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

《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

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目录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宗室二、南史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刘义庆 三、旧唐书 卷二九 音乐志二四、说蕃篇 萧绎五、刘义庆议避雠 姜南一、《世说新语》集评 二、《世说新语》相关成语名言辑要参、相关文章参考数据一、世说新语<言语>选二、世说新语<雅量>选 三、世说新语<捷悟>选四、世说新语<任诞>选五、刘义庆名句辑要六、世说新语序 王世懋三、宋书不载世说张习孔刘义庆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宗室刘义庆回首頁道规无子,以长沙景王第二子义庆为嗣。

初,太祖少为道规所养,高祖命绍焉,咸以礼无二继,太祖还本,而定义庆为后。

义庆为荆州,庙主当随往江陵,太祖诏曰:“褒崇道勋,经国之盛典;尊亲追远,因心之所隆。

故侍中、大司马临川烈武王,体道钦明,至德渊邈,睿哲自天,孝友光备。

爰始协规,则翼赞景业;陵威致讨,则克剪枭鲸。

逮妖逆交侵,方难孔棘,势逾累棋,人无固志。

王神谟独运,灵武宏发,辑宁内外,诛覆群凶,固已化被江汉,勋高微管,远猷侔于二南,英雄迈于两献者矣。

朕幼蒙殊爱,德荫特隆,丰恩慈训,义深情戚,永惟仁范,感慕缠怀。

今当拥移寝祏,初祀西夏,思崇嘉礼,式备徽章,庶以昭宣风度,允副幽显。

其追崇丞相,加殊礼,鸾辂九旒,黄屋左纛,给节钺、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侍中如故。

”及长沙太妃檀氏、临川太妃曹氏后薨,祭皆给鸾辂九旒,黄屋左纛,辒辌车,挽歌一部,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

义庆幼为高祖所知,常曰:“此吾家丰城也。

”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除给事,不拜。

义熙十二年,从伐长安,还拜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未之任,徙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复督淮北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并如故。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征为侍中。

元嘉元年,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常侍并如故。

时有民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

义庆曰:“案《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虽遇市朝,斗不反兵。

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含戚枕戈,义许必报。

至于亲戚为戮,骨肉相残,故道乖常宪,记无定准,求之法外,裁以人情。

且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

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

臣谓此孙忍愧衔悲,不违子义,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

八年,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

太祖诏譬之曰:“玄象茫昧,既难可了。

且史家诸占,各有异同,兵星王时,有所干犯,乃主当诛。

以此言之,益无惧也。

郑仆射亡后,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

日蚀三朝,天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彼庸主耳,犹竟无他。

天道辅仁福善,谓不足横生忧惧。

兄与后军,各受内外之任,本以维城,表里经之,盛衰此怀,实有由来之事。

设若天必降灾,宁可千里逃避邪?既非远者之事,又不知吉凶定所;若在都则有不测,去此必保利贞者,岂敢苟违天邪?”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加中书令,进号前将军,常侍、尹如故。

在京尹九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使诸子居之。

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十二年,普使内外群官举士,义庆上表曰:“诏书畴咨群司,延及连牧,旌贤仄陋,拔善幽遐。

伏惟陛下惠哲光宣,经纬明远,皇阶藻曜,风猷日升,而犹询衢室之令典,遵明台之睿训,降渊虑于管库,纡圣思乎版筑,故以道邈往载,德高前王。

臣敢竭虚暗,祗承明旨。

伏见前临沮令新野庾寔,秉真履约,爱敬淳深。

昔在母忧,毁瘠过礼;今罹父疚,泣血有闻。

行成闺庭,孝着邻党,足以敦化率民,齐教轨俗。

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恬和平简,贞洁纯素,潜居研志,耽情坟籍,亦足镇息颓竞,奖勖浮动。

处士南郡师觉,才学明敏,操介清修,业均井渫,志固冰霜。

臣往年辟为州祭酒,未污其虑。

若朝命远暨,玉帛遐臻,异人间出,何远之有。

”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年听遣五吏饷家。

先是,王弘为江州,亦有此制。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十六年,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

十七年,即本号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寻加开府仪同三司。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

受任历籓,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

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

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太祖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麇入府,心甚恶之,固陈求还。

太祖许解州,以本号还朝。

二十一年,薨于京邑,时年四十二。

追赠侍中、司空,谥曰康王。

二、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刘义庆回首頁义庆幼为武帝所知,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元嘉中为丹阳尹。

有百姓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避孙仇。

义庆议以为“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至于骨肉相残,当求之法外。

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

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

八年,太白犯左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外镇。

文帝诏谕之,以为“玄象茫昧,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

日蚀三朝,天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

彼庸主耳,犹竟无他”。

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九年,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

