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因受地理位置(纬度、经度)、气候及下垫 面的影响,地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 它为人类提供了居住环境以及食物和衣着的主体 部分。
至1985年,森林面积下降到41.47亿公顷,占
陆地总面积的31.7%,仍为地球上最重要的 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区域,是目前 地球上面积最大,近17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 球上现存森林面积的一半,对维持人类生存环 境起作用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条件下并以壳斗科、樟科、 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 系统。 它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产物,主要分布 于欧亚大陆东岸北纬22~40℃之间。 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发育最 好的一片。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 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 垂直交替。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垂直带谱:随着海 拔的升高而依次出 现的植被带的具体 顺序。
台湾玉山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天山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长白山植被垂直带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
此外,在西藏自治区
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 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 林分布的最北边界。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6℃以上,月平均温度多高于20℃
。年降水2 500~4 500毫米,全年均匀分布,无明显
旱季。温度的日变幅2~9℃,多在中午降大雨,雨
后很快天晴。常年多云雾,日照率低。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
东南亚的一些岛屿
南美洲的亚马
逊盆地
非洲的刚果 盆地
•Between 10oN and 10oS
Congo Basin
Amazon Basin
South-east Asia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大群系类型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包括亚洲和大洋洲所有的热带雨林。其特点是以龙脑香科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灌木层明显,但稀疏 草本层以蕨类为主 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常见,但不及热 带雨林繁茂。
地上生物量与净生产力均较热带雨林 为低。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 又称夏绿林,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它是在 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
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纬度、经度、海拔三个方向上植被类 型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自学) 荒漠生态系统(自学)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60 亿公顷,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45.8%。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纬度 (二)经度 (三)海拔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纬度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的变化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太阳辐
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如,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 度降低0.5-0.7度。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经度地带性:植被因水分状况呈现按经度带 状依次更替。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植被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 方向从高到低的有规律分布,这种现象称为植 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或植被水平分布)。
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④茎花
由短枝上的腋芽 或叶腋的潜伏芽形成 ,且多一年四季开花
有些种类的树在 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 能开花结果,成为热 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 生花现象。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⑤多昆虫传粉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4) 无明显季相交替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物种都终年进行 生长活动,但仍有其生命活动节律。 乔木叶子平均寿命13~14个月,零星 凋落,零星添新叶。 多四季开花,但每个种都有一个多少 明显的盛花期。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 约62度。东临太平洋, 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 影响的程度不同,从东 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 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 分布三大植被区域:湿 润森林、半干旱草原和 干旱荒漠。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纬度 (二)经度 (三)海拔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三)海拔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降水最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 界线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常引起自然生态系 统有规律地更替。——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植被特点:
(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绝大部分是木本。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攀援植物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附生植物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而且生物种群大
多是K—对策。
一旦植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自学) 荒漠生态系统(自学)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起主导作用的是水陆分布和各地的太 阳辐射量的多少及其季节分配,以及与此 相联系的水热状况。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1.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少雨而寒冷,春 秋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16-18度。年降 雨1000-1500毫米,主要分布在4-9月,冬 季降水少,但无明显旱季。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2. 森林特点 结构较之热带雨林简单,高度明显降 低。乔木分两个亚层: 上层:20米左右,以壳斗科、樟科、 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 第二亚层:10-15米,以樟科、杜英科 等树种为主。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美洲雨林群系
以亚马逊河河流为中心 ,为300万平方公里以上。豆科植物
是优势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别多,凤梨科、仙人掌科、天
南星科和棕榈科植物也十分丰富。
Congo Basin
Amazon Basin
South-east Asia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的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 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 口和西双版纳地区。
(一)纬度 (二)经度 (三)海拔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二)经度 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 常沿经向变化。 因此,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变化,即由沿海的
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原到干旱区的荒漠—
—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
以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最明显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出现生态系统类型有规 律的更替,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
苔原
即,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纬向地带性:植被类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现有规律 的分布现象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在西欧
,前苏联欧
洲部分的东 部。东北和 华北地区。 日本北部、
朝鲜、北美
洲的东部和 南美洲的一
些地区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1.气候特点 年均温8-14度,年降水500-1000毫米,雨 量分布不均。 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树木仅 在暖季生长,入冬前树木叶子枯死并脱落。 土壤较为肥沃。
第三层:10米以上,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密。
幼树及灌木层, 稀疏的草本层,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Emergent Layer
Canopy Layer Middle Layer Shrub Layer and Understorey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发达。
附生植物生长在乔木、灌木或藤本 植物的枝叶上,其组成从藻、菌,苔藓 、蕨类到高等有花植物均有。
为优势,缺乏具有美丽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 但具有高大的沙椤属以及著名的白藤属和兰科附生植物。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非洲雨林群系
分布在刚果盆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 非洲雨林的种类
虽然比较贫乏,但有大量的特有种。如棕榈、油椰子等,咖啡属
种类很多(全世界具有35种,非洲占20种)。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3)乔木具有特殊构造
①板状根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第一层乔木最发 达,第二层次之 。每一树干具1一 10条,一般3—5
条,高度可达地
面上9m。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②裸芽 ③乔木的叶子在大小, 形状上非常一致,全 绿,革质,中等大小 。幼叶多下垂,具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