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2020年最新]


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
务于中华文化真实、立体、全面的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
状看, 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
2020年最新
2020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试题)热点话题精练:文化自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
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文化形态足够强大,往往过分相信自己文化的至臻至美,因而导致一种丧失进取心的文
化封闭意识——这是文化自大的心理效应。如近代,当经典物理学臻于完备的时候,物
理学家们普遍产生了一种自满心理,认为,在如此完备的理论体系面前,今后的物理学
家们只能应用现成的物理学理论,而没有创新的空间了,“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
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
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等多学科的
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

A .敦煌文化完全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
B.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是封闭的,但敦煌文化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 地域性。 C.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最重要和最独特 的。 D .“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一定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 有必要深究何谓
文化自信。
B.文章主体部分阐述何谓文化自大,先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再着重剖析文化自大的
两种效应。
C.文章在分析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两种效应时,运用了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
论证方法。
D .文章最后指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的截然不同,并从两方面阐明了正确理解文化
自信的做法。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 是“和而不同” “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 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 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 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 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 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 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才造 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各地区对自己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
薄弱,即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
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所以,为了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
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繁荣发展,可以成立全国性的研究学会,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
域视角的研究。
C.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对各地域文化自身进行了充分的纵向研究,但横向研究还不成
熟,有待加强。
D .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应将其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进行,需深入关注各文化 间的相互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地域文化的概念、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条理清晰。
2020年最新
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 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 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 的合理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
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
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 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 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 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 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 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 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
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城
等。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
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
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
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
(摘编自邵汉明《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 续传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而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地
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
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
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
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将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 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 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 70 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般理解,文化自信的文化本体状态是文化的完满性,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
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所以,有 必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类个体自信的引申和拓展。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 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 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文化自信会导致文化主体在与异质文化的接
种文化心理。
C.顶端“文化与“低端”文化支配和被支配、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必然会促
进不同文
化的发展。
2020年最新
D .“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以博大胸怀汲取世界文化中优秀元
素的新理念。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概述对文化自信的一般性理解,然后顺势提出了中心论点
化系列, 以此来评价各民族文化。 由此, 自然引申出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 “顶
端”文化对“低端”文化的支配和取代必然会受到“低端”文化形态出于自保而进行的
抵抗,于是,这种优势文化形态对“低端”文化形态的支配和取代往往采取野蛮的方式。
这也是自 15 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运动中, 通过文化殖民主义推行和扩张自己的

A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是积极的态 度以及行动。 B.文化形态若历史悠久、发育完备,往往会阻滞和消解文化形态的创生力,导致其发 展举步维艰。 C.在文化心理、实践结果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都截然不同,而文化封闭与文化扩张 却结果相同。 D .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决定了我们不应走文化殖民 主义的道路。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突出敦煌文化的现实意义,文章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阐述的敦煌 文化。 B.为了论证敦煌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文章运用了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进行比较的方 法。 C.文章阐述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主要理据。
可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我们就更应当正确理解文化自信 :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不应导致文化封闭主义,
而应当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各民族文化
( 包括西方文化 ) ,用于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
化 ; 更不应如西方文化那样走向文化殖民主义,这不仅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
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