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
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将对武器装备,军事理论和
作战样式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所谓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

当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引发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

高技术一般是指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对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

高技术的内涵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相对于一般和传统的技术而言,它是一类新兴技术或尖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技术包含的内容会不断更新。

现代高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出现“高技术”一词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事。

现代高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

军事技术,是特指根据国防现代化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高技术,是高技术武器的基础。

在漫长的科技发展史上,基于国防的特殊需要,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是产生于并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然后再逐渐推广到民用领域。

军事高技术通常都是前沿的高技术,对整个高技术的发展起着先导和带动作用。

目前,在新技术革命深入发展、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从军备竞赛为主转向以综合国力竞争为主的情况下,以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保持武器装备的质量优势,在各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共识;针对本国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基础,以满足国家近期需要为目标,选择若干关键技术优先发展,已成为这些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策略。

例如美国国防部在1989年制定了国防关键技术计划,并且根据世界形势和需求的变化,经过多次修订,日臻完善。

军事关键技术的选择是由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以及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对于不同的国家,军事关键技术的内容和发展指标有很大不同。

美国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强、科学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其军事战略的目的是称霸世界,因此把“保证美国武器系统长期质量优势”作为选择军事关键技术
项目的总的标准,并按照这个标准提出几条具体原则,例如要求应用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现有武器系统的性能,提供新的军事能力,降低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成本和使用维护费用,能广泛用于多种重要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以及有利于加强工业基础等。

能满足其中一条或几条原则的技术被判定为军事关键技术。

美国确定的军事关键技术实际上都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技术。

军事高科技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军事需求的牵引,导致了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

这些高技术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不但使各种尖端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也为常规武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点。

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已全面走向高技术化。

信息技术是军事高科技的核心。

信息技术为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军事高科技的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另一类是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以及发挥武器装备效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军事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海洋技术、军事生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现代军事高科技,无论是基础技术还是应用技术无不打上信息技术的烙印。

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性军事高技术领域还是应用性军事高技术领域,其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信息技术或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

特别是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以及指挥自动化技术,被称为推动新军事变革进程的四大主导性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是军事高科技的基础,是推动整个军事高科技发展的动力,因而成为军事高科技的核心。

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有:综合性、渗透性、创新性、增效性、时效性、智能性、竞争性、风险性、知识性、战略性。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推测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直接催生出各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间接从理论报道实践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并产生新军事变革。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高技术下的战争通常是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里五位一体的军事角逐,战争的空间范围空前扩展,前方与后方没有明显界限,战场形态呈现出超立体、大纵深、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线性的特征;电子战、导弹战成为新的主要的作战样式;高技术战争由于高投入、高消耗,国家和军队需要作长期准备,但由于打击兵器的先进性和打击手段的多样化,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二)对作战理论产生影响。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远战兵器以及先进的侦察、情报、通信、控制手段的应用,使战争呈现出许多新的样式和特点,已打破或改变了某些传统的军事原则和作战方法。

人们对此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诸如非线式作战理论、地空一体作战理论、应急作战理论、远战理论、电子战信息战理论以及非接触作战理论等。

这些理论既是新军事革命之初的产物,又将随着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完善。

另外,还可能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作战理论。

(三)将对军队建设产生影响。

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

由于作战效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武器系统的高技术含量和作战人员的军事
高科技素质,军队的数量、质量和战斗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质量将上升为主导地位,数量将逐渐减少,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2、军队结构将不断优化,诸兵种合成部队将逐步发展成为联合部队,数字化部队将成为发展趋势。

3、军队人员构成和素质将大幅度改善。

由于军队作战体系的知识高度密集、技术性日益增强,要求指挥官和士兵都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为适应操纵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需要,军官、士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必将相应提高,对军人的品格、素质、能力、学历等要求将有新的标准。

在人员比例上,军官的比例将上升,士兵的比例缩小;技术军官的比例上升,其他军官的比例缩小;技术保障、尤其是信息技术保障人员增多,勤务保障人员减少,军队将成为人才密集型群体。

4、建立快速反映部队。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兵器的应用,军队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由于信息收集网络的健全和信息的高效快速传递得到不断提高。

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高科技使侦察做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

(四)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树状"指挥体系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将是扁平型"网状"指挥体系。

这是一种人-机结合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它通过部署在地面、空中和空间的各种探测器或传感器自动搜集各种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实时处理战场信息,提供有关数据,帮助进行决策,拟定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

(五)战争的危害和影响更大。

高技术战争虽然目的、规模有限,但破坏性强,危害大。

伊拉克20多天的短暂战争,是目前战争史上运用高新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现代战争,其对伊拉克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六)对后方保障产生影响。

由于高技术战争使前方后方的界限更趋淡薄,为了组织后方的有效保障,必须注意组织对后方机构的有效防御,防止空中袭击、远程武器袭击及空降兵袭击、敌方迂回穿插部队的袭击等。

因此,后方地域必须组织防空、防炮、防导弹以及对地面和对外层空间的防御。

这样,才能可靠而有效地组织后方保障。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高技术战争对现代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它要求国家战略、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和军品生产、军事思想、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军队建设和管理、战争准备、战略战术、后方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深刻的改革。

高技术战争的出现,迫使从事战争的人们重新看待一些传统的观念、理论和原则,重新衡量以前的战略、政策和一些具体做法。

因此,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加强我国军事建设、发展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后勤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