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压传动技术

气压传动技术


要求 较高
稍贵
要求 更高
最贵
机械传动
较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没有
短距离
较困难
一般
简单
一般
2.气压传动的缺点
(1)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较大。 (2)由于工作压力低。 (3)气动装置中的信号传动速度比光、电 控制速度慢,所以不宜用于信号传递速度 要求十分高的复杂线路中。 (4)噪声较大,尤其是在超音速排气时, 要加消声器。
叶片式
低转矩
高速度
零点几千瓦 到l.3kW
小型:1.8~2.3 大型:1.0~1.4
制造简单,结构紧凑,但低速启动转矩小,低速性 能不好。适用于要求低、中功率的机械,如手提工 具、复合工具传送带、升降机、泵、拖拉机等
活塞式
中高转矩
低速或 中速
零点几千瓦 到1.7kW
小型:1.9~2.3 大型:1.0~1.4
9.3 气动执行元件
9.3.1 气缸
(1)按压缩空气在活塞端面作用力的方 向不同分为单作用气缸和双作用气缸。 (2)按结构特点不同分为活塞式、薄膜 式、柱塞式和摆动式气缸等。
(3)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耳座式、法 兰式、轴销式、凸缘式、嵌入式和回转 式气缸等。 (4)按功能不同分为普通式、缓冲式、 气—液阻尼式、冲击和步进气缸等。
2.换向型控制阀
表9-4
人力控制
手柄式、带定位 顶杆式 机械控制 单向滚轮式 气动控制 直动式 单电控 电磁控制 先导式双电控,带手动 弹簧复位 先导式 双电控 脚踏式 滚轮杠杆式
换向阀的控制方式
一般手动操作 按钮式
(1)人力控制换向阀。 (2)机械控制换向阀。 (3)气压控制换向阀。 ① 单气控加压式换向阀。 ② 双气控加压式换向阀。 (4)电磁控制换向阀。 ① 直动式电磁换向阀。 ② 先导式电磁换向阀。
3.顺序阀
顺序阀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往往与 单向阀配合在一起,构成单向顺序阀。
4.安全阀
图9-34 单向顺序阀工作原理图
1—调节手柄;2—调压弹簧 ;3—活塞;4—单向阀
图9-35 安全阀工作原理图
9.4.3 流量控制阀
1.节流阀 2.单向节流阀 3.排气节流阀 4.快速排气阀
图9-36 节流阀工作原理图
图9-43 “非门”和“禁门”元件
图9-44 “双稳”元件
9.6 气动回路
9.6.1 方向控制回路
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图9-45 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图9-46 双作用气缸的控制回路
9.6.2 压力控制回路
1.一次压力控制回路 2.二次压力控制回路
图9-47 一次压力控制回路
该气液滑台能完成以下两种工作循环。 1.快进→慢进(工进)→快退→停止 2.快进→慢进→慢退→快退→停止
9.7.3 公共汽车车门气压传动系统
图9-60 汽车车门气压控制系统
9.8 气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 与故障分析 9.8.1 气动系统的设计
1.明确设计要求 2.气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3.拟定气动系统原理图 4.选择气动元件 5.绘制工作图,编制文件
图9-48 二次压力控制回路
9.6.3 速度控制回路
1.单向调速回路
(1)当负载方向与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活 塞运动易出现不平稳现象,即“爬行”现象。
(2)当负载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一致时,由 于排气经换向阀快排,几乎没有阻尼,负载 易产生“跑空”现象,使气缸失去控制。
图9-49 双作用缸单向调速回路
图9-23 推拉式手动阀的工作原理图和结构图
1—压下阀芯时状态;2—拉起阀芯时状态
图9-24 脚踏阀
图9-25 机械控制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1—滚轮;2—杠杆;3—顶杆;4—缓冲弹簧; 5—阀芯;6—密封弹簧;7—阀体
图9-26 单气控加压截止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1—阀芯;2—弹簧
图9-27 二位三通单气控截止式换向阀的结构图
图9-28 双气控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图9-29 直动式单电控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图
1—电磁铁;2—阀芯
图9-30 直动式双电控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图
1、2—电磁铁;3—阀芯
图9-31 先导式双电控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9.4.2 压力控制阀
1.压力控制阀的作用及分类 2.减压阀(调压阀)
按压力调节方式可分为溢流式、非 溢流式和恒量排气3种。
图9-5 油水分离器
图9-7 吸附式干燥器结构图
