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治与法治中国[优质PPT]

法治与法治中国[优质PPT]


(2)依照法治侧重形式还是偏重实质
4.法治与法制
区别:
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 强调了人民主权。
法制只是强调形式意义方面的内容,而法治既 强调形式意义的内容又强调实质意义的内容。
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强调“以法 治国”的制度、程序及其运行机制本身,它所 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也正是法治的第一方面(形式意义的法治) 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但另一方面,仅仅强调法 律的形式化方面,还并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 实质意义的法治)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广义的(substantive)法治扩展了狭义的概 念,内涵包括保障人权及各种自由等基于法治 的个人实质权利。
——维基百科
国内学者们
法治内涵的多样性除了表现为不同论者的观点 之间的差异外, 还表现为有些论者本人对法治内 涵作出了多种指向的、多层面的界定。
原因在于法治范畴在不同的言说语境下有着不 同的具体指向, 使得论者们在给它下定义时不得 不考虑这些指向。
司法独立、司法审查、律师自由
外在道德
内在道德
正义、自由、公平等价值要素
法律的解释和执行
富勒认为, 法律的内在道德, 即法治原则可以为 不同的法律实体目的即外在道德服务,
“法律, 单纯作为秩序来说,包含了它自己固 有的道德性, 如果我们要建立可以称为法律的 任何东西, 甚至是坏法律, 就必须尊重这种秩序 的道德性。”
法治与法治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一、法治范畴
1.法治的内涵 2.法治的特点 3.法治的类型 4.法治与法制 5.法治与神治、德治、人治的比较 6.法治实现的条件
1.法治的内涵
西方法治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两重意义说������ ������ ������
������ ������ 英国思想家戴雪的四种解释说 现代美国法理学家拉兹及富勒的八原则说
英国的个人权利不是来自宪法的先行设计、 安排, 而是经由法院针对具体案件所作判 决积累而成。这恰恰透现了英国法治成长 的典型路径, 也即是哈耶克后来所总结的 进化论的或曰经验理性主义的法治模式, 它与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的建构理性主义 法治道路相映成趣。
美国法学家富勒( Lon L. Fuller) , 提出了法治的 八项原则, 即法的一般性、公开性、不溯及既往 (可预见的)、明确性(清楚的)、没有矛盾(法律规 定的一致性)、能够被遵守、稳定性、官方行为 与法律规定的一致性(被政府执行的)。
法治是依据法律的治理。
治国的方式;
法律价值;说,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和形式意 义上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 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 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等。
亚里士多德为法治下的那个著名的定义是: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 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思想
戴雪在其代表作《英宪精义》中第一次较系 统的提出法治的概念: 1、法治意味着法律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 位。 2、法治的平等性和普遍性。 3、宪法性法律在由法院解释或实施时,它们 不是个人权利的渊源,而是个人权利的结果。
4.法治与法制
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 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 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5.法治与神治、德治、人治
(1)神治
又叫教治,指国家借助神灵的权威进行统治。 特征:1、超自然的精灵或神灵被奉为最高权威,
2、宇宙万物都被认为源于神创, 3、为实现神灵与人类的沟通,常有“使者” 或“代言人”。 难题:1、神灵究竟是什么? 2、神灵给谁启示、如何启示?
者?谁是道德的天然匮乏者? “不教而诛谓之虐”——孔子《论语·尧曰》
(3)人治
是指依照社会中某些人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意志管理国家、 治理社会。
特征:1、社会中的一人或数人被奉为统治的绝对权威, 2、这种权威通常被神圣化或绝对化, 3、社会主要依赖权威人物来治理, 4、这些权威人物的意志不受制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5、社会成员被要求绝对忠诚和服从权威人物的意志。 难题:1、有所谓全知全能、十全十美的人吗?
我国法治的内涵
第一,法律至上。 第二,良法之治。 第三,人权保障。 第四,司法公正 第五,依法行政。
2.法治的特性
第一,法治具有明确性。 第二,法治具有可预期性。 第三,法治具有科学性。 第四,法治具有稳定性。 第五,法治具有社会凝聚力。
3、法治的类型
(1)根据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原因:法治是一个实践的概念, 道德上 的理想与政治上的抱负是法律应担当的 使命, 而法治所关心的乃是法律统治地 位的确立与法律的有效实现。
法治(rule of law),是一个法律原则, 指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 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
法治至少存在两个主要概念:
狭义的(formal)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不包含 “公正”,但为人提供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 架和程序,依据法律治理事情;
新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拉兹( Joseph Raz)认为, 法治一词在广义上就是它的字 面含义, 即法的统治, 即人们应服从法律并 由法律所统治; 法治的狭义解释, 则特指政 府应由法律统治并服从法律。
法治的基本原则为八项
仅仅强调法治的形式内涵、工具内涵、 程序内涵, 而并不触及法治的外部价值 诉求或政治理想。
(2)德治
指利用伦理教化和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特征:1、某些道德习惯经过长期沿用,成为社会生活的
基本准则。 2、经由社会精英的精制、倡导与推行,这些意识被提升为
官方的意识形态, 3、通过社会化和内在化的教化过程,某些道德准则成为支
配、指导人们行为的有效准则。 难题:谁是教化者?谁是被教化者?谁是道德的天然拥有
相关主题