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解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加快,与
此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使建筑行业发展中逐渐深入,原有的建筑发展模
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发展的需求。
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
在应用中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同时也能确保建筑的质量要求,整体上
提升建筑的综合性能,符合当前时代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具体的应用中,要重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从而突破现阶段的技术瓶颈,进
一步提升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它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
其中预制装配式施工
就是这样一种创新的施工技术。
但部分施工企业尚未掌握这种新型施工技术的要点,在建筑
工程中无法很好地运用。
1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其施工技术上的简化。
传统建筑施工
过程相对而言是比较繁琐的,涉及的内容及环节也比较多,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可
简单分为预制、装配两个环节。
预制是指生产厂家按照建筑构造的实际参数及相关要求,提
前加工原材料,并使之组成建筑的各个构件;而装配则是将这些已经生产、加工好的建筑构
件运送到指定建筑地点进行组装。
当前我国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分为
通用型及专用型两种,两种结构体系的区别在于通用型可采用制式生产,生产难度较低,普
及率较高;而专用型则是在通用型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或改进一部分构件,使其具有专用的
功能,因此具有更加强大的性能,但由于需要定制,生产难度也相对较高。
2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优势
2.1节约资源
建筑工程施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更需要大量的基础原材料。
预
制装配式建筑采用统一化的工厂生产工艺,集约化批量生产,在模块的用料比例上更加统一,内外墙板、承重梁柱的生产均能够严格按照市场标准进行生产,这种集约化生产模式能够有
效减少钢筋、混凝土的浪费。
现场施工环节,混凝土建筑作业之前必须使用大量的木方、模
板等耗材,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大大减少了现场混凝土的使用量,能够有效控制耗
材浪费。
工厂统一生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机械化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
2.2绿色环保
传统的施工作业中会用到大量大型运输、搅拌、起吊设备,这些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此外,工程施工还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
如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影响空气质量。
由于施工初期,排污系统尚未建成,大量建
筑污水直接排放。
预装结构能够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从缩短施工周期的角度降低影响时间。
单纯的安装作业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相对较少,且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一般不产生污水。
2.3工期较短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首先是进行地基的建设,然后一层一层依次叠加建设,施工顺序十分严格,如果下一层建筑没有完工,上一层工程就无法开动,这样一来,如
果建筑的规模较大,施工的工期就会变长。
而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将建筑进行模块
化处理,然后在不同的生产企业生产不同的模块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运用机械
吊装并进行搭接,可以很快完成建筑的框架的组装,接着就可以运用混凝土浇筑进行固定。
这样一来,就极大地简化了施工的工序,提高了施工的速度,从而缩短了施工的工期。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3.1预制窗体施工
预制窗体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预制窗体的施工理应受到高度
重视。
在进行预制窗体的装配时,施工人员应针对窗体的朝向做好调整,并核对窗体的位置,以确保螺栓能够顺利插入窗体,随后在使用螺母紧固窗体时必须确保螺栓及螺母的质量是否
可靠,紧固程度也要做好调整。
通常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应对各部分构
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严格管理生产流程,使预制窗体在具有足够强度时也能拥有一定程度
的韧性,提升窗体整体的性能。
装配过程中应为预制窗体预留出一定的变化空间,以免极端
天气导致窗体结构发生热胀冷缩效应,造成窗体安装位置产生裂缝,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
整体质量。
3.2预制装配式构件安装定位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预制墙板安装质量,降低安装过程中发生底部不平、墙体不垂直以及左右错位等质量问题的概率,一般采用安装六面定位法,也就是从前后、左
右以及上下六个面定位安装位置,确保预制墙板构件安装的标准性。
在预制构件前期生产中,应严格依照建筑设计要求控制外观尺寸,并设置好外叶板以及内叶板的位置。
构件生产之后,在统一出厂前必须对构件的中心线等标准线进行标识。
这样在进行装配式施工时才可以使用
六面定位法进行连接位置定位控制,也就是利用预制墙板上预先标志好的控制线以及建筑设
计水平、标高控制线、装配式板缝中心线等位置的调整,对预制墙板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保
证其六面位置精准无误。
将临时固定支撑与墙板连接固定,对墙板精确校正。
墙板安装精度
调节,须利用长短斜支撑调节杆,在垂直于墙板、平行于墙板方向进行校正调节,调节要求
按照预先控制线缓慢调节。
3.3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确保构建之间连接强度符合施工要求,提升装配式
建筑的抗震性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要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精密度,可以采
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同时,预制构件的安装中,要将插筋预留在下层板中,从而确保预制预
留板螺栓孔能有效插入其中。
施工中还要在螺栓孔中灌注配比合理的水泥砂浆,更好地固定
建筑各结构与剪力墙,提升整体的强度。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螺栓应该位于结构
的中心位置,有助于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技术应用的成本控制,并做
好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
3.4预制装配式框架
预制装配式框架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在装配式结构的运用上逐渐增多和加深。
框架式
结构具备安装简便、一体化程度高等特点,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这种框架式结构能够有效降
低整个楼房的重量,降低对底层的压力,使整个建筑的受力更加均匀。
施工现场只需要将叠
合梁同叠合板进行焊接,整个建筑的框架就建立起来了。
针对这种装配式框架的安装,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叠合梁柱的中线,保证整体结构的重心在一条线上,加大内部支撑力。
在焊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误差,避免受力中线的偏移。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其工期短、环境负担小、工艺简单的优点使得这种技术受到了各界重视,因此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为使其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内涵深入分析,使之能够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政委.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2-33.
[2]龙韦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5):162.
[3]李斌、宋紫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与设计,2018(6);44.
[4]姚德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消费导刊,2018(43):83.
[5]夏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1):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