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脱贫攻坚专题片解说词〕*篇一:2014市政协扶贫集团专题片解说词情暖云阳爱洒山乡──2013年市政协扶贫集团帮扶云阳纪实伴随着重庆直辖,云阳迎来了重庆市政协扶贫集团的对口帮扶。
17年浓情相助,17年心手相牵,云阳每一步发展的背后,无不凝聚着重庆市政协扶贫集团的亲切关怀和真情帮扶。
2013年,新一届市政协领导集体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帮扶济困与助推发展并举的工作方略,以“整村扶贫帮扶、助推重点项目”为抓手,切实加大帮扶力度,为推动云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献出了沉甸甸的关爱。
【字幕】2013年,市政协扶贫集团先后组织干部深入云阳调研指导98人次,助推重点项目13个,引进落实资金3.58亿元;扶贫集团下派扶贫干部11人,资助贫困学生32人,慰问贫困户518户,落实贫困村帮扶资金616万元。
领导率先垂范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
徐敬业主席、何事忠副主席、谢小军副主席、杨天怡副主席、陈贵云副主席、姜平副主席等领导多次听取云阳县工作汇报,并深入云阳调研,帮助云阳梳理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3年以来,市政协扶贫集团专题召开帮扶云阳工作会议,确定帮扶助推的重点项目,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徐敬业主席、何事忠副主席深入凤鸣镇阳凤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检查整村扶贫推进情况,落实援建项目资金;市委统战部协调重庆浙商投资集团向桐麻村捐赠整村脱贫项目资金150万元。
市政协办公厅不遗余力地协调市级部门落实帮扶事项,对助推项目不断跟踪、定期督查。
市委统战部、市移民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规划、督促检查帮扶项目建设,尽心竭力开展对口帮扶。
竭力助推发展在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2013年度市政协扶贫集团帮扶云阳助推的重点项目得到扎实推进。
江口至沙市段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双竹、黄柏沟两座小(二)型水库动工建设;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1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设,打造了新的产业亮点;云阳乡村旅游推介宣传,吸引了万名主城市民到云阳旅游体验;云峰至堰坪公路油化工程、中医药康复理疗保健院建设,有效改善了龙缸景区配套设施;农村C、D级危房改造项目的倾斜投入,改善了1.15万农户住房条件;木古110KV变电站及时开工建设,缓解了电力缺乏瓶颈;引进天津亿联集团入驻云阳北部新区汽车建材市场,增添了商贸活力;协调市旅游局提前介入指导龙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同时,市政协扶贫集团帮助推动县城对外安全通道、幸福水库、宝坪110KV变电站、盘龙110KV变电站分别纳入三峡后续资金建设项目和相关部门优化项目规划库。
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董事长仲建华两次亲临云阳调研,将旅游策划宣传、农产品营销、企业扶持作为帮扶重点,组织重庆市摄影协会、重庆轨道集团摄影协会10余人,3次到龙缸景区摄影创作精美图片100余张,以龙缸美景制作了轻轨车票卡30万张、分期投放轻轨站固定灯箱广告400余块、印制龙缸景区画册5000册,展示宣传云阳风光,并派出专家帮助云阳鑫亿集团进行技术升级、拓宽市场。
倾情扶贫济困走进今天的凤鸣镇阳凤村,四通八达的硬化公路、焕然一新的居民院落、生意盎然的产业基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新农村画卷。
阳凤村的变化只是市政协扶贫集团帮扶云阳贫困村的一个缩影。
2013年,市政协扶贫集团定点帮扶了8个贫困村。
扶贫集团成员单位按照以多方帮扶为第一保障,以项目建设为第一载体,以培育产业为第一支撑,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扶贫搬迁和素质提升四大重点,健全组织保障、资源整合、示范带动、民主管理四大机制的帮扶思路,助推帮扶村完成危旧房改造108户、农房风貌改造220户,新修人行便道32公里,硬化公路9.6公里,整修村组道路8.5公里,新建蓄水池6口550立方米,安装管道14.3千米,新增解决1850人的饮水困难,扶贫搬迁89户356人,发展山羊5420只、长毛兔1680只,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620平方米。
通过近年来的倾情帮扶,阳凤等6个村按期实现了整村脱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市政协扶贫集团的倾情帮扶和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像一缕缕春风,一滴滴甘露,为云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扶贫集团的竭力助推下,【字幕】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7.6亿元,增长30.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967元和7236元,分别增长9.2%和13.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53%,提高2个百分点。
云阳正步入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快车道。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
勤劳质朴的云阳父老乡亲,深深地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朴实道理,他们将永远铭记市政协扶贫集团及市级相关部门的关爱与支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突出的业绩回报各级领导的关爱!片尾字幕:中共云阳县委云阳县人民政府2014年5月*篇二:渭源县麻家集镇精准扶贫电视专题片脚本(修改稿)渭源县麻家集镇精准扶贫电视专题片脚本画面:以雄浑的高石崖为镜头切入,导入麻家集镇美丽乡村建设新风貌。
