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011年世界人口日背景材料世界人口达到70亿:主题和信息回顾:70亿人口——相互扶持信息:面对这一全球性的划时代事件,机遇与挑战并存贫穷和不平等:打破恶性循环信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也能减缓人口增长妇女和儿童:解放和进步信息: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妇女和女童的力量,人类将在各个方面加快进步。
青年一代:缔造未来信息:青年充满活力、勇于尝试新科技。
今天的青年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彼此紧密联系的程度上都是空前的,他们正在改变世界的政治和文化。
生殖健康和权利:与生命有关的事实信息:如果我们能够确保每个新生命都在期待中降生、每次分娩都平安,家庭将变得更小、更巩固。
环境:健康的地球、健康的人类信息:地球的健康关乎我们所有70亿人口的命运以及未来人类的命运。
老龄化: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低生育率和长寿将给世界带来一个新挑战:人口老龄化。
城市化:规划发展信息:新增的20亿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因此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着手规划。
70亿人口——相互扶持2011年10月,地球人口达到70亿。
这个全球性的划时代事件带来了良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虽然人类的寿命延长了、健康状况改善了,虽然世界各地的夫妇选择少生孩子,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为每年增加大约7800万人,相当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和葡萄牙人口的总和。
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长的人口(每100人中就有97人)都来自欠发达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难于满足其现有人口的生存需要。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受食品安全、水资源短缺和与气候有关疾病威胁的人口数量之巨可谓前所未有。
同时,许多富裕和中等发达国家面临着低生育率、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
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地球上取决于我们现在做出的决定。
面对全球人口达到70亿的现状,人类需要互相扶持。
1804: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27:20亿(123年后)1959:30亿(32年后)1974:40亿(15年后)1987:50亿(13年后)1998:60亿(11年后)2011:70亿(13年后)2025:80亿(14年后)2043:90亿(18年后)2083:100亿?(4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似乎正在减缓。
但是目前高达37亿的育龄人口数量意味着世界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将继续增长。
世界人口将何时到达下一个10亿(以及未来更多的10亿)取决于我们今天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女童教育和扩大妇女机会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投入的资金。
趋势1950年至今,世界平均寿命已经提高了20岁,即从48岁提高到今天的69岁。
同时,由于医疗技术的突破和环境卫生、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得以拯救,死亡率呈稳定下降的趋势。
世界人口总生育率在50年中下降了几乎50%。
尽管各国具体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量从1950年每个妇女生5个孩子下降到了2010—2015年的2.5个孩子。
按照目前的趋势,世界人口将于2050年略超过90亿,并于本世纪末超过100亿。
全球性的数据掩盖了各国间的巨大差异。
日本、大多数欧洲国家、新加坡和俄罗斯妇女的生育率为每名妇女生1.5个孩子或更少。
但是在阿富汗和许多非洲国家,生育率达到5.0或更高。
如果这种差别继续维持,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
生育水平很重要。
例如:德国人口为8200万,埃塞尔比亚人口为8300万,目前两国人口总量大致相当。
但是德国的生育率是每名妇女生1.4个孩子,而埃塞俄比亚每名妇女平均生4.6个孩子。
那么,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有可能下降到7500万,而埃塞尔比亚人口将几乎翻倍,达到1.45亿。
新世纪、新因素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增长和变化的方式。
自1999年10月世界人口达到60亿以来:通信革命席卷全球。
由于手机技术和社会媒体的发展,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草根人群找到了表达意见观点的平台。
互联网电子商务改变了全球消费、人口流动和贸易的方式。
全球所有的人口统计、经济和环境数据统计都显示,中国已成为一个主要因素。
2001年 9月11日改变了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全球政治重新洗牌,冲突区域发生改变,移民潮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千年发展目标将消除贫困列为各国领导人应优先关注的发展要务,将女性生殖健康列为关键因素。
2008-2010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也减慢了国际援助的脚步。
目前全世界用于计划生育的捐助停滞于每年4亿美元。
而在2002年,此类捐助曾经高达7亿美元。
如果能够获得必要药物和治疗,艾滋病已经是一种可治的慢性病。
对于贫困国家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这种传染病仍在继续蔓延,艾滋病在某种程度上仍等同于死亡判决书。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影响波及每个国家和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贫困和不平等:打破恶性循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也能减缓人口增长。
虽然减少贫困已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但是国家间以及国家内部仍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
在最贫穷的国家,极度贫困、食品不安全、不平等、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构成恶性循环。
投资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尤其是妇女和女童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状况,将能够减少贫困,从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将对子女健康成长更有信心。
那么许多人将选择少生孩子。
这样能够减轻家庭和政府的压力,能够增加儿童的医疗教育投入、提高生产力、使家庭和国家的未来都变得更加光明。
