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渡江战役
渡 江 胜 利
位 于 南 京 市 下 关 热 河 路 广 场 中 心
1979 , 建
纪 念 碑
--------
The End
小组组长:刘坤元 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陈睿峰 尹相涛 张申 冯跃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于3月初~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 岸,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 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 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 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 的战术、技术训练等。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 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 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 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桥、 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 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
过程: 过程: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 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 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 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 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 战,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省 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停泊在镇江附近江 面的英国军舰4艘公然炮击长江北岸的人 民解放军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当即以炮 火猛烈还击,击伤其旗舰“紫石英”号, 后4艘军舰相继逃往上海。为此,人民解 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正申斥了帝国主义 的这一侵略行径,并要求英、美、法等国 在中国的一切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 海、领土、领空,表达了中国人民保卫主 权的决心。国民党集团鉴于江防已全线被 突破,部队有在沿江一线被人民解放军分 割、围歼的危险,于22日下午仓促部署总 退却,芜湖以西的部队向浙赣铁路沿线撤 退,芜湖以东、常州以西的部队向杭州方 向撤退,常州以东的部队向上海方向撤 退,企图在浙赣铁路沿线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人民解放军除组织第二梯队军 继续渡江外,主力向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发展攻势。23日,东突击集团主力相继解 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切断了宁沪铁路,争取了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司令 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和另一部舰艇23艘在镇江江面起义。第34军进占 镇江,第35军于23日晚进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 蒋介石集团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突击集团一部占领芜湖,并在湾沚地区歼 国民党军第20军大部和第99军一部。西突击集团占领贵池、青阳等地,歼国民党 军第8兵团一部。 ○
背景: 背景: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可用于作战的部队还有146万人,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可用于作战的部队还有146万人,这些部队多分布在 146万人 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 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蒋介石为了赢 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 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 年 月 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 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 共部署了115个师约 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 个师约 万人, 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 个师约45万人 共部署了 个师约 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 万人, 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 个师约 万 余公里地段上; 集团40个师约 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 余公里地段上 白崇禧集团 个师约25万 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 舰队 公里地段上。 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 公里地段上 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 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 炮艇56艘分驻安庆 芜湖、镇江、 队一部计有军舰 艘分驻安庆、 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 艘、炮艇 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 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 余艘分驻宜昌、汉口、 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 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 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 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 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余架分置于武汉、 面,沿江巡弋;空军 个大队计飞机 余架分置于武汉 南京、上海等地 支援陆军作战。此外, 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 上海吴淞口外海面 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 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民解放军渡江。 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
泽 东 手 迹 《七 律 邓 : 人 平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南 京 纪 》 。 ” , 背 面 镌 刻 毛 碑 念 利 江 胜 “渡 书 手 小 刻 镌 正 面 座
碑 于 年 。 远 远 望 去 , 整 座 纪 念 碑 如 同 一 艘 乘 风 破 浪 的 战 舰 。
渡 江 胜 利 纪 念 碑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一.简介 二.背景 三.过程 四. 历史意义 五.渡江胜利纪念碑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 万多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 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 鄂广大地区。 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 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 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 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 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 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