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属于( )。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3、CAI指的是计算机( )。 A、辅助设计 B、辅助制造 C、辅助测试 D、辅助教学
4、现代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 A、科学计算 B、自动控制 C、人工智能 D、数据处理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3)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与制作) (4)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5)人工智能(智能模拟) (6)网络应用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5)职能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Windows 7系统的使用 3. Word 2010 4. Excel 2010 5. PowerPoint 2010 6. 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转换和信息 的编码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 组成
习题
5、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代,其划分依据是(
A、计算机体积
B、计算机速度
C、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D、内存容量
)。
6、计算机发展趋势是( )。
A、巨型化 B、微型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Fra bibliotek 7、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AM的全程是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B、CAI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C、人工智能是研究怎样让计算机做一些认为需要智能才做的事情 D、电子计算机一经问世就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部门
5、工作自动化 6、通用性强
4 逻辑判断能力强
1.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2.计算机的分类
按处理的对象划分
计 算 按用途划分 机 的 分 类
按规模划分
模拟式计算机 数字式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工作站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第二代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 年)
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 制(1973-80年代初)
第四代计算机时代,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 (80年代中期至今)
1.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精度高
2
运算速度快
1
计算机的特点
3
存储量大
1.2.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 1.常用的数制
(3)八进制 八进制数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有八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 ② R=8。每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这个数中的数位,按“逢八进一” 的原则来决定其实际的数值。
我们还可以使用字符“O”(Octal)表示八进制数,例如34.125O。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5)职能化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5)职能化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2.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 1.常用的数制
(4)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数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有十六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1,2,3,4,5,6,7,8,9,A,B, C,D,E,F。 ② R=16。每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这个数中的数位,按“逢十六进一” 的原则来决定其实际的数值。
除了使用脚码的形式表示十进制数以外,还可以使用字符“D” (Decimal)。
1.2.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
1.常用的数制
(2)二进制 二进制数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有两个不同的数码符号0和1。 ② R=2。每个数码符号根据它在这个数中的数位,按“逢二进一” 的原则来决定其实际的数值。我们还可以使用字符“B”(Binary) 表示二进制数,例如1001.01B。计算机中数的存储和运算都使用二 进制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原因。 ◆ 二进制数在物理上容易实现。例如,可以只用高、低两个电平 表示0和1,也可以用脉冲的有无或者脉冲的正负表示它们。 ◆ 可以用二进制数来实现数据的编码、运算等简单规则。 ◆ 易于采用逻辑代数。采用二进制数,就可以在分析和设计计算 机时采用逻辑代数,有利于节省设备、提高速度、提高可靠性;可 以使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的能力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而实现人 工智能的高级应用。
主要内容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的数 制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 机ENIAC(埃尼阿克)于 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1.1.1 计算机的发展
分代
第一代
时间
1946~1959
主要元器件
电子管
第二代 1960~1964
晶体管
第三代 1965~1970 第四代 1971~今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1.1 计算机的发展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开拓者之 一,1956年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华罗庚教授 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 年)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4.1 进位计数制
1.进位计数制的定义 1)数码 2)基数: 3)位权
1.2.2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 1.常用的数制
(1)十进制 十进制数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有十个不同的数码符号,即0、1、2、3、4、5、6、7、8、9。 ② R=10。每一个数码根据它在这个数中所处的位置(数位),按 照“逢十进一”的原则来决定其实际数值,即各数位的位权是10的 若干次幂。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5)智能化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5)智能化
习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是( )。 A、ENIAC B、Pascal C、FORTRAN D、Jav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