姚斯:《解释学》,*3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
*36,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37,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译林出版社。
26,杰姆逊:《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9,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0,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下),上海三联。
*41,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4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2002年。
43,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4,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1998年。
45,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
44,刘小枫:《现代性的社会理论诸论》,三联书店,1998年。
45,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
45,福克马、伯斯顿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1989。
47,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
4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9,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0,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2,张颐武:《在边缘处摸索》,时代文艺出版社。
53,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54,程文超:《意义的诱惑》,时代文艺出版社。
55,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5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57,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2年。
*58,赛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
59,赛义德:《全球化浪潮中的知识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0,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学科点基础阅读书目: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卷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三卷)》鲁迅等主编:《新文学大系》(包括最新出版)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王晓明等编:《中国现代思想文选》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社会·人文》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费孝通:《乡土中国》吕思勉:《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九州出版社,2008罗素:《西方哲学史》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李泽厚:《美的历程》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各方向阅读书目:一、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法侬:《世上的不幸者》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大出版社李扬:《中国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出版社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出版社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出版社萨伊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江苏人民出版社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译林出版社二、[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赵毅衡(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俄]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商务印书馆,1990[俄]米·巴赫金:《巴赫金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王光东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王光东(主编):《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资料》,东方出版中心,2010三、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湖南教育,2006年版许志英等: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葛红兵:《身体政治》,上海三联,2005年版葛红兵:《文学史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泓渺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丁帆等:《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四、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版。
詹姆逊:《文化研究与政治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一种衍生的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4月版。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版。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谢天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罗思玛莉·佟恩著,刁筱华译:《女性主义思潮》,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
陈顺馨、戴锦华主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