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读懂颅脑CT
右额叶、右枕区见类圆形低密度灶
•左颞叶脑梗塞 左颞叶见扇形密度均 匀减低区,左侧脑室受 压变扁
•
等密度 右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脑灰质密度相等, 右侧脑沟消失,侧脑室变窄。
•
右顶叶胶质瘤并出血 右顶叶不规则混杂密度灶, 周围有指套状低密度水肿
脑血管病变、 肿瘤、 炎症、 先天发育异常。
• 显示颅底、后颅窝病变及颅内小病灶优于CT。
二 、颅脑CT检查
(一) 检查方法:
平扫:基线为外眦——外耳孔连线。
层厚10mm
层距10mm.
二 颅脑CT检查
(一) 检查方法: 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
增强检查: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 碘海醇等
目的:提高病变显示率。 鉴别诊断。
2、间接征象:
(1)病灶周围水肿:肿瘤周围、血肿周围。 (2)脑池、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 向健侧移位(占位); 或脑室萎缩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移 位(陈旧性病变)。 (3)骨质改变: A、颅骨增生、破坏:脑膜瘤。 B、蝶鞍扩大:垂体瘤。 C、内听道扩大:听神经瘤。
• 右额区脑膜瘤 右侧侧脑室受压移位
发病6小时
同一病人,发病8天
超急性脑梗死
DWI
2hr
水抑制
一 检查方法:
1 、颅骨平片:简单、经济。
骨折、
颅骨疾病。
正常头颅正侧位片
颅骨转移瘤
一 检查方法:
2 、脑血管造影:DSA • 颈内动脉造影 • 椎动脉造影
脑血管病变诊断 介入放射学
一 检查方法:
3 、CT: 颅脑外伤、 脑血管疾病、 颅内肿瘤、 感染炎症、 先天发育异常。
一 检查方法:
4 、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MRA。
血肿位于硬脑膜——蛛网膜之间。
CT 表现: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
占位效应轻。
3、脑内血肿 CT表现:脑实质内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高密度影,伴水肿和占位效应。
4、脑挫裂伤
脑外伤 —— 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
发小出血灶。
CT 表现:斑片状低密度影中,有散在斑点
状高密度灶。病变广泛有占位效应。
(二) 正常颅脑轴位CT表现
基线上 2cm 3cm 4cm 第四脑室。 鞍上池、环池。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大脑 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区及后 角、外侧裂池。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角区 及后角
5cm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豆状核:苍白球(内)、
5cm
壳核(外)
侧脑室体部
6cm
(三) 正常颅内生理钙化
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僵联合、 大脑镰、脉络膜丛、齿状核。
尾状核钙化
豆状核钙化
大脑镰钙化
缰联合
松果体钙化
脉络膜丛钙化
齿状核钙化
三、颅脑基本病变CT表现
平扫表现: 1、直接征象: (1)高密度影:血肿、脑膜瘤。 (2)低密度影:梗塞灶、水肿。 (3)等密度影:部份硬膜下血肿。 (4)混杂密度影:胶质瘤。
5、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出血CT表现: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量 多者呈高密度铸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脑池内高
密度影,量多者呈脑池铸型。
6、骨折
7、颅内积气和异物
• 开放性脑损伤
左额骨粉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
(二) 脑血管疾病
1、 脑出血 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 液病。
• 占位效应。
2 、脑梗死 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坏死。 常为动脉硬化引起。
CT表现:
• • 24小时内 (一)。 典型表现为低密度影,呈扇形、同时累及白质 和皮质,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
• 占位效应轻。
基底节、丘脑为穿支动脉供血,产生
的梗死灶较小,直径 10~15mm,称之为 腔隙性脑梗死。 MRI 诊断脑梗死优于 CT 。发现病变早, 病变多。
手把手教你读懂颅脑CT
目的要求
1、了解颅脑影像检查方法。
2、掌握颅脑正常CT表现。
3、掌握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典型CT表现 。
一 检查方法:
1 颅骨平片:骨折、颅骨疾病。 2 脑血管造影:DSA 脑血管病变诊断。 介入放射学。 3 CT:外伤、急性脑出血。 颅骨和钙化性病变。 4 MRI:多方位成像、颅底病变、MRA。
• 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破坏
额区脑膜瘤颅骨骨质增生
三 常见病CT表现
(一) 颅脑外伤 包括:头皮软组织损伤 颅骨损伤 颅内组织损伤
1、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膜血管损伤所致。 血肿位于硬脑膜——颅板之间 CT 表现: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可伴 有颅骨骨折。占位效应轻。
2、急性硬膜下血肿
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
脑出血
高血压为例,由于 脑动脉硬化,血压升 高,小动脉破裂。 常发生部位为基底 节、丘脑。可破入侧 脑室、蛛网膜下腔。 分急 性期 、 吸收期、 囊变期。
急性期(1W、血肿、水肿、占位):
CT表现:
• 脑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 • 基底节区血肿呈肾形。
• 可破入侧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 水肿:2天——2周——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