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肝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肝生物化学


非营养物质
内源性:如激素、神经递质、胺类等 外源性:如食品添加剂、药物、毒物等
目录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 肝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 肾、肺、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 化功能 。
目录
(二)生物转化的意义
➢生物转化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 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 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
• 有些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不 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即第二相 反应,才能最终排出。
目录
结合反应是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
结合对象: 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
或激素等均可发生结合反应。 结合物:
葡糖醛酸、硫酸、乙酰基、谷胱甘肽、 甲基、甘氨酸等物质或基团。
目录
1.葡糖醛酸结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可增加这些非营养物质的水 溶性和极性,从而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detoxification)
目录
二、肝的生物转化包括两相反应
➢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使其某些基团转化 或分解,理化性质改变,即可顺利排出体外。
目录
二、胆汁酸有游离型、结合型及 初级、次级之分
胆汁酸(bile acids)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 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 汁酸盐,简称胆盐 (bile salts)。
目录
胆汁酸按结构分: 1.游离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
脱氧胆酸、石胆酸 2.结合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
肝也是胺类物质的重要生物转化器官
目录
四、肝参与多种维生素和辅酶的代谢
肝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运输及转化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目录
➢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维生素的储存:肝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
储存场所; ➢ 维生素的运输:肝合成视黄醇结合蛋白、Vit D
结合蛋白的合成; ➢ 维生素的转化:
目录
二、血液中的胆红素主要与清蛋白结合 而运输
目录
胆 汁 酸 的 肠 肝 循 环 过 程
机体内胆汁酸储备的总量称为胆汁酸库 (bile acid pool)。 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
在于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bile acid pool) 存(约3~5克)循环利用,以满足机体对胆汁酸 的生理需求。
目录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掌握胆红素的代谢)
过程: 血红蛋白
血红素+珠蛋白
胆红素 氨基酸
目录
胆红素的 生成过程:
HOOC
N N Fe 2+ N
N
血红素
HOOC
2O 2
血红素加氧酶
Fe 3+
H
O
N
CO +H 2 O N
NADPH+H
+
NADP +
H N
PP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H
+
NADP +
H NO
胆绿素
H
O
N
H
HHH
N
N
H
N
O
胆红素
PP
目录
肝在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上起中心作用 ➢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活跃的器官,是血浆胆固醇 的主要来源; ➢ 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 肝也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器官; ➢ 肝对胆固醇的酯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
三、肝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 均非常活跃
肝在人体蛋白质合成、分解和氨基酸 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目录
➢ 分解 • 脂肪酸的β氧化分解; • 肝是降解LDL 的主要器官; • 肝合成胆汁酸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 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
➢ 运输 • 合成与分泌 VLDL; HDL; apo CⅡ; LCAT; • apo CⅡ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LPL的激活剂; • 肝合成与分泌LCAT将血浆胆固醇酯化。
➢ 人体内约99%的胆固醇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 其中⅓以胆汁酸形式,⅔以直接形式排出体外。
➢ 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与卵磷脂协同作用,使胆固醇 分散形成可溶性微团,使之不易结晶沉淀而随胆 汁排泄。
➢ 胆固醇是否从胆汁中沉淀析出主要取决于胆汁中 胆汁酸盐和卵磷脂与胆固醇之间的合适比例(正 常比值 10︰1)。
目录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类 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 (biliverdin) 、 胆 红 素 (bilirubin) 、 胆 素 原 (bilinogen) 和胆素(bilin)等。
胆红素处于胆色素代谢的中心,是人 体胆汁中的主要色素。
目录
一、胆红素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
目录
肝在脂类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 ➢ 消化吸收 • 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必需 内质网中的酯化作用 ➢ 肝内脂酸的代谢 线粒体内的氧化作用
• 肝一方面调节脂酸氧化与酯化的关系,另一 方面调节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与 合成酮体的关系。
目录
➢ 合成 • 饱食后合成甘油三酯、 胆固醇 、磷脂,并以 VLDL形式分泌入血,供其他组织器官摄取与 利用; • 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肝内生酮肝外用”; •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主要器官,合成量占全身总 合成量的3/4以上。
脱氧胆酸、石胆酸 分别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物
目录
胆汁酸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 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
➢初级胆汁酸:在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 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 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次级胆汁酸:在肠道受细菌作用,第7位α羟基 脱氧生成的胆汁酸称为次级胆汁酸,主要包括 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在肝中分别与甘氨酸或 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 Vit D3 → 25-(OH)-Vit D3 • B族维生素→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
目录
五、肝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
激素的灭活 (inactivation): 激素主要在 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 素的灭活。 主要方式:生物转化作用
目录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掌握第二项结合反应)
目录
7.1~8.5 96~97
3~4 0.2~0.9 0.1~0.9 0.5~2 0.05~0.17 0.1~0.5 0.05~0.17 0.05~0.08
胆囊胆汁 1.026~1.032
5.5~7.7 80~86 14~20 0.5~1.1
1~4 1.5~10 0.2~1.5 1.8~4.7 0.2~0.9 0.2~0.5
目录
四、胆汁酸的代谢及胆汁酸的 肠肝循环
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 的主要去路。
目录
(一)初级胆汁酸在肝内以胆固醇为原料生成
➢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胆固醇 ➢胆汁酸的合成反应:包括胆固醇核的羟化、
侧链缩短和加辅酶A等多步反应 ➢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
目录
➢ 过程:复杂
目录
• 肝糖原合成↑ •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 空腹状态:
• 肝糖原分解↑
➢ 饥饿状态:
• 以糖异生为主 •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 →节省葡萄糖
目录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
作用: 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与运输均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
回顾:肝内进行的脂类代谢途径主要有哪些? ➢ 脂肪酸的氧化; ➢ 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 ➢ 酮体的生成; ➢ 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 ➢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 (VLDL、HDL、 apo CⅡ); ➢ 脂蛋白的降解 (LDL)
(掌握胆汁酸的代谢)
目录
一、胆汁可分为肝胆汁和胆囊胆汁
胆道系统
肝胆汁
胆囊胆汁
(肝细胞分泌)
(肝胆汁经胆囊浓缩)
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含量最高) 胆固醇 胆色素 多种酶类等
目录
两种胆汁的百分组成和部分性质
比重
pH 水 固体成分 无机盐 粘蛋白 粘蛋白 胆色素 总脂类 胆固醇 磷脂
肝胆汁 1.009~1.013
御反应)
结合对象:卤代、环氧化物 催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
目录
5.甲基化(是代谢内源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
目录
6.甘氨酸(主要参与含羧基异源物的结合转化) 结合对象:含羧基化合物
目录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催化酶:硫酸转移酶 (sulfate transferase)
举例:
O
O
HO
雌酮
+PAPS
HO 3SO
+PAP 雌酮硫酸酯
目录
3.乙酰基化(是某些含胺非营养物质的重要转化方式) 主要转化对象:芳香胺类 催化酶:乙酰基转移酶(acetyltransferase)
目录
4.谷胱甘肽结合(是细胞应对亲电子性异源物的重要防
葡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UDPGA)
2NAD+
2NADH + 2H+
UDPG脱氢酶
目录
催化酶: 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lucuronyl transferase, UGT)
目录
2.硫酸结合(也是常见的结合反应 ) 硫酸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PAPS)
目录
三、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一)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