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游戏成瘾”怎么办

青少年“游戏成瘾”怎么办

青少年“游戏成瘾”怎么办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作者:魏思敏
游戏成瘾是通俗说法,专业名词称之为游戏障碍,在2019年5月25日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已将游戏障碍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

12~16岁的青少年,其大脑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对行为的控制力不强,所以游戏障碍易“找上”他们。

游戏障碍的核心特征有以下几点:对游戏行为是失控的,包括对游戏的开始、结束,玩游戏的时间、频率、场合等都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日益沉迷于游戏,丧失了其他兴趣爱好;出现一些负面问题,如不上学,影响人际关系,对学业、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游戏障碍该如何治疗呢?形成游戏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与生物、心理、社会等都有关系,其与其他精神疾病相同,在治疗方式上属于综合治疗。

其中,心理治疗非常重要。

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孩子在玩游戏之后,特别容易在游戏当中获得归属感、成就感、愉快感、幸福感。

对孩子而言,家庭治疗很重要。

其次,在临床上,他们会为孩子做动机增强的强化治疗,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改,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动机,需要让其变得有所动机;有些孩子懵懵懂懂,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问题,但觉得问题不大,又没有下决心真的要改变,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使其明确游戏真的带给他很多问题。

第三,认知行为治疗也较为多见。

有些孩子对自信的认知,包括对学业困难、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认知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不开心,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求快乐,对于这样的孩子,认知行为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行为替代脱瘾治疗的方法,即对一种物质成瘾,就用另一种物质去替代。

游戏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帮助患者找到除了游戏之外,能让其获得归属感、愉快感、成就感、幸福感的爱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