延长怀孕间隔时间有利于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并使其家庭和所在社区长期受益。
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工作、挣钱、消费及储蓄。
少生孩子将使国家获得“人口红利”。
如果有大量人口处于工作年龄而老人和儿童的人口相对较少,那么这将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刺激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时,减少人口迁移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
通过帮助女童和妇女获得教育、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信贷、培训、财产所有权和法定权利,将扩展其潜在的经济能力,使她们可以对人生有更多的选择,而不仅局限于生育子女。
现状研究显示1965年到1990年间东亚主要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人口红利”。
政府对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投入(以妇女为主要受益对象)刺激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家庭规模缩小了,工作人口增加了,这些变化都与老人和儿童的数量有关。
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是那些歧视妇女最严重的国家,这些国家禁锢了其半数人口的生产力。
按照联合国对各国性别平等的排序,依降序排列,排名最低的10个国家分别是:喀麦隆、科特迪瓦、利比里亚、中非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富汗、马里、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也门民主共和国。
农村地区儿童体重不足的几率几乎是城市的两倍。
贫穷状况最严重的是南亚。
最贫穷的26个非洲国家共计有4.1亿人口,但是在同样贫穷的状况下,仅印度的八个邦就有4.21亿人口。
趋势按照日均1.25美元或以下为赤贫的标准,生活在赤贫状况的人口从1990年的18亿下降为2005年的14亿。
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同期从46%下降为27%。
2005年,发展中国家每4个5岁以下儿童就有1人体重不足。
这个数字在1990年曾经高达三分之一。
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1990年以来,世界饥饿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这个成绩主要归功于亚洲的进步,尤其是东亚在这方面的进步。
但是,人口的增长意味着饥饿人口的绝对人数从8.15亿增长到了9.25亿。
在最贫困的国家,许多家庭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食品。
2010年6月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致使生活在日均1.25美元之下的贫困人口新增了4400万。
东亚的贫困率1990年几乎达到60%,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20%以下。
但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进步微乎其微,贫困率仅仅从58%下降为51%。
2008-2010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估计将新增6400万极端贫困人口,这些人口主要集中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东亚和东南亚。
财富不均继续加剧。
1960年,最富有的20%人口占有全球70%的收入。
世界银行发现2005年这个比例上升为77%。
同时最贫困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的财富总量从1960年的2.3%下降为2005年的1.5%。
气候变化可能在许多方面给扶贫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干旱、洪水和风暴将严重影响粮食作物产量。
到2050年,可能又会有2500万名儿童营养不良,这些儿童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
妇女和女童:解放和进步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妇女和女童的力量,人类将在各个方面加快进步。
世界人口达到70亿,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
我们决不能让世界半数的人口失去充分发展其潜力的机会。
投资改善妇女和女童状况极具成本效益,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起着根本性作用。
如果妇女身体健康、受过教育并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她们将推动其家庭、所在社区和国家的进步。
然而妇女仍然面临着广泛的歧视和暴力。
她们在土地的拥有权、获得信用、得到体面的工作方面落后于男性,极少有女性充当决策者的角色。
限制她们能充当何种社会角色的因素并非她们本身作为女性的生物属性,而常常是文化和宗教的因素。
这些社会因素的地域性差异很大,并且经常变化。
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生殖健康和权利将改善她们的福祉、提高生产力,对今天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将产生积极影响。
女性将大部分薪酬用于家庭的食品、教育和医疗保健。
因此投资改善女童和妇女状况将能够:促进家庭稳定、巩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区的和平与稳定。
现状联合国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公约。
它为全世界妇女争取人权和平等权益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蓝图。
法律和风俗习惯常常剥夺妇女和女童的许多权利,例如上学、拥有土地、继承财产、获得信用、接受培训或者在工作领域获得提升的权利。
法律有关制止家庭暴力的条文常常得不到切实的落实。
男性在这些领域中掌握着大部分的权力,因此性别平等需要男性的支持。
全世界7.76亿成年人文盲中,三分之二是女性。
女性承担了全世界三分之二左右的工作,生产了半数的食品,但是她们的收入仅占全世界收入的10%,她们的财产仅占全世界的1%。
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性别选择性的人工流产和忽视女婴,全世界有超过1.34亿女性“失踪”。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15-24岁的女童和妇女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同年龄段男性的两倍,部分原因在于女性脆弱的社会经济地位。
尽管覆盖比例增加,但是仅有半数需要艾滋病抗逆转药物的女性能够得到所需的药物。
]高达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曾经遭受暴力伤害。
15-44岁女性因性别暴力致死或致残的人数相当于同年龄段的癌症死亡人数。
超过1.01亿小学适龄儿童未能上学,其中半数以上是女童。
不良生殖健康是导致发展中国家15-49岁女性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
每年有超过35万名妇女(每90秒钟就有1名)死于怀孕或分娩并发症。
几乎所有这些死亡病例(99%)都来自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