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_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第三章_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划向物质环境、社会、经济规划转化。
理论基础
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理论成为旅游 规划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进入80年代后,旅游规划普及到了许多欠
快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发达国家进一
速 发 展 阶 段
步普及和深化,还出现了对旅游规划的修编。 这个阶段,旅游地理学、旅游政策学和旅游 生态环境学等理论逐渐被引入旅游规划中并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拿大的史密斯、英国 的波利费斯和库泊尔等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大
第三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热点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的旅游规划。
初 始
特点
实际上只是为一 些旅游项目或旅游接

待设施做一些基础性

的市场评估和场地的
设计,算不上是严格
意义上的旅游规划。
1959年,夏 威夷州规划
标志着真正的 旅游规划出现, 旅游规划成为 区域规划中的 一个重要铸成 部分
理论基础 旅游经济学、闲暇与休憩学、旅游地理学等
代表人物 加拿大地理学家 罗奥艾·沃尔夫

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Fra bibliotek阶 段
家扩展。
特点
规划着眼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区的开发
以及对旧旅游区的改造。学术界在这一时期也针对旅
游规划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理论基础 旅游经济学、闲暇与游憩学、旅游地理学、区域规划学
代表人物 沃尔夫 斯坦费尔德
时间、地点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旅游需要规划的观念
时间、地点 60年代,法国、英国相继出现了正式的旅游规划。
1963年,联合国大会强调了旅游规划的重大意义。
随后,马来西、中国台湾、斐济、波利尼亚、加拿
大、澳大利亚、美国及加勒比海地区均兴起了制订
旅游规划的热潮。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几年

里,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开发的需求也逐步加大。 与此相应的旅游规划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
产业化趋势
渗透
旅游业
进入
其他相关产业 交通运输业 相关服务业
工业旅游线路 农业旅游
旅游业扩展趋势
扩大产业面
延伸产业链 形成产业群
从产业高度 进行规划
生态化趋势
旅游活动生态化 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维持
旅游服务生态化 绿色服务环境的营造
战略化趋势
以特色为灵魂 以质量为根本 以效益为目标 以产业为水准
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
旅游业全球化发展
旅游规划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 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以市场为导向
以旅游需求为 基础
市场化趋势
确定开发方向、开发规模、开发特色 打造发展亮点,营造热点
供给:无序走向有序
市场规范化
需求:政府为主
政府和企业并重
市场的自我调控作用占领主导地位, 政府作用逐渐转向宏观调控
2、交流发展阶段
我国的旅游地理学者开始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规划 进行系统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组建旅游 地理科学组为标志。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 践性与旅游开发与规划结合起来。
1983年,郭来喜在全国保护长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
案 “保护长城,研究长城”的口号,首倡国内外集资修复长 城的代表区段,发展旅游业 。
量的工作。
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步
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1、萌芽阶段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城市、景区加以规划,出 现了风景旅游城市规划,旅游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等;林业部门也开始对其辖下的森林旅游资源进 行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开发 这些早期编制的规划,不是由专业的旅游规划专 家来完成,而是由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规划者来 编制 此时所编制的所谓旅游开发规划,属于城市建设 规划的范畴
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1、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 2、扩展阶段(60年代——70年代初) 3、观念转变阶段(70年代——80年代) 4、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 5、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
时间、地点 20世纪30年代中
期,英国、法国、爱
尔兰等国开始了最初
例: 1985年郭来喜主持完成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开发” 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旅游地开发范例,使得一片荒凉的 沙碱地成为了新兴的旅游热点,取得了可喜的经济、社会 和生态效益。
3、加速发展阶段
1986年中国政府将旅游业确立为正式的产业部门, 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旅游资源的规划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 规划阶段
内容上注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对旅游业及与 其相关的各个经济部门加以系统化的规划,旅游规 划数量开始增多。
199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 合作,制定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为编制长期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提升发展阶段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旅游业发展进行规划 的需求,全国出现了争相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热 潮。
参与编制的人员由单一的旅游学专家扩充到经济 学、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一些新兴的理论和科技被引入了旅游规划的编制 之中 。
开始注重与国际接轨,有的省份在编制旅游规划 时聘请国外著名的规划公司。
n n n n n n n n
第二节 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 发展趋势
系多创战生产市全 统元新略态业场球 会化化化化化化化 趋趋趋趋趋趋趋趋 势势势势势势势势
才开始真正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认同和
重视。如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
织都积极推动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参与了菲

律宾、斯里兰卡、尼泊尔、肯尼亚等国家的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转 变
特点
旅游规划的边缘学科性质日渐显现旅游规

划从传统的静态的、确定性的规划向动态的、

概率性的和不确定性规划转变;从物质环境规
协调 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注重 竞争力培植与提升
创新化趋势
理论创新 内容创新 技术创新 人才创新 组织创新
多元化趋势
组织机构多元化 编制组成员多元化 技术手段多元化
系统化趋势
规划与各方面有密切联系, 应以系统化观点进行编制 协调编制过程的各个部分
采取系统集成规划方法 有机结合理论、技术、经验 形成系统集成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