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遍居之。

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十二年,普使内外群臣举士,义庆表举前临沮令新野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处士南阳师觉授。

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一年听三吏饷家。

先是,王弘为江州,亦有此制。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改授江州,又迁南兖州刺史, 并带都督。

寻即本号加开府仪同三司。

性简素, 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

历任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沙 门颇致费损。

少善骑乘,及长,不复跨马,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

太尉袁淑 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

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 有辞章之美,引为佐吏国臣。

所著《世说》十卷,撰《集林》二百卷,并行于世。

文帝每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

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元嘉中,河济俱 清,当时以为美瑞。

照为《河清颂》 ,其序甚工。

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 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 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 随乎。

”于是奏诗,义庆奇之。

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 甚见知赏。

迁秣陵令。

文帝以为中书舍人。

上好为文章,自谓人莫能及, 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

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

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

子顼 败,为乱兵所杀。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麇入府,心甚恶之。

因陈求还,文帝许解 州,以本号还朝。

二十一年,薨于都下,追赠司空,谥曰康王。

子哀王晔嗣,为 元凶所杀。

晔子绰嗣,升明三年见杀,国除。

《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

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

义 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宋文帝刘义隆)所怪,征还宅,大惧。

妓 妾夜闻乌啼声,扣斋合云: “明日应有赦。

”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作此歌。

故其和 云:“笼窗窗不开,乌夜啼,夜三、旧唐书 卷二九 音乐志二夜望郎来。

”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

辞曰:“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

菖蒲花可怜,闻名不相识。

” 四、说蕃篇萧绎回首頁刘义庆为荆州刺史,性谦虚。

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为宗室之表。

受任历蕃,无浮淫之过。

善骑乘。

招聚才学之士,近远必至。

袁淑文冠当时,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引为佐史。

(《金楼子》卷三)五、刘义庆议避雠姜南回首頁刘义庆,宋武帝中弟长沙景王道怜之第二子也。

帝少弟临川武烈王道规既薨,以义庆嗣。

元嘉中,为丹阳尹。

有百姓黄初妻赵,杀子妇。

遇赦,应避孙雠。

义庆议以为:《“周礼》父母之雠,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至于骨肉相残,当求之法外。

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雠,宣共天同城,无亏孝道。

”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所著《世说》一书先儒多称之。

按:汉、晋、六朝有避雠之律,此议甚当。

(《蓉塘诗话》卷一)一、《世说新语》集评回首頁1.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2. 近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3. 明? 凌蒙初,改订并刊行《世说》,卷首所撰《凡例》第四则:“诸书不可有评,评者为疣赘,为指枝。

独《世说》单词词组,本是谭资,月旦阳秋,不妨饶舌。

况刘会孟谭言微中;王敬美剔垢磨瑕,诸家指陈,皆足发明余蕴,不佞参考,颇亦有功。

”4. 宋? 刘应登校刊《世说》,其序曰:“晋人乐旷多奇情,故其言语文章别是一色,《世说》可覩已。

《说》为晋作。

及于汉、魏者,其余耳。

虽典雅不如左氏《国语》,驰骛不如诸《国策》,而清微简远,居然玄胜。

概举如卫虎渡江,安石教儿,机锋似沉滑稽,又冷类入人梦思,有味有情,咽之愈多,嚼之不见。

盖于时诸公剸以一言半句为终身之目,未若后来人士俛焉下笔,始定名价。

临川善述,更自高简有法。

反正之评,戾实之载,岂不或有?亦当颂之,使与诸书并行也。

晚后浅俗,奈解人正不可得。

呜呼!人言江左清谈遗事,盘盘一老,出其游戏余力,尚足办此百万之敌,兹非谈之宗欤?抑吾取其文,而非论其人也。

丙戌长夏,病思无聊,因手校家本,精灭其长注,间疏其滞义。

明年以授梓,乃五月既望梓成。

耘庐刘应登自书其端,是为序。

”5. 明? 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序》:《“易》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者言之余响,而言者意之影测也。

是以莫逆之旨,恒存乎相视;糟粕之喻,无与于心传,由百世之下,读其书而欲想见其为心,不亦远乎。

此立言之所以难也。

晋人雅尚清谈,风流映于后世,而临川王生长晋末,沐浴浸溉,述为此书。

至今讽习之者,犹能令人舞蹈,若亲睹其献酬。

倘在当时,聆乐(旷)卫(玠)之韶音,承殷(仲堪)刘(惔)之润响,引宫刻羽,贯心入脾,尚书(何晏)为之含笑,平子(王澄)由斯绝倒,不亦宜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