1—湿空气进气管;2—顶盖;3、5、10-法兰;4、6—再生空气排气管;7—再生空气进气管; 8—干燥空气输出管;9—排水管;11、22—密封座;12、15、20—钢丝过滤网;13—毛毡; 14—下栅板;16、21—吸附剂层;17—支撑板;18—筒体;19—上栅板
9.2 气源装置及气动辅件
9.2.1 气源装置的组成
图9-2 压缩空气站设备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1—空气压缩机;2—后冷却器;3—油水分离器;4、7—贮 气罐;5—干燥器;6—过滤器
1.空气压缩机的分类及选用原则
(1)空气压缩机的分类。 (2)空气压缩机的选用原则。
图9-3 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图
表9-3
分类方式 阀内气体的流动方向 阀芯的结构形式 阀的密封形式
方向控制阀的分类
形式 单向阀、换向阀 截止阀、滑阀 硬质密封、软质密封
阀的工作位数及通路数 阀的控制操纵方式
二位三通、二位五通、三位五通等 气压控制、电磁控制、机械控制、手动控制
1.单向型控制阀
图9-21 或门型梭阀
图9-22 与门型梭阀
5.摆动气缸
(1)叶片式摆动气缸。 (2)齿轮齿条式摆动气缸。
图9-17 叶片式摆动气缸
1—叶片;2—定子;3—档块
6.手指气缸
(1)所有的结构都是双作用的,能实现 双向抓取,可自动对中,重复精度高。 (2)抓取力矩恒定。 (3)在气缸两侧可安装非接触式检测开 关。 (4)有多种安装、连接方式。
1.气—液阻尼缸 2.薄膜式气缸 3.冲击气缸
图9-14 气液阻尼缸的工作原理图Βιβλιοθήκη 图9-15 薄膜式气缸结构简图
1—缸体;2—膜片;3—膜盘;4—活塞杆
图9-16 冲击气缸工作原理图
4.无杆气缸
无杆气缸没有普通气缸的刚性活塞 杆,它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地实现往复 运动。 这种气缸的最大优点是节省了安装 空间,特别适用于小缸径、长行程的场 合。
2.其他辅助元件
(1)油雾器。 (2)消声器。 (3)管道连接件。
图9-11 普通油雾器(一次油雾器)结构简图
1—喷嘴;2—节流阀;3—钢球;4—弹簧;5—阀座;6—存油杯; 7—吸油管;8—单向阀; 9—视油器;10、12—密封垫;11—油塞
图9-12 吸收型消声器结构简图
1—连接螺丝;2—消声罩
(4)具有较高的启动力矩。可以直接带 负载运动。 (5)结构简单,操纵方便,维护容易, 成本低。 (6)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0 kW 左右。 (7)耗气量大,效率低,噪声大。
2.气马达的工作原理
图9-20 气马达工作原理图
表9-2
形式 转矩 速度
各种气马达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功率 每千瓦耗气量 Q(m3/min) 特点及应用范围
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压机 把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 换为空气的压力能,然后在控制元件的 作用下,通过执行元件把压力能转换为 直线运动或回转运动形式的机械能,从 而完成各种动作,并对外做功。
2.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1)气源装置。 (2)气动控制元件。 (3)气动执行元件。 (4)气动辅件。 (5)工作介质。
(4)干燥器。 (5)空气过滤器。 ① 一次过滤器 ② 分水滤气器 (6)气动三联件。 气动三联件是用于气源处理的装置,一 般由分水滤气器、减压阀和油雾器组成。
图9-8 一次过滤器结构图
1—φ10密孔网;2—280目细钢丝网;3—焦炭; 4—硅胶等
图9-9 普通分水滤气器结构图
1—旋风叶子;2—滤芯;3—存水杯; 4—挡水板;5—手动排水阀
在低速时有较大的功率输出和较好的转矩特性。启 动准确,且启动和停止特性均较叶片式好。适用于 载荷较大、要求低速、转矩较高的机械,如手提工 具、起重机、绞车、绞盘、拉管机等
薄膜式
高转矩
低速度
<1kW
1.2~1.4
适用于控制要求很精确、启动转矩极高和速度低的 机械
9.4 气动控制元件
9.4.1 方向控制阀
第9章 气压传动技术
9.1
气压传动概述
9.2
气源装置及气动辅件
9.3
气动执行元件
9.4
气动控制元件
9.5
气动逻辑元件
9.6
气动回路
9.7
常用气动系统
9.8
气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故障分析
9.1 气压传动概述
9.1.1 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压传动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 传递和信号传递的一门传动技术。
2.双向调速回路
图9-50 双向调速回路
3.气—液调速回路
图9-51 气—液调速回路
9.6.4 其他回路
1.安全保护回路
(1)过载保护回路。 (2)互锁回路。 (3)双手同时操作回路。
图9-54 双手操作回路
2.延时回路 3.顺序动作回路
(1)单缸往复动作回路。 (2)连续往复动作回路。
图9-56 往复动作回路
图9-57 连续往复动作回路
9.7 常用气动系统
9.7.1 工件夹紧气压传动系统
当工件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气缸A的 活塞杆伸出,将工件定位后两侧的气缸B 和C的活塞杆伸出,从两侧面夹紧工件, 而后进行机械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