(背景音乐:渭源是个好地方)(画外音:这里,点燃千古不灭的圣灯,这里,盛开父老乡亲的笑脸,这里,见证亲民为民的情怀,这里,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嬗变。
)推出字幕标题精准扶贫助振兴一枝一叶总关情渭源县麻家集镇开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模式画面:晚秋,枫叶以哲学的方式飘然落下。
扶贫工作队全体成员来到贫困户家中,大门吱呀一声,慢慢打开。
同时,切换画面至太阳,在大山的东边,正冉冉升起。
(画外音:这是一群追梦的人,他们,有一项共同的任务—让我们宁静的山村美丽绽放。
)(全景展现四沟村整体风貌)解说词:序属十月,金秋送爽。
走进渭源县麻家集镇四沟村,红瓦白墙绿树相映成趣,青山碧水蓝天相得益彰,道道盘山水泥硬化路仿佛一条条巨龙交错萦绕,给宁静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麻家集镇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导,以扶贫攻坚为统揽,紧紧围绕全镇?12322?工作思路,着力聚焦?回头看、向前看、动态看是否精准?三个方面,积极开创了?2W+2H?精准扶贫新模式,实施惠民通畅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征程。
画面:四沟村通畅工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及各级领导视察督导场面解说词:麻家集镇位于渭源县西南部,全镇辖1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3823户16751人,耕地面积30560亩,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4535元。
2015,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标准共识别贫困户1193户5176人,要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3009元,全镇贫困面下降到28%以下,扶贫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要聚焦领导精力、投入财力、借助外力、内生动力、激发活力,‘五力齐发’,绝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应着市委书记张令平的要求,麻家集镇及时召开全镇精准扶贫动员大会,有效对接省、市、县相关规定和政策文件,创建了适合麻家集镇自身特点的精准扶贫工作?2W+2H?新模式,即帮谁(whom)、谁帮(who)、如何帮(howtodo)、帮何如(howabouteffect)。
画面:以特效展示四沟村以往的贫困状态及农民生活生产情况推出字幕标题帮扶谁——扶贫对象精准化解说词:精准扶贫,首先就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的问题。
即准确建立扶贫对象动态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贫困人口销号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及时更新微调,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
画面:镇政府有关会议、文件资料镜头的交替切换解说词:针对贫困户选定问题,麻家集镇成功探索出了?‘七看’+‘五步两示一公告’?精确识别方法和路径,?七看?:即一看房粮情况。
主要看家庭住房是否属于危房,全年生活粮食是否保障,用水用电是否通畅等。
二看保障情况。
主要看符合参合(保)条件的家庭成员是否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重病家庭成员是否能享受大病救助政策等。
三看收入情况。
主要看贫困户家庭收入项目是否多样,收入来源是否稳定,与目前国家贫困线标准——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差距是否偏大等。
四看读书郎情况。
主要看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职业技术、高中以上学习费用开支与家庭收入比例是否合理,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态、思想、精神状况是否健康等。
五看固定资产情况。
主要看家中是否有小车、是否有楼房、是否有拿财政工资的人员等。
六看身体情况。
主要看贫困户身体是否残疾,是否有重大疾病、健康情况是否属于长期病痛等。
七看思想情况。
主要看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否是?心贫?,与思想懒散、思想保守、思想僵化、智力低下等是否有关。
画面:贫困户选举评定场面解说词:?五步两示一公告?:即第一步,自愿申请。
主要指各村两委将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贯彻到每个农户家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自愿填写《贫困户申请书》。
在农户自愿申请和群众提名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精准扶贫困难户初选名单。
第二步,公开评议。
主要指对贫困户申请名单,先由各社召开群众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再由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定。
最后以召开群众会议初评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的结果相结合确定贫困帮扶对象。
第三步,村级初审公示。
主要指贫困户初选名单首先在村两委进行首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依次报镇党委、政府进行下一步审核。
第四步,镇级终审公示。
主要指镇党委、政府即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集体会议,就初选名单进行详细审核,审核后将最终入选名单在村两委进行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依次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
第五步,县级审定公告。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一步研究审定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