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测试题答案一、填空(40分每题2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1、师德修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2、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3、(民主、平等、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
6、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和人格示范原则)。
7、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而宽容所释放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圣堂生的博大胸怀。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政府(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并且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9、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布资格证书。
10、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1、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授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策略有(积极的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3、现代课堂教学的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教科书及教学参考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三是(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14、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学生的道德活动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
16、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
17、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0、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教师就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选择。
(15分每题2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 A )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以法执教2、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 B )A、坐而论道B、知行统一C、养成习惯D、闭门造车3、为帮助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就学,国家的措施是(D)A、为其免去全部费用B、为其免去杂费C、减少杂费D、设立助学金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当地(B)批准。
A、教育局B、人民政府C、人大D、学校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未满(C)周岁的公民。
A、10B、16C、18D、206、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最根本保证是(C)A、工人阶级的领导B、无产阶级的领导C、党的领导D、人民的领导7、按照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规定到哪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A、2010B、2008C、2005D、20208、(A)是一个民族来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A、民族精神B、精神文明C、高科技D物质文明9、坚持(A)压倒一切,争取处理改革发展A、稳定B、改革C、经济建设D、人民的利益10、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A、腐败B、脱离群众D、执政水平低11、我们要坚持(B)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A、请进来B、引进来C、科学技术D、管理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B)A、党的先进性B、执政为民C、社会主义国家D、党章13、总结党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围绕党的(B)来展开。
A、党章B、中心任务C、改革任务D、主要任务14、始终做到(A),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根,力量之源。
A、三个代表B、以人民利益为中心C、经济建设为中心D、国家利益为中心15、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B)A、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基本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三、教育案例分析(10分)例:河南省某镇一所小学,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教学检查,该校三(3)班班主任李老师受校长委托通知王大军同学不准到校上课,理由是王大军同学平时调皮倒蛋,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很差。
为了达到评价好印象,故勒令该生停课一周。
这位班主任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评析。
答题要求:(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的教育权;教师应依法执教;(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学校和教师不得善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或感情用事;(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给1—4分;看法独到,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再奖励2分,但本题给分不超过10分。
济宁市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30)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 )。
A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2.针对在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现象,教师应该(C )。
A 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C )。
A 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 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 教师和学生D 教育领导和教师4.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这一涵义是由( B )。
A 社会舆论决定的B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C 法律法规决定的D 传统习俗决定的5.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 )。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6.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 C )。
A 善用表扬B换位思考C积极倾听D采用书面形式7.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 A )。
A 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 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可以理解为( D )。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9.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 教育法规的影响D 教育原则的影响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违背了( D )。
A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C 关心学生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11.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A )。
A平等的B不平等的C 对立的D互补的1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另一个是( C )。
A 职业技术修养B职业理念修养C 职业道德行为修养D 科学文化修养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出自( B )。
A 柳宗元B 韩愈C 欧阳修D 苏轼14.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团队合作中,首先要做到( B )。
A 严以律已以诚待人B 谦虚为怀戒骄戒躁C 相互帮助通力合作D 凡是不要先出头15.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 A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实践B 交往C 思考D 学习16.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 D )。
A江泽民B 胡锦涛C 周恩来D邓小平17.教师在求知、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所以教师必须( A )。
A严谨治学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18.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B)。
A 爱工作B 爱学生C 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19.依法治教的重点是( C )。
A教育法律的研究B教育法律的遵守C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D教育立法2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这就是( A )。
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严谨治学21.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学校随后将他除名。
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
学校的做法( B )。
A合情、合理、合法B合情、合理、不合法C合情、不合理、不合法D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2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 )。
A 教书育人B 依法执教C 爱岗敬业D 团结协作23.有关学生分班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学校可以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能力水平分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等B学校对特长班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可以适当收费C学校应根据每班学生的水平差异配备教师,保证分层次教学D高中侧重文、理分科不得从高一年级开始进行24.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除学习师德修养的科学理论,还必须( A )。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B学习学科专业知识C提高教育教学技能D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25.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B )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26.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包含下列几点:( 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7.《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C )周岁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