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摘要:“民以食为天”为历代中国人所尊崇,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饮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之相关的餐桌礼仪,也是礼仪体系中的重要一支,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个人修养可以被体现出来,因此,餐桌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忽视这一点。
就这样,一些尴尬的局面就出现了。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中国的餐桌礼仪至关重要。
关键词:餐桌礼仪、餐具摆放、茶文化、酒文化、入座、进餐、离席。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餐具摆放:餐具摆放要相对集中,备种餐、酒具要配套齐全,距离相等,图案、花纹要对正,整齐划一,符合规范标准,做到既清洁卫生,又有艺术性,并方便宾客使用。
1.餐、酒具摆放的顺序大型宴会的10人座位的台面所需餐、酒具用品共104件。
餐、酒具摆放大致可以用托盘分为五次托放。
第一托:骨碟、勺垫、瓷勺。
第二托:葡葡酒杯、白酒杯。
第三托:筷架、筷子、公用餐碟、公用勺、公用筷和牙签桶。
第四托:叠好的餐巾花(已插放在水杯中)。
第五托:烟灰缸。
2.餐、酒具摆放的规则(1)摆骨碟将餐具码好放在垫好餐巾的托盘内,左手端托盘,有手摆放。
从正主人席位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摆放。
摆放时要求花纹(字头、店徽)要对正,协调一致,碟与碟之间距离要相等,碟边距桌边1厘米。
(2)摆勺垫、瓷勺勺垫摆在骨碟的五前方,瓷勺摆在勺垫的中央,瓷勺柄朝右,勺垫距碟边1厘米。
(3)摆酒具葡萄酒杯应对正骨碟中心,葡萄酒杯底边距勺垫 1厘米;白酒杯摆在葡萄酒杯的右侧,杯与杯上口处距离1厘米。
酒具的花纹要正对客人;摆放时拿杯座,不能拿杯口。
(4)摆筷架和筷子筷架应放在骨碟的有侧,注意图案摆正,如果是动物图型,头一律朝左。
将带筷套的筷子放在筷架上,筷子套的图案及文字要朝上对正。
筷子末端距离桌边1厘米。
(5)摆公用碟、公用勺、公用筷公用碟应放置在正、副主人席立的正前方,碟边距葡萄酒杯底托3厘米,碟内分别横放公用勺和公用筷,筷子放在靠桌心一侧,勺放在靠近客人一侧,勺柄朝左,筷柄朝右,成为对称型。
公用勺和公用筷之间距离1厘米;筷子出餐碟部分两侧相等。
10人以下应摆2套公用餐具20人以上摆4套。
它两套应摆放在正、副主人之间的中心上,形成十字型。
如果客人人数少,餐桌较多,可在正、副主人位置上,摆上筷架及筷子。
(6)摆牙签桶应摆在公用碟的右侧,不出筷柄末端,不出公用碟的外切线。
(7)摆餐巾花将叠好的餐巾花插在水杯中,摆在葡萄酒杯的左侧,三套杯应横向成为一条直线,水杯的上口距离葡萄酒杯口1厘米。
(8)摆放烟灰缸从正主人席位右侧开始,每隔两个座位摆放一个,烟缸前端应在水杯的外切线上。
烟缸一般有三个架烟孔,其中一个架烟孔朝前桌心,另外两个朝向两侧的客人。
(9)摆火柴把火柴摆放在靠桌心侧,火柴盒的封面朝上,火柴磷面向里。
(10)摆菜单、台号 10人以下摆放2张菜单,摆在正、副主人席位的右侧,菜单底部距桌边1厘米。
12人以上摆4张菜单,摆成十字型。
大型宴会应摆放台号,一般摆放在每张餐台的下首。
台号要朝向宴会厅的入口处,使客人一进餐厅就能看到。
摆台完毕,应再检查一遍有哪些物件摆得不够规范,并做适当调整。
餐桌上的茶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茶在中国夺得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品,茶文化已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我国历来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但凡来了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在中餐中如果没有茶就称不上正式了。
在中餐正式开始前,主人可为已到的宾客奉上茶。
以茶待客时要注意客人对茶得偏好,可在上茶之前询问客人的喜好,但也要考虑到自己储备的茶的品种,因此在询问客人意见时,最好为之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选择,以免出现尴尬情况。
上茶时由奉茶之人可看出宾客的尊贵程度,因此主人应把握好尺度。
上茶时,要分主次、重要程度,一般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且长幼有序,切不可随意妄为。
第一杯茶不宜斟地过满,以八分满为宜,且水温不宜过烫,以免烫伤客人或自己。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主人或服务员要注意杯中的茶水情况。
在茶被喝掉半杯之后即可续杯,但要注意客随主便。
不宜再三为客人斟茶,一再劝人用茶,却无其他话可讲,意味着送客,因此在续杯时要注意。
作为宾客,在主人家奉上茶时应礼貌地双手捧接,并道谢,无论茶符合自己的要求与否。
如若不喝茶,则应事先表明,且不可向主人家提出过高的要求。
喝茶时要认真品味,以示对主人地感谢及尊敬。
注意事项:①茶具要清洁②尽量不要用一只手上茶,且双手奉茶时,切勿将手搭在茶杯杯口,更不能浸入水中。
③从客人的左侧为其上茶,放置茶杯在客人右手附近,尽量不要打扰到客人④与人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可在谈话告一段落之后,喝茶润喉,否则会显得不专心,甚至打断交流。
餐桌上的酒文化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在中国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酒论英雄”“无酒不成席”,酒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种酒神精神——“至人”境界的象征。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摆脱束缚,宣泄其创造力提供了重要途径,酒为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
在中国,酒已经融入到了传统的礼仪、风俗、文化之中,酒是催化剂,是润滑剂,酒也是一种社交。
在酒桌上,我们往往能看到敬酒、劝酒的现象,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活动,也是一门学问。
