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经济学原理-卢锋第24讲
最新经济学原理-卢锋第24讲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0
锋,CCER,2002动的一个前提, 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这一假定 是否符合实际?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大量经 验研究,发现各国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 有的确实比较稳定,有的虽然存在长期下 降趋势,但是短期内波动不大。给定流通 速度大体不变或趋势比较平稳的条件,货 币学派强调的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关系, 在长期确实具有成比例对应关系。
超速通货膨胀
• 20年代初德国超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在1922年1 月至1923年11月不到两年间上升了100亿倍。这意 味着,如果一个富翁在1922年初拥有300万马克的 德国政府债券,第二年末他的全部财富还买不到一 块糖果。
• 匈牙利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物 价上升幅度最大的通货膨胀。在1945年7月至1946 年7月的一年间,这个小国的物价指数从100飙升到 接近400(1027)。以1英寸高度表示物价指数上升 100,表达这个年通货膨胀率的纵轴坐标高度,相 当于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000,000
1,000,000
100,000
(1937年1-6月=1)
10,000
价格指数、货币发行指数
价格指数 货币发行指数
1 100 10
1,000
1937 1939 1941 1943 1945 1947 1949 年份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 货币增长既要满足真实产出和价格上升对媒介手段的 需要,另外要满足经济货币化进程对货币额外增加需 要。仅看名义GDP增幅与货币增幅关系,就会发现二 者出现越来越大差距,形成货币流通下降现象。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3
锋,CCER,2002秋季
通货膨胀分类
• 可以把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的通货膨 胀称为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百分比超过两 位数的通货膨胀是严重通货膨胀;物价年上涨 幅度达到三位数或更高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 或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6
锋,CCER,2002秋季
中国40年代超速通货膨胀
100,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
10,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0
2
锋,CCER,2002秋季
交易方程式之二
• 把名义GDP表示为真实产出数量(Q)与一般物 价水平(P)的乘积,交易方程式改写为:
• V = PQ / M
• 它表明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等于真实产出数量与一 般价格水平乘积除以货币存量。假设存在只有一 种商品——窝窝头的原始经济,总的货币供给为 100元,窝窝头产量为1000斤,每斤窝窝头平均价 格0.5元,那末利用可见交易方程式,货币流通速 度为(1000 0.5)/ 100 = 5,即一年中每元钱在 交易中被换手5次。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1
锋,CCER,2002秋季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名义GDP、货币增长(%) 名义GDP/Mo
8000
18
7000
货币增长
名义GDP
17 16
6000
Mo流通速度
15 14
5000
13
12 4000
11
3000
10
9
2000
8
1000
7
6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9
锋,CCER,2002秋季
交易方程式之三
• 货币数量论的又一表达:P = VM / Q
• 采取这一表达,原因在于古典经济学家通常相 信,货币流通速度大体是稳定的。另外他们还 相信,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增长步幅也是 稳定的。因而货币供应量变化会表现为价格水 平变动。现代货币学派(modern monetarism) 改造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这一传统。他们的核 心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 水平,在长期决定物价水平。
经济学原理-卢锋第24讲
通货膨胀
• 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我国80年代以来 发生了四次通货膨胀。
25
20 价格变动率(%)
15
10
5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年份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 也有经济学家把不会显著改变相对价格和收入 分配的通货膨胀称作温和通货膨胀(modest inflation);把年上涨率超过50%或者100-200% 的称为奔腾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年 率超过1000%的称为超速通货膨胀。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4
锋,CCER,2002秋季
年份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2
锋,CCER,2002秋季
经济货币化解释
• 经济货币化指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经济 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成熟发达市场经济 国家,早已经完成了货币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经济或 计划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
•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经历体制转型。 自给经济转变为交换经济,计划协调的经济逐步融入 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运行需要更多货币媒介手段。
"经济学原理"第24讲“通货膨胀”卢
15
锋,CCER,2002秋季
货币学派观点的论证
• 超速通货膨胀环境下,一般物价水平可能每年上升 几百或几千倍,由于一年内经济中真实产出增长通 常难以超过10%,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也比较有限, 因而相对于超速通货膨胀的物价上升水平来说可以 忽略不计。由于货币数量论涉及的四个因素中,有 两个可以假定相对不变,因而物价水平猛涨必然伴 随着货币供应量相同数量级的飙升。经济学家对历 史上发生的多次超速通货膨胀进行了大量经验研究, 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一般物价变动之间确实存在紧密 联系。因而,货币数量论关于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的的立论,在超速通货膨胀场合得到有力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