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痫病痛风教案-针灸治疗学

12痫病痛风教案-针灸治疗学


操作:针刺鸠尾应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
防伤及肝脏等腹腔脏器,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3.试解释方义。
印堂可醒脑宁神;鸠尾属任脉之络穴,是治疗痫病的要穴;
长强通督调神;间使是治疗痫病的经验穴;太冲为肝之原
穴,可疏理气机,息风开窍;丰隆和胃降浊,健脾化痰。
诸穴合用,共奏化痰息风、醒脑开窍之功。
八、小结
时间约 30 分钟。
瘀阻脑络配膈俞。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故取督脉之水沟、百会以醒
脑开窍、宁神定志;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调畅气机,
宁心安神;太冲为肝之原穴,可息风止痉;后溪为八脉交
会穴,通督脉,为治疗痫病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可
开窍醒神。
操作
水沟向鼻中隔深刺、强刺激,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⑵间歇期
主要特点,俗称“羊痫风”。
病因病机
痫病的发生常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
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主要在脑,涉及心、
肝、脾、肾。基本病机是痰、火、血瘀以及先天因素等使
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致神机受累,元神失控。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痫病主要指癫痫,包括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
痫。
三、辨证要点【熟悉】
案。并记录分数,做
心肾亏虚:痫病频发,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晦暗, 学生平时成绩之一。
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
时间约 5 分钟。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化痰息风,固本扶正。取督脉、任脉、手厥阴经穴
为主。处方:主穴:印堂 鸠尾 长强 间使 太冲 丰隆;配
穴: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症状。患儿在间歇期智力如常。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舌
淡苔白,脉弱。
【问题与思考】
1.诊为何病?何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二、概述【熟悉】
二、概述(PPT 展示)
概念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
痫病是以猝然昏仆、牙关紧闭、强直抽搐、醒后如常人为 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特征的发作性疾病,以突然发作、自行缓解、多次反复为 约 10 分钟。
第 次课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章、节)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年级专业、层次ຫໍສະໝຸດ 职称课 型(大、小) 大
第七章(头面躯体痛症) 第十二节 痫病
针灸学
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诸穴合用,共奏化痰息风、醒脑开窍之功。
操作
针刺鸠尾应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防伤及
肝脏等腹腔脏器,其他腧穴常规针刺。
2.其他治疗
2.其他治疗(PPT 展
⑴三棱针
示)
取大椎、关冲、中冲。点刺出血。
结合过去刺法灸法学
(2)耳针
等相关知识予启发性
3
取神门、心、肝、脾、肾、脑点、枕、皮质下。强刺激。 教学。同时予简要复
阳交
展示)
、三里、太冲、间使、上脱。
结合教学讲教。时间
2.《针灸大成-卷九》:风痫,神庭、素修、涌泉。食痫,鸠 约 5 分钟。
尾、中月完、少商。猪痫,涌泉、心俞、三里、鸠尾、中
腕-少商、巨阙。
七、病例分析
张某,女,11 岁。
3 岁起患抽搐,时常发作。数天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
抽搐剧烈,口吐白沫,10 余分钟才能停止。常服西药控制
每次选 2〜3 穴,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习每个主穴的归经与
五、按语
定位。帮助学生温习
1.针灸治疗痫病有、定疗效,治疗前应做脑电图等检查以明 巩固旧知识。时间约 5
确诊断。
分钟。
2.本病应与中风、厥证、痉证等相鉴别。对继发性癫痫,更
应重视原发病的诊断、治疗。
六、文献摘录
五、按语(PPT 展示)
1.《医学纲目-卷之十、》:癫痫,鸠尾、后溪、涌泉、心俞、 六、文献摘录(PPT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1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一、病案导入:
一、PPT 展示。就病
【病案内容】
例内容提问学生,给
张某,女,11 岁。
出初出答案,老师结
3 岁起患抽搐,时常发作。数天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 合学生予点评,引入
抽搐剧烈,口吐白沫,10 余分钟才能停止。常服西药控制 本节内容。约 3 分钟。
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风痰闭阻:猝然昏仆,目睛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
喉中痰鸣。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瘀阻脑络:既往有脑外伤(或产伤)史,发作时猝然昏仆,
抽搐,或仅见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
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2.间歇期
主症
多见于痫病日久,发作次数频繁,抽搐强度减弱,苏醒后
症状。患儿在间歇期智力如常。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舌
淡苔白,脉弱。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七、病例分析。
痫病(间歇期)——证型:
就开始的病案导入进
心脾两虚:久发不愈,猝然昏仆,或仅见头部低垂,四肢 行病例分析。提问学
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 生。要求学生给出答
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
化痰息风,固本扶正。取督脉、任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鸠尾 长强 间使 太冲 丰隆
主穴
印堂 鸠尾 长强 间使 太冲 丰隆
配穴
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
心肾亏虚配心俞、肾俞。
方义
印堂可醒脑宁神;鸠尾属任脉之络穴,是治疗痫病的要穴;
长强通督调神;间使是治疗痫病的经验穴;太冲为肝之原
穴,可疏理气机,息风开窍;丰隆和胃降浊,健脾化痰。
1.病例导入——3 分钟 2.概述(概念、病因病机、西医知识)——5 分钟 3.辨证要点(主症+证型)——5 分钟 4.治疗 (基本治疗)——10 分钟 (其他治疗)——5 分钟 5.按语及文献摘要——5 分钟。 6.病案分析(提问学生)——5 分钟。 7.小结及思考题——2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病的基本治疗。 难点:本病的辨证要点。
三 、 辨 证 要 点 ( PPT
1.发作期
展示)
主症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
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或有吼叫声。 知识予启发性教学。
发作后肢体酸痛疲乏,略加休息即可恢复正常。
约 20 分钟。
证型
痰火扰神: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拘挛,口中有声,
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辘辘,口臭便干。
约 2 分钟
4
【概述】
概念
病因病机
西医范围
【辨证要点】
主症
证型
【治疗】

基本治疗

其他治疗
【按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下次课 预习 要点
实施 情况及 分析
1.本 病 证 型 及 相 关 的 配穴为何?
震颤麻痹的概述
5
四、治疗
治法
1.基本治疗(PPT 展
豁痰息风,醒神开窍。取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示)
主穴
结合过去经络腧穴学
水沟 百会 内关 太冲 后溪 涌泉
及刺法灸法学知识予
主穴
启发性教学。同时予
水沟 百会 内关 太冲 后溪 涌泉
简要复习每个主穴的
配穴
归经与定位。帮助学
痰火扰神配行间、神门;
生温习巩固旧知识。
风痰闭阻配风池、丰隆;
精神萎靡,表情呆滞,智力减退。
证型
心脾两虚:久发不愈,猝然昏仆,或仅见头部低垂,四肢
2
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
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
心肾亏虚:痫病频发,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晦暗,
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
四、治疗
1.基本治疗【掌握】
⑴发作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