中国人的酒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际场所,也是一个观察和考验人的重要窗口。
从喝酒、敬酒、劝酒、拒酒、醉酒等酒桌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立场以及作风人品。
敬酒应由主人先敬主宾,而后陪客敬主宾,再来是主宾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
敬酒前应了解对方的习惯,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免出现尴尬的现象。
注意事项:①作为主人要掌握好宴会的热度,且适当的调节宾客之间的尴尬,如遇到不能饮酒之人,主人应劝服敬酒的人用饮料或茶水代酒。
②作为宾客,切忌席间喧宾夺主。
③不能喝酒的人,应礼貌地说明,切忌把杯子倒置,应轻轻按着杯缘。
④端酒杯的手势也要注意,可右手执杯,左手垫杯底,碰杯时自己的杯口应低于对方酒杯的二分之一,以示谦卑。
如若自己的地位高于敬酒的人,则酒杯不宜过低。
⑤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一定要先敬尊长者,以示尊重。
如没有特殊人物在场时,敬酒最好按顺序,切忌厚此薄彼。
桌面上不谈生意,酒后大家心知肚明,不必特意提出来。
入座“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的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
入座后,脚应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随意伸出,以免影响他人。
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将双肘放于桌上。
注意事项:①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将客人安排在接近上菜的位置。
②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
动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赞赏其手艺高超、安排周到、热情邀请等。
③如果是较大的宴会,一般都设主席,客人不可贸然入座,入座是应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与自己的相对应。
④入席时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员,那么应遵从其安排。
进餐1、上菜中餐上菜的顺序为:开胃菜→热菜→炒菜→大菜→汤菜→炒饭→面点→水果。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菜,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上菜时,可将其先行上桌。
有时冷菜之后,可接着上四种热菜,但热菜多数被省略。
当客人落坐开始就餐后,餐厅员工即可通知厨房作好出菜准备,待到冷菜剩下1/3左右时,餐厅员工即可送上第一道热菜。
当前一道菜快吃完时,餐厅员工就要将下一道菜送上,不能一次送得过多,使宴席上放不下,更不能使桌上出现菜肴空缺的情况,让客人在桌旁干坐,这既容易使客人感到尴尬,也容易使客人在饮过酒后,没有菜可供及时下酒,导致易醉。
2、用餐出席正规的中餐宴时,在开席前餐厅会为每一位顾客送上一条湿巾,这是用来擦手的。
而后送上的第二条湿巾,可用来擦手或嘴,但不能用于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
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就餐时,按照传统应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是须少量,距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时,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的,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吃饭、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
喝汤应用汤勺慢慢喝,不可就着碗喝,若汤过热,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时用汤匙小口小口引用;至于吃饭,要端起饭碗贴着唇,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端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吃饭时不要埋头苦吃,适当的注意周围是必要的。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如果用餐时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则最好用公筷,也可把距离客人或长辈较远的菜送到他们跟前。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是以谈生意为主,或者以联络感情为主,还是单纯的吃饭。
如果是为了谈生意,那么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任务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联络感情,那就要注意气氛的调节,活跃气氛;如果是纯吃饭,就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品尝菜肴上即可。
注意事项:①餐厅员工给客人提供服务时,一般要以第一主人作为中心,从宴席的左面位置上菜,撤盘时从宴席的右侧位置。
第一道热菜应放在第一主人和主宾的前面,没有吃完的菜则移向副主人一边,后面菜可遵循同样的原则。
上菜或撤盘时,都不应当在第一主人或主宾的身边操作,以免影响主客之间的就餐和交谈。
②遵循“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的传统礼貌习惯,即在给客人送上鸡、鸭、鱼一类的菜时,不要将鸡头、鸭尾、鱼脊对着主宾。
而应当将鸡头与鸭头朝右边放置。
上整鱼时,由于鱼腹的刺较少,肉味鲜美腴嫩,所以应将鱼腹而不是鱼脊对着主宾,表示对主宾的尊重。
③要将食物送入口中,不可伸舌去迎食物。
嘴里有食物时切勿交谈④注意交谈,嘴里有食物时切勿交谈,且不可只顾自己一个人夸夸其谈,或谈些荒诞离奇的事而引人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