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十章)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十章)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贸易自由化导致了收入
不平等,正如H-O模型所预测的。
10-19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从60世纪中期开始,出口工业品(主要出口到发
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另一条可行 之路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HPAEs)
• 一些国家获得了相当高程度的经济增长.
– 在一些例子中,他们的经济增长超过了10%/每年
贸易自由化促进发展吗?
• 答案是模糊的。 • 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 国家的增长率要慢
于它们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 1980s以来,不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
融危机导致了缓慢的增长。
10-18
贸易自由化(cont.)
• 其它国家如印度自1980s贸易自由化以来经
历了快速的增长,但这一增长多大程度上 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并不清楚。
– HPAEs国家 都实行了一系列广泛的政策,但是同样 获得了高增率 – 对工业结构的实际影响可能并不大 – 有些产业政策是显著失败的
10-24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增长的其他原因
• 解释东亚快速增长的两个原因:
– 高储蓄率 – 公共教育的快速提高
• 东亚经验的否定以下两个观点:
–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进口替代的内向战略 基础上 – 世界市场被控制而不利于新进入者,阻止穷国致富
大的制造产业。二战后的30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 的贸易政策受到这一信念的巨大影响
– 建立一个强大制造业的最好方法是保护国内厂商不受 国际竞争的冲击
10-3
引言
表 10-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5(美元)
10-4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从二战到19世纪70年代,众多发展中国家试图通
过限制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制造业生产的方式 来加速他们的发展 在制造业保护的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幼稚工 业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1
10-11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偏爱制造业的后果: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问题
• 许多致力于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国家,没有显示出赶
上发达国家的任何迹象
– 例如: 经过50年代早期到70年代早期这20年,印度 的人均收入只比最初多几个百分点
10-12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10-25
提要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关注以下两个目标:促进
工业化和解决国内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政府为促进工业化的政策通常从幼稚工业伦那里 得到依据 许多欠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 这些政策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率生产
10-26
– 减少进口的关税并定会减少出口 – 直到70年代为止,发展中国家一直怀疑出口制造产 品的可能性 – 在许多情形下,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正好与现存的 政治偏向相吻合
10-10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表 10-2: 1990年出口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巴西 印度 美国 日本 德国 韩国 香港 新加坡 8 11 12 12 27 42 132 202
10-6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幼稚工业论的问题
• 试图从现在就进入未来才会具有比较优势的的产业,
并不总是好事。
– 例如:韩国在80年代,成为汽车的出口国,而在60年 代韩国的资本和技术工人却非常缺乏。
• 保护制造业并没有什么好处,除非保护本身有助于
是制造业具有优势。
– 例如: 巴基斯坦和印度对他们的重工业保护了数十 年,而最近开始出口相当数量的轻工业产品比如纺 织品
10-20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亚洲经济增长的事实
• 世界银行根据奇迹发生时间的不同把HPAEs分为三组
国家:
– 日本(二战后) – 四小龙: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 (60年代) –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70年代后期和80 年代)
• HPAEs都对国际贸易开放
– 例如: 1999年,香港和新加坡的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 超过100%(分别为132和202)
10-8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通过保护发展制造业
•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 通过限制工业品进口来鼓励发展国内产业的战略
– 许多欠发达国家已致力于使用此战略
• 进口替代工业化会促进经济发展么?
– 许多经济学家目前严厉批评进口替代的后果,他们 认为进口替代鼓励高成本,无效率的生产
10-9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 为什么不既鼓励进口替代,又鼓励出口呢?
10-7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市场失灵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
• 两种类型的市场失灵可以作为保护幼稚工业的依据:
– 不完全资本市场
–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整套金融机构来使传统部门(比 如农业)的储蓄用于新成长部门(比如制造业)的投资,那么 新工业部门的增长将会受到限制
– 无偿占有问题
– 新产业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补偿 (例如, 技术改造的 起步成本)
• 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运行不按照其设定的方向
运行呢?
– 幼稚工业论并不像许多人假定的那样具有普遍有效 性
• 进口替代工业化会产生以下后果:
– 有效保护的高成本 – 生产的低效率规模 – 更大的收入差距,以及更多的失业
10-13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表 10-3: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制造业的有效保护 பைடு நூலகம்百分比)
10-22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表 10-4: 平均保护率, 1985 (百分比t)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其他亚洲国家
南美 次撒哈拉非洲
24 42
46 34
10-23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HPAEs的产业政策
• 有几个高度成功的经济均实行过支持某些特定产业
的产业政策(从关税到政府对研究和发展的支持) • 大部分经济学家怀疑这种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因为:
10-21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
HPAEs的贸易政策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东亚奇迹归功于外向型贸易政策
– 虽然表 10-4 数据说明 HPAEs 与其他较低发展的国 家相比,有较少的贸易保护者,但是这决不是因为 自由贸易政策 – HPAEs 国家的低保护率促进他们增长,但是这仅仅 是解释奇迹的部分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政府放弃了进
口替代工业化,转向贸易自由化。
10-15
表10-3: 印度和巴西制造业的有效保护率
10-16
图10-1: 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增长
Source: World Bank
10-17
贸易自由化(cont.)
与进口替代工业化一样,经济发展是贸易自
由化的最终目标。
10-5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幼稚工业论
• 它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具有一个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
而且他们可以通过起步阶段的保护来实现这种潜力 • 它认为把关税或者进口配额作为临时手段来发展工 业起步是有效的
– 例如:在 19世纪,美国和德国都对制造业征收高关 税,并且日本在70年代之前也一直运用大范围的进 口控制
墨西哥(1960) 菲律宾(1965) 巴西(1966) 智利 (1966) 巴基斯坦(1963)
资料来源:Bela Balassa,《发展中国家的保护结构》1971
26 61 113 182 271
10-14
贸易自由化
有证据表明,那些贸易相对自由的中低收入国家
比那些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国家有更高的平均经 济增长。 • 但这一论断是有争议的。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章节结构
引言
进口替代工业化 1985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
出口导向工业化
10-2
引言
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巨大差异 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穷呢?
• 许多发展中国家坚信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