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容摘要:自从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实诚飞跃式的发展,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2005年,国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相比较于1978年人均GDP为381元来说,到2011年的35181元,几乎是30年前的92.34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从1996年以后得以迅猛发展。
几乎占据国总收入的四分之三。
截止到2010年中国国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虽然人均GDP仍然没有超越日本,甚至连世界第三都算不上,但是中国确实发展起来了,中国的悍然崛起,震惊亚洲,震惊了世界。
关键词:国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发展,国民总收入(GDP),人均国生产总值,经济发展,世界第二经济体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中国东部地区已天时地利优势,取得众多的发展先机,经济遥遥领先于西部。
二是辽阔的西部,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一直处于欠发达状况,从1001年开始,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了西部的大开发决定。
十多年的发展,西部经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减小,尤其是在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震惊。
但其实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并不是真正的世界第二,因为人均收入连世界前20 都没有进入,现阶段物价飞涨,房价上飚,各地差距减小,但是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城乡两级分化严重,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缩减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异,是中国人民整体富裕起来才是真正的综合实力的提高。
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当迅速,尤其体现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如图表(1)图表(2)所示:图表(1)三大产业与国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表(2)三大产业年增长率变化曲线从1992年开始,国生产总值就开始略显增长,尤其在2000年后,几乎呈现飞跃式的,其中国生产总值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图所示,在1978年至1992年,中国经济没有呈现太大的变化,只是很小幅度的增长,但是从1992年到2000年之间,GDP增长速率开始逐步增加,尤其在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经发展进入飞跃的阶段。
国生产总值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由Eviews分析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LOG(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01/13 Time: 09:40Sample: 1978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34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LOG(X1) 0.127366 0.028801 4.422339 0.0001LOG(X2) 0.597045 0.030226 19.75283 0.0000LOG(X3) 0.264266 0.028514 9.267914 0.0000C 1.093855 0.083631 13.07961 0.0000R-squared 0.999905 Mean dependent var 10.61928Adjusted R-squared 0.999896 S.D. dependent var 1.525154S.E. of regression 0.015574 Akaike info criterion -5.376285Sum squared resid 0.007277 Schwarz criterion -5.196713Log likelihood 95.39685 F-statistic 105480.9Durbin-Watson stat 0.385141 Prob(F-statistic) 0.000000图表(3)(Y:国生产总值X1:第一产业X2:第二产业X3:第三产业)由图表(3)得:lnY = 1.094 + 0.127 lnX1 + 0.597 lnX2 + 0.264 lnX3 ……(1);Coefficien:β1 β2β3β4t-Statistic:(13.0796) (4.4223) (19.7528) (9.2679)R2= 0.999905 ,Adjusted R-squared=0.9998996 , D.W=0.385141 ,F=105480.9回归结果表明,在1978--2011年间,lnY变化的99.99%可有其他三个变量来解释。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统计量的临界值为F0.05(3,30)= 2.922277,而且F=105480.9 >F0.05(3,30) = 2.922277,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还由于R2 = 0.999905较大并且接近于1,因此认为国生产总值与上述变量X1(第一产业)、X2(第二产业)、X3(第三产业)之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
从lnX1前的参数来看,在1978--2011年间,国生产总值对第一产业关于国生产总值的弹性为0.127,也就是说国生产总值增加1%,对第一产业平均增加0.127%。
同理;对第二产业关于国生产总值的弹性为0.597,国生产总值增加1%,对第二产业平均增加0.597%,对第三产业的弹性为0.264,国生产总值增加1%,对第一产业平均增加0.264%。
由此可见以上线性回归方程成立,应该可以用作中国现阶段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线性回归模型,以此来推算中国近年来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情况,并为此做出比较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政策,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平稳的发展。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又包括林业、牧业、农业等。
由图表(1)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产业发展的速度并不是特别迅速,其速度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要小很多,由线性回归方程(1)中回归系数β2< β3且β2 < β3就可以看出。
在1992年以前,中国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中国那时候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其总收入几乎可以占据整个国生产总值的将近1/3,然而在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变成由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超越第二产业在中国GDP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过民总收入的巨头,在1992年之前,三大产业分布情况如下:第一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26.616% ;第二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43.412% ;第三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29.972% ;1992年之后,三大产业分布情况如下:第一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12.305%第二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46.685%第三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份额:41.010%图表(4):三大产业占据份额变化曲线有以上数据结合图表(4)可以得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农林牧副渔构成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产业有小幅度变化,但是整体而言变化不大,略显增长,变化最明显的则是第三产业的巨大变化,由原来的29.972% 增加到后来的41.010%,几乎是一直增长的,尤其在2011年第三产业占据国生产总值的43.346%,几乎与一直居高不下的第二产业的份额相等,可见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之势之快。
分开而言,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统称工业,今年来,尤其是从1992年开始,中国第二产业也开始大幅度增长,其中工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二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情况如下:图表(5)第二产业中工业与建筑业的变化曲线图表(6):第二产业发展变化曲线而第二产业与工业、建筑业之间关系由Eviews分析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LOG(X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01/13 Time: 09:43Sample: 1978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34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LOG(X21) 0.894832 0.003244 275.8353 0.0000LOG(X22) 0.105522 0.002973 35.49258 0.0000C 0.335610 0.008860 37.88110 0.0000R-squared 0.999999 Mean dependent var 9.832872AdjustedR-squared 0.999998 S.D. dependent var 1.541817S.E. of regression 0.001895 Akaike info criterion -9.614702Sum squared resid 0.000111 Schwarz criterion -9.480023Log likelihood 166.4499 F-statistic 10918390Durbin-Watsonstat 0.571324 Prob(F-statistic) 0.000000图表(7):X2:第二产业X21:工业X22:建筑业由图表(7)得:LnX2 = 0.3356 + 0.8948LnX21 + 0.0032LnX22 ……(2);Coefficien :β20 β21β22t-Statistic :37.8811 275.8353 35.4926R2 = 0.999999 Adjusted R-squared = 0.999998 D.W. = 0.571324 F = 10918390;回归结果表明:在1978---2011年间,LnX2变化的99.9999%可有两个变量X21、X22的变化来解释。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的统计量的临界值为F0.05(2,31)= 3.3048,由于F = 10918390>>F0.05(2,31)= 3.3048,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从X21前的参数来看,在1978--2011年间,第二产业对工业关于第二产业的弹性为0.8948,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的增加1%,对工业的平均增加为0.8948%,同理,对建筑业的平均增加为0.0032%。
从数字看来,第二产业变化的大小对工业的影响较大,对建筑业的影响较小,由图表(6)看来,第二产业及工业建筑的迅猛崛起时间大概是1992年,从19922年之后,第二产业快速发展,而建筑业从图观察大约是在2005年之后才大幅度上升的,这也就是现在出现房价上飚迅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在这种现象出现后国家几经调整,建筑业依旧火热,持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